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接近上司是危险的,但是,不接近上司却又永远无出头之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老掉牙的故事——龟兔赛跑。
兔子跑得飞快,乌龟则是兔于所戏称的“全世界跑得最慢的”动物。龟兔赛跑,胜败似乎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当兔子快速飞奔到某个地方后,自以为胜利在握竟放心地打起瞌睡来。结果,乌龟终于慢慢追上并超过了熟睡中的兔子,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这是个我们从小就耳熟的故事。
然而,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兔子不在途中打瞌睡,那么不管乌龟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取胜的。乌龟之所以能战胜兔子,完全是因为兔子在途中打瞌睡造成的。
兔子为什么打瞌睡呢?这是因为它轻视敌手,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乌龟是迟钝笨重的动物,相反地,我认为它是能使敌手失去戒心,乘其不备夺取胜利的聪明动物。
这样说是有证据的。假如乌龟具有公平竞争的精神,那么在途中看到了打瞌睡的兔子,理应叫醒它才对。但它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把对手的疏忽当作良好的时机,超越对手。我们不难猜想到它走过兔子身边时,一定是蹑足而行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可以认定乌龟不是大家所说的迟钝笨重的动物,而称得上是老奸巨猾的动物。
在出人头地的竞争中,若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我希望大家能多多向乌龟看齐。
一位台湾朋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我在一家百货公司上班时,曾经为了和某大企业家缔结合同拜访过好几次对方的府邸。
虽然是万贯家财的大富翁,此人却非常小气。别家百货公司也曾经想着和他打交道,都不得要领,大家都认为要使他成为百货业的客户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公司老板下令“去看看!”我也只好来回奔波。
某一天,不知道他吃了什么开心果:“嗯,上来吧!”终于可以登堂入室了,原以为这一次该有好的回音,事实却不然。
大概是穷极无聊吧,“当我还年轻的时候……”这个古怪老头突然开始淘淘不绝地说起他如何从一介平民奋斗成为大富翁的经历。
这一番话足足说了两个多钟头。客房是日本榻榻米式格局,对方正襟危坐,我当然也不能直膝或盘腿而坐,刚开始还能频频点头,注意地听,后来脚实在觉得酸疼,他的话已经变成马耳东风。30分钟后脚已经麻痹,过了一个钟头,额头直冒冷汗。
“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这个古怪的大富翁说完就站起来,我也打算站起来,不料下半身整个麻痹,一不留神“碰”
的一声跌得四脚朝天!
大概是发出相当大的碰撞声吧,女佣吓了一大跳,赶忙跑过来说;“发生了什么事?”
古怪富翁看见我这个大男人竟然跌地不起,“真是个没用的东西!”嘴上说着却笑得合不拢嘴。
古怪富翁终于成为我们公司的客户,这是因为怜惜我这个“没用的东西”的结果。
伟大的人都喜欢愚钝的人,记住这一点是不会错的。
被对手兔子嘲笑为“迟钝”乌龟能够赢得赛跑,而被笑骂为“没用的东西”的这位台湾朋友,也成功也完成使命。相反,有些被谣传是“很能干”的人才,却因为自己的优点而断送了性命。
一般来说,伟大的人都喜欢愚钝的人,记住这一点是不会错的。任何领导都有获得威信的需要,不希望部属超过并取代自己。因此,在人事调动时,如果某个优秀、有实力的人被指派到自己属下,上司就会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某一天对方去抢了自己的权位。相反,若是派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到自己属下,他便可高枕无忧了。
因而,聪明的部属总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假装的愚笨来反衬领导的高明,力图以此获得领导的青睐与赏识。当领导阐述某种观点后,他会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并且带头叫好;当他对某项工作有了好的可行的办法后,不是直接阐发意见,而是在私下里或用暗示等办法及时告知领导,同时,再抛出错误的甚至很“愚蠢”的意见。久而久之,尽管在群众中形象不佳,有点“弱智”。但领导却倍加欣赏,对其情有独钟。
在更多的时候,上司需要并提拔那些忠诚可靠但表现可能并不是那么出众的下属,因为他认为这更有利于他的事业。中国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目的地在南方,但驾车的方向却对准了北方,结果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同样的道理,如果上司使用了不忠诚的下属,这位下属总是同自己对着干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这位下属的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可能对上司的利益损害越大。
只有傻子才愿意引狼入室。
也只有傻子才愿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A君在某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A君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待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他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用心。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
处长当然高兴,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看到最后,笑容越收紧了。末了,他把文稿退回,让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A君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
“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
这么简单!处长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一个劲地夸道:“来得快,不错。”考试自然过关,还是优秀哩!
显然,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处理上司交办的事情,一定要尽可能地争取时间快速完成,而不要过分纠缠于办事的细节和技巧。因为如果你把事情处理得过于圆满而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的话,那就显示不出领导比你高明的地方。否则,当上司的就会感到有“功高盖主”的危险。
所以,善于处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他一旦发现“原来你也有错”的时候,反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
其实,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儿,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放置不下的敌意呢?就像那位处长,当终于发现一个错别字的时候,他不是立即又多云转晴了吗?要知道,只有当他对别人谆谆以教的时候,他的自尊与威信才能很恰当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虚荣心才能得到满足。
上司交办一件事,你办得无可挑剔,似乎显得比上司还高明。你的上司可能就会感到自身的地位岌岌可危,你的同事们可能会认为你爱表现、逞能。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会觉得轻松吗?
如果换一种做法,对于上司交办的事,你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完毕,你的上司会首先对你旺盛的精力感到吃惊,效率高嘛。而因为快,你虽然完成了任务但不一定完美,这时上司会指点一二,从而显示他到底高你一筹。这就好比把主席台的中心位置给领导留着,单等着他来作“最高指示”。并且因为快,同事们也许会觉得你并不怎么特别,无非“毛”一点儿。同事们认同了你的缺点,就等于在感情上容纳了你,把你同他自己是一般看齐的。
在人屋檐下,低头又何妨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不妨将这句话改为“好汉要吃眼前亏”。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你和别人开车时相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似不愿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怒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也无公用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
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
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也罢,欺人太甚也罢,但你应该明白,在人性丛林里,是不太说“理”这个字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哪有什么理可以说?因此,眼前亏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踢或是车子被砸坏。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报警?报警也不一定有用啊!
由此可见,“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实现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命都丢了,哪还谈得上未来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却元气大伤!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脚,韩信不死也只剩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所以,当你在人性的丛林中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可杀不可辱”,宁可吃吃眼前亏。
与韩信同时代的张良也是一位能吃“眼前亏”的处世高手。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样的时侯,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不妨拿出一块心地,单搁不平之事,闭起双眼,权当不觉。
还有那句话:忍!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头。
从前在四川一个乡场上,两位在黑道上行走,又因琐事结下了“梁子”的袍哥狭路相逢。老大料到会在镇上碰到老幺,事先便邀约了一帮地方流氓将老幺拦在街与中,劈脸一耳光,将老幺的瓜皮帽扇去丈把远,老幺的脸上也顿时鼓起五条红道,老玄还没回过神来,几个流氓又上前一顿拳头脚踢,老玄连连后退,赔着笑脸,打着拱手不停地对几位说着好话:“诸位不要开玩笑,兄弟若有不是到茶馆里摆摆龙门阵,没有过不了的桥,没有讲不出的话嘛,大哥我们也有话好讲。”
大哥没等他说完,又是对他一顿臭骂。骂完掉头走了。老幺捡起瓜皮帽,拍打拍打灰尘,戴上,面对围观的乡邻微微一笑,自言自语地说:大哥爱喝两口酒,弄点儿出人意料的事。说着话一跛一跛地回家去了。事隔不过半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老大家被一伙持枪的土匪洗劫一空,房屋焚为灰烬,老大及妻子儿女尽皆饮弹身亡,侄儿侄女也不幸免,八十岁的老母亲烧成黑炭。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韧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个性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为人处世谋略的运用。尤其在官场上难得有事事如意,学会忍耐,婉转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友谊和影响力。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识之士不妨谨记之,善用之,必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专检高枝儿攀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男”。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免过于迂腐。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倘若遇到一个不赏识你的上司,整天度日如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你使尽浑身的解数也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弃暗投明改换门庭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天下之大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攀高枝乃是人之常情,犯不着为此而大惊小怪。过去有句话,叫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卖豆腐。”后来这句话的后半段改了,改成:“处处不留爷,爷当个体户。”再后来,又有人把它改成:“处处不留爷,爷去当散户。”散户,就是以少量资金去炒作股票的人。从这句话的演变,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多谋几条出路。
中国著名谋略家吕尚,就是一位跳槽攀高枝的行家。吕尚俗称姜子牙,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的诸侯周国迅速崛起,国君西伯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治有取代殷商之势。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吏卒,虽然职低位卑,却处处留心。他看到纣王沉湎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二则可以因此受到纣王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姜子牙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丧生,只好把话咽回肚中,他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替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另攀高枝,改换门庭。
当时,西伯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吕尚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钩钓鱼。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姜子牙并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