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饶人处且饶人,必会在他日获得回报。
春秋时代中叶,秦国与晋国在中原地区相互争霸。数十年间,双雄干戈不断,互有胜负。
有一年,秦穆公和晋惠公各自亲率大军,在韩原地方交战。结果晋国打了败仗,惠公急忙弃了军士器械,仓皇逃命,却不料坐骑陷足于泥泞之中,不能行走。穆公及麾下将士见状,飞也似的追赶上去,想要擒掳惠公。可是还没追上,晋国的军队就重重地包围了过来,反而把秦穆公给困住了。晋军见机发动猛烈的攻势,并把秦军阻挡在外围,切断救援。眼看穆公就快被晋军击杀了,秦军却是一筹莫展。
就在生死存亡之际,秦国阵中冲出一小支队伍,向晋军直撞了过去。只见他们个个奋不顾身,争死冲锋,终于把晋军的包围网突破一个缺口,救出了穆公。其他秦军见机不可失,趁此如虹气势,乘胜追击,杀得晋国溃不成军,反而将晋惠公给俘虏了。
原来在开战之前,秦穆公有一匹很好的马逃脱,跑到岐山附近。当地居民不知道这匹马的来历,捕获之后,便将他煮食来吃。当时一起分享这匹好马的,一共有三百多人。负责马政的官吏追踪这匹好马下落,发现是被岐山的居民吃掉的。于是把吃过马肉的三百多人全都捉了起来,送到朝廷,交付有司治罪。穆公知道这件事后,便说:
“仁人君子,不可为了牲畜的事情,却杀害了人的性命。我曾经听说,吃了好马的肉,一定要饮酒,否则有伤身体。”
便命人将他们放回,并各赐一瓶酒,赦免他们偷吃马的罪责。
这三百多人原以为会获罪受惩,没想到穆公竟不加追究,非但赦免了他们,还多所体恤,赐予美酒。众人无不喜出望外,感怀穆公恩德,当听说秦国要去攻打晋国的时候,便一同投身军旅,为国效命。后来在战场上,正遭逢穆公危急窘迫,生死一线的危机,三百多条好汉便奋勇突围,死力救驾,以报其赦罪之德。
没想到,就由于这三百多人的奋战,穆公捡回了一条命,也让秦国生擒了晋君,大获全胜。
历史固然满布血迹,人性的阴暗面也亘古存在,但我们不能忽略人性中光明的一面。
我们无法去估算一次宽宥能带来多少回报,也无法预测对方会不会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宽宥所带来的人际方面的正面效应比负面效应大,而这也是人类社会维持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
一般来说,宽宥比施恩更能带来人际上的效益,也比较能控制成本。因为施恩若失去准则,对方容易贪求无厌,得寸进尺,甚至施恩反成招怨!而宽宥是免除对方的“罪”,由死而生,其感谢自然不在话下,而且一次即足,对方也不会再做进一步的要求。
但宽宥也不能五条件无尺度,也就是说,必须考虑情节的轻重以及原则问题。至于如何才不违反原则,“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个指针,虽然模糊,但至少是一把“心尺”。只是不能为了一时的不忍或为了看对方感谢的眼神而漫无标准地宽宥别人,否则会为你带来不可测的灾难!
居上位者特别需要宽宥的大肚量,律法不外人情,但看你怎么解释;法外开恩常能为自己召来死忠之士,秦穆公的遭遇是一个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