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芜国的皇上不像别国,他头上总是戴着银色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据说是先王殡天时,皇上得了怪症,从那以后脸就毁容了,因此皇上从不摘下面具。
江南送礼官员革除官职,家产充公,贬为庶人到宁古塔做苦役。杨国伟则大喊冤枉,皇上让他回府思过,没有查清事情真相前,不必上朝。退朝后,杨国伟去了太后的慈宁宫,桂嬷嬷回太后不见,杨国伟在宫门口等了好一会,确认今天他就算站到死,太后也不会见他,他才带人出宫了。
慈宁宫内,殿内只有皇上和太后,皇上坐在下首,太后一身华服,妆容精致,十指鲜红丹寇,小尾指和无名指戴着精致的护甲。下首的皇上不如朝堂上让人感觉独当一面,反而好像太后的下臣。
太后斥责,“你如今长大了,主意正了,惩处杨中书令也不需要和哀家商量了!”
戴着面具的皇上慌忙跪下,“太后误会了,当时大臣们都看着,我无法与你商量,询问你的意见,也因为这样,我没有处置杨中书令,只是把他留在府里。”太后不怒自威,问,“你还要处置杨中书令?你忘了当初是谁把你找来,让你坐上皇上的位子了!当年哀家的三皇子突然人间蒸发,满朝都在等着新帝,要不是情况紧急,你以为能轮得上你?不要做了几年皇上就忘了你原来什么身份,不要想着做哀家的主!”
假皇上说的话很巧妙,“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介秀才身份,比不上太后您身份尊贵,更知道我虽是杨中书令找来的,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是你的子民,要奉你为主,既然奉你为主,肯定事事尊你。江南水患的事,事发突然又在朝上,我只能让你不要被这件事波及,毕竟朝上都知道您最信任杨中书令。”
太后手上轻捻着一串蜜蜡手串,那是今年波斯进贡的,她保养得宜,面色缓和下来,不过还有点绷着,“什么叫我最信任杨中书令?纵观朝堂上下,他做事是最稳当的,说话也是能一呼百应,有些事自然他去做最好。”
假皇上应和,“太后所言极是,那,接下来对杨中书令,是否让他上朝?”
太后说,“不了,就按皇上说的做。”假皇上知道太后已经默许了他朝上的旨意。太后说,“你退下吧。”
皇上离开慈宁宫后,桂嬷嬷从殿外进来,见太后脸色仍是不虞,便说,“太后您还在气着,是皇上今天江南水患赈灾那件事让你不高兴了吗?怎么不让他收回成命。”
桂嬷嬷不愧是最了解太后的,给太后泡了一杯桂花红枣茶,清香怡人,太后闻着那香,躁躁疼的太阳穴都好多了。太后说,“不是皇上,杨国伟。”
太后说了人名,桂嬷嬷惊了一下,伺候这么多年,头回听太后直呼他的名字,“你是说杨中书令让您生气了。”
太后浅尝了茶水,二十年如一日的泡茶功夫,她只喝得惯桂嬷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