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七座道院皆是位于人烟稀少的地方,没想到这昴日道院外竟那么多人。”
刘阿蛮朝着岸边的扁舟走去,身后的人群倒是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又有一个去了?刚刚那书生那番模样没看见?”
“谁知道呢?看这小子大冬天都只穿了一双破洞草鞋,没准是哪个没见过世面的山野小子。”
“仙人面前,积点口德吧!说不定人刚来呢?”
“对对对!小人口无遮拦,还请仙人恕罪!仙人恕罪!”
这些话语,刘阿蛮自是听不到,他已经走上了一艘扁舟,船头的艄公正是刚刚把布衣书生挑下水的老汉。
刘阿蛮礼节性地向着艄公一拜,说道:“老伯!去昴日道院!”
艄公原本以为上来的是跟布衣青年一样的愣头青,但听到刘阿蛮提及‘昴日道院’之后,目光一亮,脸上的愠怒和不耐骤然消散,语气温和道:“小友可有信物?”
“信物?”
刘阿蛮一愣,手中凭空出现一块银色令牌,在艄公面前亮了亮,道:“是这个吗?”
“是是是!仙长请!”
艄公看到眼前这少年一手凭空变出一物,便知道后者是一名道士,而后又看到令牌上刻着‘昴日道院’四个字时,顿时态度变得恭敬起来,起身给刘阿蛮让出一条通往船腹的道。
刘阿蛮微笑着点了点头,走到船腹位置坐下,而湖岸的人群却炸开了锅。
“快看快看!艄公让那小子上去了!”
“什么小子?能上扁舟的一定是仙人!”
“对对对!一定是仙人!我就说那少年大冬天穿的那么单薄,一定不简单!”
“……刚刚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仙人?这就是仙人吗?”混在人群的布衣青年喃喃道,身上披着一件好心大婶送给他的花棉袄。
看着那一艘逐渐远去的扁舟,布衣青年目光中仅存的一丝希冀开始燃烧,流出一股难以掩饰的炙热。
“草鞋、破布衣……穿着竟如此朴素,这才是不被红尘俗物所纷扰的仙人啊!”
一股明悟的感觉从布衣青年心中升起,他愈发肯定自己散尽家财、摆脱俗务前来求道的决定是对的。
“仙人啊!一定要保佑我家二牛一辈子平平安安啊!”
忽然,布衣青年所在的人群之中,一位脸颊被寒风冻得发紫的农妇对着远去的扁舟跪下,闭目祷告。
紧接着,湖岸上出现一个又一个跪下的身影,祷告和祈求的声音此起彼伏。
“仙人在上!一定要保佑小生明年高中!”
“仙人啊!一定要保佑我家婆娘今年给我生个大胖小子,再不生,就生不动了啊!”
“……”
“求人不如求己,诸事不顺,满天神佛,求得哪个来?”
刘阿蛮也发现了湖岸的异样,看着在风雪中一个个朝着他跪拜的身影,不由地摇了摇头。
“让仙长见笑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且这些人或多或少见过一些所谓的仙迹,来这里祭拜,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心里踏实一点。”站在船头撑船的艄公笑道。
“嗯!确实!”刘阿蛮点了点头。
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寄托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事物上,有人想要三餐饱腹,所以便有了灶神,有人想要风调雨顺,所以就有了土地爷,还有人想要家丁兴旺,便有了大慈大悲的送子观音……
“敢问老伯,为何乘舟之人只有我一人?怎不曾见昴日道院的弟子?”
刘阿蛮向着艄公问道,随着扁舟愈行愈远,他已经看不见湖岸了,但却没有看见一个和他一样乘坐扁舟的道院弟子。
“莫非仙长是昴日道院新晋弟子?”艄公疑惑道。
“嗯!”刘阿蛮点了点头。
“那就难怪仙长有所不知了。”艄公露出了然之色,继续说道:“昴日道院位于明心湖的中央,只有这南岸还算平坦,可供凡人靠近。”
“其余三面湖岸,皆是被险峻的高山环绕,而这些地方就没有凡人的身影。”
“加上道院规定弟子不能随意在凡人面前显露行踪,所以道院之人一般都不从这南岸出去。”
“但为了不时之需,道院便招了我们这些艄公,用来护送如仙长一般有需要的弟子。”
“原来如此!”刘阿蛮听了点了点头。
确实,对于大多数凡人来说,道士和仙神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若是过多的在凡人面前显露行踪,那东洲的道院和宗门很快便会被大批想要学道、却资质不行的凡人所包围。
到了那时,这些道院和宗门便很难处理了,赶不走,又不能杀。
绝大部分道士都是凡人出身,所以,滥杀凡人这种有违纲常的行为便成为了修真界的禁忌。
……
大雪时节的黄昏相比平常,来得还是要早些。
雪绒落在湖面上,惊起一道道涟漪,却又很快消散。
刘阿蛮坐在船头,手里捧着一本不久前从水中捞起来的泛旧书籍。
艄公依旧在船头静静地撑船,没有去打扰刘阿蛮。
不知为何,艄公挺喜欢这个衣着单薄、长相清秀的少年,浑身上下看不出一点年轻人的戾气。当然,也或许是老一辈都喜欢爱看书的后生吧。
“啵……”
忽地一声,一只鱼鹰犹如一支利箭,潜入舟边的湖水。
一个呼吸后,鱼鹰冲出了水面,长喙中叼着一条草鱼,消失在天际。
“仙长!快到了!”艄公嘿嘿一笑,抬头看向前方,年迈的身体似乎没有感到疲倦。
刘阿蛮也被鱼鹰掀起的浪花惊扰,顺着艄公的目光望去,一座岛屿出现在远处的天水一线。
岛屿很大很美,高耸而古朴的城墙远远望去,让整个岛屿看起来就像是一座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古城。
气势恢宏!
这是刘阿蛮如今能想到最适合形容这座岛的词,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岛屿,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岛屿。
“哗啦啦!”
手中的书籍被寒风吹回第一页,刘阿蛮看了一眼书页上的第一行字,露出了一丝惬意的微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真是应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