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政策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七国乱起,汉景帝担心得睡不着觉,日夜与大臣们商讨对策。
晃错与袁盎向来不睦,两个人的关系恶劣到不曾同堂议事。如今吴楚事急,晃错恐袁盎先陈言相害,便借口袁盎做过吴国丞相,曾肯定吴国绝无反状,可见他收受吴王贿赂,企图替吴国隐瞒,分明就是同谋!
袁盎听说晃错要陷害他,心里紧张得不得了,连忙托景帝的表兄窦婴代为陈请,让袁盎到景帝面前为自己辩护。
汉景帝于是召见袁盎,问他对吴楚作乱的看法。袁盎膘了在旁的晃错一眼,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足为虑。”
景帝甚感讶异,问:
“吴王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积蓄四十余年,又广招天下豪杰,迄今白发苍苍才举事,可说已备万全之计,怎可能不足为虑呢?”
袁盎说:“吴国有铜盐之利没错,却哪有什么英雄豪杰?吴王所招诱的都是些无赖子弟、亡命奸徒,根本成不了气候。”
景帝听了后略微放心,续问平七国之乱的办法。袁盎请示景帝屏退左右,景帝从之,独留晃错。袁盎又说:
“臣所言,人臣不可得知。”
景帝这才命晃错回避。晃错避往东厢,心里很恨袁盎。
袁盎对景帝说:“吴楚起兵时诏告说:高祖封子弟为王,各有分地,今贼臣晃错擅权,削夺诸侯封地,故以此为名,联兵西向,共诛晃错。为今之计,只有斩晃错以谢天下,再发使赦吴楚诸国,赐还他们被削的土地,这样就能兵不血刃而罢兵了。”
汉景帝默然良久,最后终于叹说:
“我岂可为了一个人而忘了天下?”
十余日后,众大臣在景帝的暗中授意下弹劫晃错的罪状,景帝便使人召晃错入宫,不知就里的晃错身穿朝服前往,行经东市时便被官吏拉下车,就地处决了。
晃错死后,吴楚七国并未就此罢战。有一位名叫邓公的臣子对汉景帝分析说:
“吴王为谋反准备了数十年,如今借口削地之事,以诛晃错为名,其本意却不在此。而晃错患诸侯强大,故请削地以尊京师,此乃万世之利。没想到计划始行便惨遭刑戮,陛下这么做恐怕只有内杜忠臣之口,而外为诸侯报仇吧!”
汉景帝听了很后悔,但晃错已不能起死回生;更懊恼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联兵,政治上的手段既已失败,眼前只能诉诸武力解决了。
基本上,景帝对七国之乱是没什么担当的,不过也有可能没料到削藩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因此他有可能认为,这都是晃错惹的祸,因此才会接受袁盎杀晃错的建言。这一方面也有为自己卸责的意思。
依邓公之言,晃错的削藩政策是正确的。不过一个正确的政策要正确地实行、获得成功,而且自己也能保全,除了执行的技术问题外,也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
首先是上面的支持。上面若没有强烈而坚定的支持,很容易在出现问题时弃卒保帅,将责任推给提案者或执行者。
其次是处理好同僚之间的关系。要知道,一个方案牵连的层面越广,变量也就越多,有些人就会趁此机会找空隙搞破坏、报私仇。
这两个因素还会互相产生作用,但只要其中一样是肯定的,就会对自己形成保护伞。晃错既缺乏景帝强力的支持,又有同僚的破坏,难怪会失败。
不过晃错也有值得批评的地方:
一、削藩之策就算是为了汉朝的万世之利,也未免提得太早,因为吴王年事已高,等他死了再来处理不是比较省力?晃错会这么早提,是没有把诸侯会举兵叛变的变量算进去!以为削藩易如反掌,顺理成章。说来这和他喜欢私下向景帝奏事有关,这么大的事不经过大家反复讨论,认知当然会有偏差!
二、晃错喜欢私下向皇帝奏事,养成了景帝接受臣下私下向他奏事的习惯,袁盎就是利用这一点,让晃错无说明反驳的机会,三两句话就把晃错干掉了。
不过晃错若不对袁盎先发起攻击,袁盎当不会为为了自保而有诛晃错的建言。景帝怕乱事扩大,比较了杀袁盎和杀晃错的利弊得失,当然会选择杀晃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