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的学期,我又开始看很多课外书,就当是陶冶情操了。当时我喜欢泡在图书馆六楼,那一层楼是文学类的书为主,也就是图书编号I开头的。秉持着小说在手机看电子书,比较有价值的需要纸质版则借阅的原则,每次学习之前我会先找一本摆在书桌一角,大多是散文集,随看随停。看累了专业书看一会课外书。一个学期看的书不少,在这就写那么两本和我的情感有关的吧。
《遗愿清单,一个临终关怀工作者的手记》,作者纪慈恩。看这本书是因为当时医学心理学的实验课刚好我们组抽到了临终关怀这个话题。为了准备这个话题的PPT,我选了一本很经典的关于临终关怀的书,用了一天看完了。看的时候一大把一大把纸巾浸着我的泪水。
纪慈恩经历过巨大的创伤,为一个癌症朋友签下了安乐死的同意书,之后指责,对死亡的畏惧等压垮了。最后的她选择面对死亡,去感受,去接近,去思考。在她的故事里,她后来去了福利院,去体会生活时,遇到了一个美国的志愿者,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手术已经无法挽救,剩余的时光寥寥无几。他来异国他乡成为志愿者,是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想在病床度过最后的时间。他们相遇了,相恋了,从开始的因为不想拖累对方而不确定恋爱关系到后来的珍惜最后的时光有一天便陪伴一天相恋一天。后来他已到了生命的尽头,他选择微笑告别福利院,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美国迎接自己的死亡。在文字中我能感受到纪慈恩那种思念那种持续的爱。她带着他的那一份继续好好生活。那种爱,爱的坦然,爱的包容,爱的深刻,爱的绵长。(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建议还是回原著看,各有各的感悟)
那时候我就在想,换成我,我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选择,在非常清楚结局的前提,在所剩无几的光阴。这个答案我发现自己给不了,因为我终究不是局中之人,不知道自己面对这一件事情的真实的情感。于是我换了一个问题问自己,LJ丹,曾经在你那个那么艰难的过往里,你喜欢一个人你后悔吗?我很肯定回答,我不后悔,不曾后悔,也没有太大的遗憾。在那个时候,意识到,我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化了,我不再那么纠结于曾经那些评判,那些对与错,那些温暖和伤害。我的世界,我不再把自己的情感独立出来,而是去迎接那些回忆。我明白了我的情感无法说放下便放下,总要经历一些事情,让它自然而然往前走。那些回忆与我生命是一体的无法分割,无论里面曾有多温暖亦或曾经多痛苦多受伤,都已经是我的组成的一部分。忘记是不可能的,淡忘也是不可能的,那些记忆便像是地图里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一眼回望无法忽略的存在。意识到的那一刻,我的路便开始不一样,我学着珍惜那些情感,学着正视自己整个过程,学着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理解自己的选择。是的,那一刻我还是选择我去北京,我还是想见他,可是结局不再强求就是那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那一刻不是消极的安慰,而是顿悟的安然。我感谢他曾经真心相待的温暖,感谢他的毫不掩饰真实的回应,也感谢他的祝福,带着那些感谢和内心的情感,我往下走着,少了那一份孑然一身的冷清,而是明白自己所拥有的已经很多,已经很幸福了。
许是当时心有所感,我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爱使人富有,无论是曾经现在还是未来,那都是人生,无需割舍无法割舍也不舍割舍。我很感谢与这本书相遇,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方向,也为我后来的改变做了铺垫。
另一本是《沉睡的回忆》,作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呐。当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就摆在图书馆一楼正大厅。我年轻不懂事,看着是比较薄又轻,看到封面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就想很快就能看完吧,愉快的附带着另一个作家的厚厚的书借了。是我低估了这本书的厉害。为此我和这本书相爱相杀,打了好久的拉锯战。
封面写着:
“沉甸甸的回忆与选择,
擦肩与轮回,
带着奥秘的永恒。”
(这是一段诗,保留格式)
“成千上万个你的化身走到你在人生十字路口没有选中的成千条路上,而你,你却认为路只有一条”
当时真正阅读发现这是一本深奥的书的时候,我内心很崩溃,我怀疑我的语文水平,为什么我看不懂呀!!!单独一个字我懂,连在一起我也懂,一段与一段连在一起我看居然不懂!!!千万别低估了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写出来的书的深度,更别想能够轻易看懂。自己借的书跪着也要读完,耐着性子死磕,慢慢和那薄薄的一本书磨了起来,抱着一种能看懂多少算多少的念头,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好书总归是好书,我参透的不过是那零星一点,收益颇大。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再过个几年、过个十年、过几十年,我再看几遍,也不一定完全明白。内容我无法讲述,但是精辟如我引用的两句话。曾经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假设,如果当初没有遇到他,结局会不会更好,又或者他没有给我他写的信,我会不会就不需要那么痛苦。那一个个十字路口,通向各种道路,难道自己不懂得推演吗。懂得,不过都是选择了想走的。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选择的方向,即便是再来一次,终究殊途同归。那之后我也不再假设之前的事情,而是看着眼下的路,以把握当下的态度去生活,做决定的时候也更加顺着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本心、自己的原则。
古人不欺,读一本好书便像是交了一个挚友。我更想说,不仅是一个永远不会离开可以反复拜访的挚友,更是一位睿智的导师。如今的我庆幸我遇到的这些书,庆幸当时自己喜欢读书这个爱好重拾起来,也感谢自己少玩手机多看书的决定。这个学期读的书,为我后面的改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不是很像历史书里面要背的意义,原谅我的词穷,无法形容,请看后面情节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