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800000002

第2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奋斗,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中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既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资产阶级推行的改良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革命性不够彻底等原因,这些抗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运而生,而且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20年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中国人民政治上获得解放,圆了国人百年“独立梦”。因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一)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党的二大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大之后,在正确革命纲领的指导下,我们党迅速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涉以及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不久之后便转入低潮。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现阶段要想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共同推进国民革命的发展。

在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于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党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随后出现了大革命的洪流,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重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以及关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方面的一些方针,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但是这次大会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问题,也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

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掌控了军事权力,开始加强对共产党的限制,反共面目越来越明显。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随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也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决定对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采取迁就政策,未能在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全党指明方向。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在这场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这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二)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蒋介石在南京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这个政权残酷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工农运动走向低沉,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

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并未停止革命的步伐。党的各级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准备组织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随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党指明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随后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随后,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后不久,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于1927年12月11日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但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起义失败。此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强调思想建党的重要性,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武装集团。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的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先后四次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后由于李德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约8.6万人,自雩都河以北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主动地与敌人周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随后,中央红军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踏过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的前后,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当局奉行不抵抗主义,日本侵略者加紧对华北的侵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运动。各地工人在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下,纷纷举行罢工,支援学生斗争,抗日救亡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到达西安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的关头,展开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

(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提出党的抗战路线,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一同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为了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见解,毛泽东于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从1941年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实现了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用内战的方式来剥夺人民已经取得的权利,使中国社会回到抗战前的政治状况。但是迫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蒋介石假意邀请毛泽东去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实则是在积极为内战做准备。经过43天复杂而艰苦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然而,此后不久国民党就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经过一年多的作战,人民军队先后挫败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人民的变化。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国民党军发起辽沈战役。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同时,发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为了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制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会议号召全党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全面开展筹建新中国的工作。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次政协会议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0多万群众参加了庆典,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新纪元。

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几经波折之后,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国人民引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力量日益发展壮大。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我国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党成功地领导了我国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然而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党的工作依然面临着挑战和考验。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虽然八大制定的路线在实际贯彻时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央向大会提出的书面报告草稿,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间,虽然在探讨社会主义道路中,党的路线也出现过偏向,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工业、科技、教育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使“左”倾方针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1966年8月,毛泽东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八届十一中全会,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

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九大通过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把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正式规定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1973年8月,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继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窃取了中央领导机构诸多权力。

邓小平复出后,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整顿工作。整顿工作遭到了“四人帮”的猖狂反对,后由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开展被迫中断。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活动。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

1977年8月,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华国锋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没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四)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全面展开。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这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考验。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概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大以后,党中央先后就发展农业、国企改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十五”计划制定出一系列指导性方针。

(六)21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2002—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新实践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部署;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形成了“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新战略,绘就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是相通的,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想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绘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标志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日臻完善。

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历史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的光辉历程。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由此可见,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过程,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和推进这三件大事,继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独特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

履职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如今,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和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同类推荐
  •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本书紧贴社会热点,立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趋势,十八大以来,以反腐倡廉为重心的治理职务性违纪违法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开展。这于党和国家来言是件幸事,当然也顺应了民心,但对于身处权力阶层的领导干部而言,则意味着所面临的职务性风险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更加严峻。今人忧虑的是,面对“为官高风险”的现实,对应的却是不少领导干部“旁观者心态”突出、主动防范意识严重滞后的格局。因此,如何把积极推进自己所领导的单位和部门的职务风险预防,与努力减少自身的职务风险隐患紧密相结合,就成为从政为官者最为紧要的一体两面的问题。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文作者威廉·戈德温是英国记者、小说家,同时也是社会思想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政治正义论》是其开山之作。他被认为是功利主义解释者之一和无政府主义的提出者之一。在本书中,作者戈德温认为政府是使社会腐朽的力量。本书对人性作了剔骨见髓的剖析,集中反映了戈德温的政治哲学观点,并奠定了其哲学无政府主义创始人的地位。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本书作者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
  • 定位中国

    定位中国

    这是一个浮躁、迷茫的年代,房子、就业、物价、养老等不仅成为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一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我们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中,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本书以时事热点切入,宏观的视角加之接地气的论述,不仅使读者认清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深刻意义的是,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和原点,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所应处于的合适位置。
热门推荐
  • 欲天神魔劫

    欲天神魔劫

    三十三天之主帝释天之子,少帝诺枫,天纵奇才,弱冠之年便遍战天界高手,成就一时威名。然为给其打造绝世神兵,其爱人天界语馨仙子遍访三界,寻找铸剑材料,后于神界千年战争最激烈一战之际,将神剑及时交与少帝。然自己却不幸在此时以外陨落,弥留之际定下三百年之约。但三百年后却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少帝为寻找重堕轮回的语馨,踏遍三界六道十方佛土,但这一切又能否如其所愿……
  • 幻世帝国

    幻世帝国

    莫里克,帝国一名安全卫士,遭逢惊险任务,大战异星人,追杀幽灵杀手,逃离帝国,闯荡三大帝国,最终成就绝世伟业,成为一代傲世君王。但是危机还没有结束,奇诡的境遇衍生出他多变的人生,内心的邪恶阴霾仍笼罩着他!层出不穷的考验裹紧主人翁,他最终将以他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 权利的游戏冰火战歌

    权利的游戏冰火战歌

    我们一起来玩这场权力的游戏吧。顺着自己的心意写,尽自己所能不崩坏世界,努力写好每一个人物。
  • 重生之诸神进化论

    重生之诸神进化论

    开局是个细胞,这怎么玩?燃烧军团,来吧!奈亚,来吧!宙斯,来吧!伏羲,女娲,后羿...你们别拉着我,我不是草履虫!
  • 丸子幻想日记

    丸子幻想日记

    一些繁杂的小事,可幻想可真实,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哦
  • 阿鸟的魔兽世界

    阿鸟的魔兽世界

    用我的笨笔,记录魔兽的故事!主要描写cg与魔兽角色的故事,背景故事~学生党求罩QAQ
  • 反穿宠妃有点萌

    反穿宠妃有点萌

    作为将之女,南耀国的宠妃,白玖兮穿越了。遇上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的愿望是娶她,宠她一生。对于这个新奇的世界,白玖兮的回答是:“不要,我还没有玩够。”直到有一天,白玖兮发现她的小腹微微隆起。才发现,来不及玩了。
  •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本书精选了200多篇经典而深刻,蕴涵智慧火花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解理透彻。从多个方位体现了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成功智慧,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每篇故事后附有精辟的智慧感悟,启人心智。
  • 幻灵师花印月

    幻灵师花印月

    失忆的女主流落南阳,“无知”的她受尽欺辱,最后落得个同归于尽的下场。重生后的她,为救好友,上天山,踏上了一条修真之路……
  • 我明天就高考了

    我明天就高考了

    自我感情抒发作品,高考前的解压吐槽小萌文。宋安宁,一个普通的女子高中生,有爹有妈,有姐有弟,还有一个表面小王子的沙雕男友。大家一起加油吧~=真的不知道该咋分类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