新时代的旗帜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全党同志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论。这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经受住一切风险考验的最可靠的保证。我们党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十五大作出了科学的总结,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今天,学习邓小平理论更深刻地认识到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这是时代造就的理论。我们只有学习好邓小平理论,才能使中国面貌为之一新,才能实现我国跨进21世纪的宏伟目标,也正如报告指出和实践证明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理论是由我们所处的时代的国内国际因素形成的。
邓小平理论有五大特征
第一是民族特征。旧中国,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华民族受屈辱,连人格也不平等。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鸦片战争的惨痛历史,八国联军占领爿京,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大半个中国,这些国家耻、民族辱,……在邓小平一生都是记忆犹新的。什么理论才能振兴中华民族,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追求和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军阀混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他都耳闻目睹或经历过。由此,邓小平认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被欺凌被压迫的痛苦境地。法国和西欧各国的学习,一苦工生活,使他认识了资本主义世界既有生产力发达、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面,也深刻认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内在阶级矛盾和工人阶级贫困受压榨的地位。他读了许多马列主义的书籍,在十月革命的故乡他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找到了中华民族富强、幸福的解放道路。最重要的是他参加了为振兴中华的国内国际的伟大实践,这都蕴涵生长着邓小平理论的根。由此,水到渠成,大树如荫,青翠成林,成长为邓小平理论。
第二是发展特征。所谓发展,就是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新问题。发展是硬道理。重点是有新创造。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0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当邓小平在法国、苏联都读了许多马列主义的著作时,那还只是书本上的学习,回国后,先在上海、武汉中央机关工作,后来到广西,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又在中央苏区工作,他把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实践,生活环境又幸运的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工作关系密切,受他们的思想熏陶影响较深。在中央苏区曾被打成“毛派分子”而撤去了职务,他参加了艰难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都使邓小平深刻认识,“左”倾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没有一个正确的革命路线,就不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此,邓小平是较早的毛泽东思想的领会者、拥护者、实践者和丰富发展者,也是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提出者之一。他又是一个最重实事求是的人。凡是对于不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邓小平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加以纠正。即使是马列著作的论述和毛泽东的决策,有不切合实际之处,他也以革命家的勇气和智慧给予补充、纠正和正面作出回答。他曾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从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结论,而是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在“文革”初,邓小平早就反对林彪的“顶峰论”,“旬句是真理”。“文革”后期,反对“四人帮”的极左谬论和倒行逆施。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加以纠正,要求人们学习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马列著作和毛泽东思想。他特别指出学习好毛泽东思想,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这才不致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气魄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他的指导思想下,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首先解决农村改革问题和建立经济特区问题,都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他提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稳定压倒一切。“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些重大决策,正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要理论发展。邓小平理论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新高度。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民族、外交等政策和路线。
第三是人民特征。邓小平理论正确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本世纪后半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他的立足点是从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处关心人民的命运。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几十年来,他身处领导最高层,为人民共和国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参与和主持了党和国家、军队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地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科技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从毛泽东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政策上看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左”的倾向和政策、路线的危害。如当时在党的工作方针上,“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中心工作上来。“左”倾路线认为,谁抓生产力发展,谁就是“唯生产力论者”,谁就要受到批判;在农村工作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在经济建设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又在“文化大革命”中,重点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使人整天挨整无法抓经济工作,以至发生了长期的、全局性的“左”倾严重错误。更由于弄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造成综合国力、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经济事业处于崩溃的边沿。这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30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平认识了这些问题的严重危害性,从沉痛的”左“倾路线中得出,我们提出政策,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评价一个国家的政策是否正确,也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正是从各族人民利益出发,他果断地纠正了左倾路线的错误,又从人民的立场地位着眼,水到渠成,才形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解决了国家和人民的危难,这些正确路线来之不易,都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
第四是实践特征。实践是认识的泉源,理论来自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邓小平曾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的思想观点,在公报中说,“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十五大报告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宣言,是指引我国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因为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践的观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不破除迷信,不解放思想,就不能使人们突破陈规陋习,抛弃束缚头脑的紧箍咒,就不能冲破“文革”造成的禁区,以及“两个凡是”的禁锢,克服“左”倾路线,向马克思主义新世界前进。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文献,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时,邓小平评价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还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上说: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是个好文件”是“纲领性文件”。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好文件。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目,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又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这都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辉篇章。
第五是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实践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在发展,谋求和平、稳定与发展是国际形势的主流。邓小平从五十年代起就出访世界各国,包括苏、美、日和西欧国家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80年代他看到了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在新月异地迅猛发展,经济发展全球和区域集团趋势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交往联系更加密切。尤其各国人民的愿望是和平与发展,这都成为形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当今时代特征,总结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经验,三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态势矛盾,提出了国际问题新战略,提出了我国始终不渝地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在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他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要中国人民抓住机遇,机不可失,扩大开放,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壮大自己,不怕风浪,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以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国家。
邓小平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了毕生,晚年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一切以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如他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都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奥秘,他留给我们珍贵的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9作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性决定。党的十五大又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他为争取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下了不朽功勋。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决定,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