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小学来了新的支教老师,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老师,非常得孩子们的喜爱。
红旗小学位于大蒙山深处,周围有好几个小村庄,但交通不便,有些村民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过。70年代知青下乡,当时的一个村长就在山上建了一个小学,但一直缺少教学资源。在新老师来之前,这里就只有一个略懂些数学的男老师和一个老校长。
丹夏是跟市里教育局的领导一起来的,他们带来了一批新的教科书和学习用具。大蒙山里消息闭塞,红旗小学也处于放养状态,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一直未能实施。
“校长,我看学校里基本上都是些男学生,附近的女孩们都不来上学吗?”丹夏询问校长。
“村子里的女孩们都得在家里做活,大多过了六岁就不来上课了。”老校长说起这些也忍不住叹息。
“前几年国家就发布了新的政策,全国的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今天这些领导过来,也是为了向大家传达这个指示。”丹夏向老校长和前来作陪的村长解释,“而且上小学和初中的学杂费都是由国家承担,完全免费的,还是请村长们尽力劝导村民们把孩子们送来学校。”
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还没在村里掀起波澜,大山里的一切还是一如往昔。
“你这死丫头,就知道在这儿偷懒,还不去给你弟弟洗衣服!”一家农户后院传来一阵怒骂和敲打声。
瘦小的女孩蹲在地上,也不敢躲,挨了几下打后踉跄起身,挪到水井旁边。纤弱的胳膊尽力的提起一小桶水来,也顾不上冰冷,就直接伸出小小的手开始搓揉衣物。
屋里传出的男孩嬉闹声和女人温柔的哄逗声,形成了一场鲜明的对比。
“大丫,又在给你弟弟洗衣服呢?”有几个婆婆路过,跟蹲在院子里的女孩儿打招呼。
大丫清洗衣服,低头沉默寡言也不回答。
“这李家也是狠心啊,这么小的丫头,不给顿饱饭吃,经常挨打挨骂。还得去田里做活,一个人去山上捡柴……”
婆婆们的说话声逐渐远去,院里的大丫缩成一团,也没有多余的反应。
等到村委们找过来,已经是几天后的事了。原本村长们也不把上学的事放在心上,但经过丹夏和领导的恩威并施,也不得不强制执行,这才一家家的开始调查。
“李家媳妇在家吗?”村长媳妇在院门外扯着嗓子高叫。
“是村长家的,快进来坐!”李家媳妇听到声音就出门来迎,一见到来人就积极的摆出一张笑脸。
“不用了,我话说完就走。”村长媳妇摆手,“你家大丫还没上学吧?这上头来了新老师,说是国家有新政策,村里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得上学去,你要是有空,就带你家大丫去学校看看。”
“这话说得,咱家也没那个条件啊!他弟弟上学都已经是东拼西凑了……”李家媳妇借口推脱。
“不要钱,免费的!”村长媳妇打断她,“这国家政策好,现在小孩儿读书不收一分钱了,听说成绩好还给奖金呢!”
一说到钱李家媳妇就犹豫了,但她想了想,还是有些顾虑:“你看大丫这样,连句话都不说,也不够聪明。真去上了学也是浪费时间,家里的事也都照顾不上。”
“这事你还是考虑考虑吧,我看村里的意思,是必须得去。我还得去前头几家通知呢,就先走了!”村长媳妇匆匆说完话,就走了。
李家媳妇被这消息搅得心烦意乱的,一转身就看到大丫揣着手站在院中,随手拿起墙角的大扫帚就打上去,边打边骂:“你个死丫头,整日里只晓得偷懒,干站在这里做什么,还真想读书去?也不看看你那蠢样,能读出什么来!还不赶紧干活去,今天的午饭就不准吃了!”
被打的大丫也只是低头要紧牙齿,不敢哭出声来,站着不动。要是有点什么反应的话,只会被打得更狠。
李家媳妇打了十几下觉得无趣,就放下扫帚,骂骂咧咧的进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