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600000059

第59章 进一步思考储蓄和投资的意义 (2)

所以在没有规定一项准储蓄量以前,“强迫储蓄”是没有意义的。假设我们以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储蓄量为标准,当然这似乎是最合理的标准,那么可以这样定义:“如果实际储蓄量大于长期的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储蓄量,那么就称之为强迫储蓄。”这个定义是有意义的,但按照这个标准,那么过度的强迫的储蓄,将是十分稀少的。这也是十分不稳定的现象,而强迫的储蓄如果不足,这反而是正常状态。

哈耶克教授在“强迫储蓄说的发展”一文中指出:这正是这个名词的本义。“强迫储蓄”或者“强迫节俭”(forced frugality),原来是边沁的概念。边沁清楚地说明,他先假定“每个人都已就业,而且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对社会最有利的”。然后设想:若在此种状态下,货币数量相对于可以出售的商品数量来说是相对的增加,那么将发生怎样的后果。(《经济学季刊》,1932年11月期,第125页)。

边沁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收入不会增加,所以过渡时期中的额外投资,将会导致强迫节俭,“因而这是在牺牲国民的生活幸福(national comfort)和国家的正义(national justice)”。19世纪研究探讨这个问题的学者,他们的心目中都有同样的观念,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地表达出来。不过要想将这个非常清楚的概念,推广到非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却会有许多困难。当然,假设就业量增加,而资本设备不增加,那么根据报酬递减律,已就业者的真实收入就会因此而减少;可是要想将这种损失,同由于就业增加而带来的投资增加联系起来时,恐怕不会有多少效果。不管怎样,我还不知道近代学者中对“强迫储蓄”感兴趣的人,谁曾想过把这个概念推广到就业增加时的情况。一般来说,他们似乎忽略了把边沁的强迫节俭概念推广到非充分就业状态时需要作若干说明或若干修正的事实。

储蓄和投资意义十分简单明了,但是相信储蓄可以和投资不相等的人仍然很多,我想这个道理可以用银行学上的错沉来解释:存款人和银行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方的交易,但却被误认为是一种单方的交易。一般人认为,存款人和他的银行可以互相串通,变换手法,变换之后,储蓄便融入到银行体系中去,不再用于投资了;或者认为银行体系可以使投资发生,而没有储蓄和它相应。

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储蓄,那么他就应当取得一项资产,无论是现金、债权还是资本;一个人要获得一项他以前没有的资产,也不外乎有两条途径:一是社会上新产生了一项资产,价值同他的储蓄相等;二是有人将他原有的、价值相等的一项资产向社会出售。在第一种情况下,存在相应的新投资与之相对应;在第二种情况下,有人储蓄,有人不储蓄,两者价值相等。另一个人之所以损失自己的财产,一定是因为他的消费超过了收入,而不是因为他的资本遭受了资本账目上的损失。因为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他的资产的原有价值是否遭到了损失,而在于他按当前的价值出售他的资产以后,并不用它来转购其他财富,而是用于消费。这就是说,他目前的消费超过了目前收入。并且,假设银行体系将一项资产出售,那么一定有人把现金出手。所以第一个人和他人的储蓄总量,一定与本期新投资相等。

说银行制度可以在没有真正的储蓄与投资与之相应的情况下,创造信用,产生投资。此种说法,仅看到了银行信用增加时所产生后果的一部分,却没有见到它的全部。假设银行体系并不减少它现有的信用量,却将创造额外的信用给予一个雇主,那么该雇主就用它来增加其本期投资;又假设如果没有这种额外信用,也就是没有这种额外投资,那么收入一定会增加。在正常情况下,收入的增加量常超过投资的增加量。并且,除非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否则真实收入与货币收入都会增加。民众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将他们收入的增加部分分配到储蓄和消费上;那些以向银行借款来增加投资的雇主也不能使投资增加的速度快于民众决定增加其储蓄的速度,除非该雇主的投资仅仅是代替其他雇主的投资。此增彼减后,总投资并没有增加。并且,如此产生的储蓄,其真实性与其他他种类的储蓄没有任何区别。

假设银行体系增加它的信用,那么货币数量一定会增加,但除非一个人自愿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形式的财富,否则没有人可以强迫他持有这种新增的货币。但就业量、收入和价格不能不变,它们需要互相适应,所以在新的情况下,自然有人愿意持有这种新增货币。我们承认,设若某方面投资的增加,事先没有预料到,那么在总储蓄和总投资方面,也许会有不规则的现象发生;但如果事先已经做到充分的预算的话,那么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也承认,当银行信用增加时,可以引起三种趋势:[1]产量增加;[2]以工资单位为衡量的边际生产物的价值的增加,由于报酬递减律的关系,这是产量增加时必然出现的;(3)以货币为衡量的工资单位增加,这种情况常与就业情况的改善结伴而来。这三种趋势,能够影响社会各集团之间真实收入的分配。不过这种种趋势,都是产量增加这一事实本身的特征,假设产量的增加并不是因为银行信用的增加,而是因为其他原动力,那么以上三种趋势依然存在。要想避免这种种趋势的发生,只有不使就业状况得到改善。以上所述,有许多是在后面讨论中得出的结论,这里暂且提前应用。

过去人们认为,储蓄往往引起投资,新的说法认为可以有储蓄而没有投资,或者有投资而没有“真正的”储蓄。比较两种说法,旧说虽然不全面,容易引起误解,但在形式上,比新说更为完全。旧说的错误在于由此推论,如果个人储蓄,那么总投资也必然会增加相同的数量。个人储蓄可以增加他自己的财富,这是对的;但由此推论,认为也可以增加社会全体的财富,却是忽视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即一个人的储蓄行为,可以影响他人的储蓄,因而影响到他人的财富。

储蓄与投资总是相等的,但个人似乎又有“自由意志”,可以随意储蓄,无论他自己或别人是不是投资,投资什么。这两者之所以能够协调,主要是因为储蓄和消费相同,而且这也是双方的事情。他自己的储蓄量,对于他本人的收入,虽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他的消费,一定会影响他人的收入,所以可能每个人都同时储蓄一个特定的数目。如果每个人都想减少消费,增加储蓄,那么由于收入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种企图必然会招致失败。同样,社会全体的储蓄量也不能少于当前投资;如果有这种企图,收入一定会提高到某一种水平,使得每个人都愿意储蓄的数目总和刚好与投资量相等。

以上所述,与另一个命题十分相似,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可以随时改变他所持有的货币量,但每个人持有的货币量,加在一起,其总数又刚好与银行体系所创造的现款数量相等。后者之所以相等,是因为一个人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取决于其他收入的多少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也就是有价证券的价格,而消费者对于这些物品的购买也就成为了他们另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由此,收入和物价必然会发生改变,达到一个新水平,这也就使每个人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的总数,刚好与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数量相等。当然,这是货币理论上的基本命题。

事实上,这两个命题都是由这样一个事实推导出来的,即有一个买的人必定有一个卖的人,或者有一个卖的人必定有一个买的人。个人的交易量,在市场上十分渺小,所以可以忽视需求的双方所具有的双重交易性质,但如果在讨论总需求时,也这样忽略,那就犯了大错误了。社会全体行为的经济理论,和个人自己行为的经济理论,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假设,当个人改变他一己需求时,他的收入并不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铸造企业之魂

    铸造企业之魂

    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分属不同行业、呈现不同特色的宁波企业,深入挖掘其“独门绝技”和“压箱底功夫”,以使读者从中管窥甬商的成功之道,并学到经营管理的知识。为避免成为一本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的学究类书籍,《铸造企业之魂:宁波企业的文化引领》的作者可谓匠心独运。每章选取一家宁波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自然法则”为主线,研究并生动地反映了甬商智慧,读来令人印象深刻;同时,通过大量鲜活、精彩的一手案例和故事,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我们能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发现有趣而发人深省的亮点。
  • 每天读点管理学

    每天读点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大的一门学科。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任何经营成果的取得,都源于管理。为此,掌握管理的妙法,必将对企业的良好运作和稳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对于管理学的把握主要有五个方面: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做,任何计划都需要人去执行;管理的真谛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管理的定位是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普通员工把事做正确;管理的手段是“修路”,而不是死板地“管人”;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实践。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理念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哪怕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你的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记得要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解决问题;调节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员工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让目标清晰有效;调用你的资源,帮员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赞美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富士康内幕:全球最大代工企业成长真相

    富士康内幕:全球最大代工企业成长真相

    经济发展像海浪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往上走,但是在浪与浪之间有休整与回落,所有企业便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沉沉浮浮,有的顺浪而起成就了一番宏图,有的逆浪而行折戟沉沙。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瞬间便把中国一大部企业推到了阵痛的边缘。富士康作为中国最大的加工出口企业,中国珠三角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代表,早已成为一个样板,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然而,就是这个巨无霸,全球的代工之王,在2010年上半年却以一系列悲剧性事件令全球舆论瞩目。表面上看,这仿佛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但深层里正是中国所有加工型企业面临的共同考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沐若星河

    你是我的沐若星河

    他是王沐泽,一个外表高冷、寡言少语却只对她温柔细腻的特警;她是尹若希,一个古灵精怪、坚强独立却只对他百般依赖的护士。只因为他救了她一命,她便从此倾心于他。她对他毫不遮掩的追求,他对她明目张胆的偏爱。“感谢你的出现,让我期待永远,对于世界,你可能是一个人,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你是我的沐若星河,巨甜无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虐恋99天:总裁,你娶我吗

    虐恋99天:总裁,你娶我吗

    ”你身边是什么声音?“叶青青一脸的纳闷。“这是什么声音你听不出来?我正和女朋友在酒店呢,怎么,你也想来试试?”冷酷的声音没丝毫不妥的从电话里传了过来。叶青青放下电话,眼里闪现出更深的难过,“试就试,你以为我不敢……”都说兄弟妻不可妻,若是你是文中的男女主,你们会在一起吗?
  • 我们的信念

    我们的信念

    信念可以让人成功,可以给人以力量。给那些即将远行的人以心灵的港湾,主角李兴在面对苦难时没有选择屈服,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名誉和地位。生命给了我们苦难,但是我们不能气馁。通过努力来减轻自己的苦难。本书的主角李兴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最终获得了财富和金钱。生命可能是不幸的,但生活却是充满光明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戒指是不会给你的

    戒指是不会给你的

    这当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了:神秘人Z给的一枚戒指将我带进了名为“守护戒指”的游戏之中,与此同时诸多麻烦接踵而至,不过……为啥抢戒指的人都是妹子啊!为什么我会变成猫妖啊!为什么我会分成三份啊!额,我可能进了一个假世界。真妖?假妖?也就算了!凭什么我是一只人妖(半妖)啊!随着“守护戒指”游戏的结束,一切谜团浮出了水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州藏剑诀

    九州藏剑诀

    藏剑诀总纲领:入我藏剑,生死勿怨。藏剑门人,毕竟一生,寻求天地剑意,但求破天一剑。一剑便可封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