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提建议的方式以尽可能少地打扰上司的日常工作为宜。通常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大量与实施的建议有关的工作。例如,如果你认为上司应该通知生产部门注意某些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抱怨,那么,你可先试着为上司起草一份材料。如果你很了解上司的话,那你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可以把这封信交给他。一般而言,让上司签字总比让他撰文要容易得多。
③从上司的角度考虑事情,不要竭力向他提出你的任何主张。推行组织变革很像打台球,当你瞄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球要往哪里打,而且还要考虑它碰上别的什么球以及它们又滚向哪里。现代组织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极为敏感的部门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身处高位的上司比你更能看到并估价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只要你密切注视正在发展的事物,只要你留意在你工作范围内的其他能表明或影响上司观念和行为的文件,你就能提出既有利于你也有利于你的上司和组织的建议。
使你的建议书更容易被人接受
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适用于公文的基本要求——短小精悍的做法也适用于建议书,在你交出你精心炮制的长达二十四页的杰作之前,先问一问你自己:你什么时候收到过别人写给你的二十四页建议书?
二、循序渐进,不可莽撞
人们总是拿建议书中最失败的部分来衡量你的整个建议,从鸡蛋里挑骨头。建议书一经发出,就收不回来了。因此你应该首先拿出大概的建议,待别人了解了,认为这确实很好,你再说出自己的具体想法。
三、分清建议接受者的等级
在交往中,人们常常忽略对方的地位身份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着和他进行交往的方式。
即使谈论的是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交往对象也需要不同的交谈方式。老板需要听你汇报;同级经理人员需要参与讨论;下属需要听你指示。
比如说,和老板交流大多数问题,他只需要听取几句要点,而不需要清楚了解做成这笔交易的来龙去脉。他只想知道有关订单的简要情况:卖了什么东西?谁卖的?价格是多少?
当然这种简练的方式对同级经理人员或下属不适合。
同级经理人员需要知道更多的细节,他们不仅想表示对你的关心,而且可能还会提出改进的建议。
然而,下属常常不理解你的事情,因此,你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向他们进行详细的情况说明。
这种交往的等级制也适用于公司的销售业务。当你初到别的公司做推销人员,进行销售活动,请考虑好下列几点:
①老板(总经理,高级经理)需要战略性的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进入这个市场?会产生什么长期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②同层次经理人员(副经理,部门经理)需要战术的回答。成本是多少?怎样易于开展工作?怎样提高公司业务量?
③下属(一线经理人员,工程师)需要了解技术性细节。怎样开展工作?这种方法会持续很长时间吗?它适合不适合?
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你不需要和技术性操作人员谈论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不需要和总经理谈论技术性的细枝末节问题。
四、征求同事的意见
当你制定建议书时,不要独自一人闭门造车。应该先征求许多同事下属的意见,然后把大家的好点子集中在一起,写进你的建议书。
五、为“特殊密切关系”而写的建议书
一位高明的老板最欣赏的建议书并不是他自己动手写出来的。相反他让助手给他写一个建议书,内容是某某公司现在应该干什么。然后,他就把这份建议书交给这个公司,里面附上一个条子,说明“本报告是我公司的内部想法,可能会对你有益”。这样做给他的报告披上了一层“内部信息”的神秘色彩,对方肯定会认真考虑。
注意提建议的各种忌讳
为了使你的建议得到上司的采纳,在提建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可抱着改变对方主意的心情和他争论,也不要试图去“赢”这场争吵,只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但也不应该让人感到你在说教。
②强调共同之处。差不多任何争执,都有某些双方同意的见解,应该强调这些;如果过分强调分歧的意见,必然使对方不服。
③不要以表达不同见解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
④在你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对方的立场,以求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不过,在末澄清之前,切忌假定意见已有分歧。
⑤有其他人在场时,不要提出使对方感到为难或难堪的意见。
⑥保持愉快态度,不要表露出愤怒、不耐烦的情绪。声音要保持温和、愉快,避免打断对方的讲话,不要用皱眉、摇头等动作。
⑦在表达意见的时候,要具有选择性,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挑剔,人们很快就不愿听你的了。
⑧在提建议时,不要贬低别人。
巧妙拒绝领导委托的某些事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善加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然后再作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这种人的心似乎太软。纵使是很照顾自己的领导,委托你办事,但自觉实在是做不到,你就应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这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否则,你就会误大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领导拜托你的事不便拒绝,或因拒绝了领导会不悦,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很艰难。这种因畏惧领导报复而勉强答应,答应后又感到懊悔时,就太迟了。
领导所说的话有违道理,你可以断然地驳斥,这才是保护自己之道。假使领导欲强迫你接受无理的难题,这种领导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尽管部下是隶属于领导,但部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都不分善恶是非都服从。部下并不是奴隶。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确实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来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始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上司接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一、触类相喻,委婉说“不”
当领导提出一件让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时,可能会让领导损失颜面。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领导自觉问题的难度,而自动放弃这个要求。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的爷爷作为秦朝的宰相,遇到了皇帝的不可能做到的请求,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拒绝。甘罗作为一个孩童,能如此得体地拒绝秦王,并让秦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无理请求,实在是大出人们的预料。也正因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叹服。以后,秦王又封甘罗为上卿。现在我们俗传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说正是甘罗的那次智慧的拒绝,才使秦王越来越看重他的。
二、佯装尽力,不了了之
当上司提出某种要求而属下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属下已尽全力的错觉,让上司自动放弃其要求,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当上司提出不能满足的要求后,就可采取下列步骤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立即报告他。”又过几天,再告诉上司:“您的要求我已转告×××了,他答应在公司会议上认真地讨论。”尽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会给上司留下好感,因为你已造成“尽力而做”的假象,上司也就不会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音,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的问题,反感、不满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满足上司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样子,对方就不会抱怨,甚至会对你心存感激,主动撤回已让你为难的要求。
三、利用集团掩饰自己说“不”
例如,你被上司要求做某一件事时,其实很想拒绝,可是又说不出来,这时候,你不妨拜托其他二位同事,和你一起到上司那里去,这并非所谓的三人战术,而是依靠集团替你作掩护来说“不”。
首先,商量好谁是赞成的那一方,谁是反对的那一方,然后在上司面前争论。等到争论过一会儿后,你再出面轻轻地说:“原来如此,那可能太牵强了”,而靠向反对的那一方。
这样一来,你可以不必直接向上司说“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方法会给人“你们是经过激烈讨论后,绞尽脑汁才下结论”的印象,而包含上司在内的全体人士,都不会有哪一方受到伤害的感觉,从而上司会很自然地自动放弃对你的命令。
不可随意和上级开玩笑
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一天,纪晓岚起得很早,从长安门进宫,等了很久,还不见皇上到来,他就对同来侍读的人开玩笑说:
“老头儿怎么还不来?”
话音刚落,只见乾隆已到了跟前。因为他今天没有带随从人员,又是穿着便服,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皇上听见了纪晓岚的话,很不高兴,就大声质问:
“‘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身冷汗。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跪在地上说:
“万寿无疆叫做‘老’,顶天立地叫做‘头’,父天母地叫做‘儿’。”
乾隆听了这个恭维自己的解释,就转怒为喜,不再追究了。
在不协调和次协调交际中,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口才,随机应变,可以化解矛盾,帮助交际者走出困境。纪晓岚正是成功地运用曲意直解,将对乾隆有不尊性质的“老头儿”
三字,巧释为“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这样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变辱为恭。
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类似纪晓岚的尴尬,自然也
需要适当的方法予以弥补。
王科长下午要主持一个大型的企划会议,需要准备一些资料。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小陈去办,由于小陈处理这类事很有经验,没多久就把资料交给科长了。
王科长翻阅着资料并慎重地问:
“这件事上面的人很重视,资料内的数字,你是不是都详细校对过?”
不料小陈却好像满不在乎地嘻笑着说:
“大概不会错吧?”小陈的话说完,就见王科长把资料重重地往桌上一丢,并怒气冲冲地说:
“你是在干什么?怎么可以说‘大概’呢?”
小陈觉得有些委屈,心想:“开个玩笑也不行呀?”
明明是一句玩笑话,对方却信以为真,结果就造成说者不快、听者生气的后果。这种情形的发生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种:
(1)以对方用心思考、重视的事开玩笑。
小陈的事例就是这种情形。王科长命令小陈替他准备资料,是以一种一丝不苟的心情,而陈却嘻皮笑脸,毫不在乎。所以,王科长会动气发怒。
(2)个性耿直的人经常会把别人的玩笑话当真。
(3)对方有心事,没有心情听玩笑话。
由于焦躁不安、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等因素,也会使一个正常人的精神或肉体陷入紧绷状态,而听不下任何玩笑话。
另外,有强烈自卑感和被害者意识的人,也是开不得玩笑的。
如此一来,或许你会怀疑:“那么,玩笑话是说不得了吗?”其实也不尽然。一般而言,玩笑话大多具有使工作场所变得活泼,化解呆板气氛的功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看准当时对方的心情罢了!
那么,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以后,该怎么弥补呢?比如上面小陈的例子,既然上级已经生气了,如果他也默不作声,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
在情况的势头不对时,小陈应该把语气一转,用严肃和充满自信的口气说:
“科长您放心,这些资料绝不会有问题的。”
科长可能会问:“那么,你刚才为什么说‘大概’呢?”
“对不起,不过,请检查这些资料看看,一定不会有错的!”小陈说话时除了语气要有自信外,还要面带一点微笑,听了小陈的补充说明和看到他的态度后,王科长的心情和语气应该会缓和下来。
通常朋友间的谈话较不必拘小节,即使夹杂些讽刺性的话或略带调侃时,彼此也会不以为意。当然,想借此机会引人注目或出出风头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不论本意如何,适度地收敛这种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工作场所更应该多加注意。因为在工作场合自我意识较强,彼此间也难免有利害关系,哪怕只是一句无意的调侃之词,有时也会造成不愉快的芥蒂。因此,身为一个公司的职员,在人际关系的运用方面,至少要懂得言词分寸,尽可能避免说出令人厌恶的不当言词,倘若只是为了营造欢愉、热闹的气氛而刻意制造幽默,却弄巧成抽地让人生气,也是相当得不偿失的。
学会和领导应酬
有些人常认为自己“不擅应酬”,意思是不愿意或不太懂应对之辞,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大喜欢交朋友。比如说,你今天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不免要和周围的同事们略作应酬,作个自我介绍,简单地说,“我叫××,请多指教。”但你更好是说:“我是今天刚来上班的××,在会计室管出纳,以后请多指教。”因为说明你来干什么工作很重要。不过,如果你说:“我是某大学会计系毕业,曾在某单位当过会计主任……”这样就变成过分了。凡是良好的应酬,都应避免自大、分辩和太多的解释。例如,你今早上班迟到了,于是你向领导解释迟到的原因,你说:“今早中山北路发生车祸,汽车被阻塞,我只好半途下车去找出租车,但出租车都被别人拦走,等了好久才找到一部……”车祸、阻塞、出租车都是原因,而迟到却是结果,你的上司一定不耐烦听这些解释。下面有两个答案,你看哪一个比较好吧。
①今天乘公共汽车出了毛病,所以迟到了,非常对不起。
②今天迟到了,非常对不起,因为公共汽车半途出了毛病。
上面两句说明,原因与结果互相倒置,听起来一样令人舒服,但大多数场合,原因与结果哪一个排在前面,关系极大。利用“迟到”作为你的应酬技术的试金石,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见分晓。
应酬不是愚弄,不是欺骗,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和高尚的艺术。
有人认为应酬是诚意对诚意的问题,和技术无关。这种见解不一定全对,因为即使你有诚意,怎样才能把诚意传达给对方呢?这确实需要技术了。
比如,领导把部下叫来说:“请你今天把这些工作干完,好吗?”部下望着那小山般的公文,摇摇头说:“这么多,叫我怎能当天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