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主要的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截然相反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也是一种无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可见,自主学习是与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由他人支配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目前的合作学习活动其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合作与交流,这必然促使学生改变独断专行的做法,培养合作意识并提高合作技能。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学生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观点。最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因为合作为学生所提供的范例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范例来自学生自身,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了。对于合作学习,国外学者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例如美国的弗彻斯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小组成员的构成结构和小组规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弗彻斯等人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合作学习情形都明显优于独立作业情形。在对复杂任务的完成方面,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互动质量。
第二,在异质二人小组中,复杂任务的学习可明显地促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在参与水平上,二人组成的小组明显高于四人组成的小组,差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第四,不论哪种背景情况,差生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其他成员,这意味着调动差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方面。
从美国的这项研究来看,合作学习的确能够在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水平、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差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这项研究也证明,合作学习对于差生的转化似乎更有价值,因为合作学习可以督促差生参与学习活动,增加了对差生的凝聚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够促进差生的学习能力。
(三)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简单地说,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通观探究学习的定义,可以发现国内学者较强调老师在探究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而国外学者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并且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可以对探究学习有自己的看法,不过,综合起来,探究学习的本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问题性。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学习的归宿。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
第二是过程性。相对而言,接受性学习重结论,探究学习重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探究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第三是开放性。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探究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探究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倡导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当时,西方教育界出现一场研究思潮的转型,即从关注教育普遍规律的探究转到找寻教育情境的意义,在教育理念上逐渐钟情于“实践理性”而对“工具理性”采取批判、反思的态度。主张“实践理性”的专家们(如J·J·Schwab等)批判“工具理性”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结构、学术的逻辑以及试图通过所谓合符规律的行为创设一种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课程实施和教学展开成为理性化和科学化的普遍性程序,但却没有很好结合教学实际,没有很好反映师生的需求。因此,要求课程与教学应该更多重视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的持续、互动和平衡,强调师生是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和创造者,他们之间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其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是课程意义的源泉。在他们看来,教材、环境无论设计得多么科学和理性,如果对活动主体关注过少,必然失去教育情境的“生态平衡”。“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当全球企业界的教育培训机构力图寻找一种效果持久的培训方式时,体验学习以其寓教于乐和效果持久的优势照亮了渴求者的眼睛,被称作“成人演绎的寓言”。
体验学习是指将学生置于问题的实际环境中,通过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面向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主要以设定目标、体验情境、观察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等环节为过程,并具有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感悟性和主体性特征,使学习者无论学习预定主题内容还是针对解决问题都能获得更好发展的学习。体验学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学习甚为有效,对部分情景类学科的教学如艺术类学科的欣赏,历史、地理、生物、科学等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如视听欣赏、角色表演、情景模拟、参观调查、实践制作、探究活动、网上体验等。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得到发展,由此有人提出了包括体验学习在内的综合学习问题。
(五)创新学习
在国际心理学界,创新学习来源于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这两种理论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的竞争对手前苏联率先把卫星送上太空,使美国意识到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变当时美国的科学技术状态,就必须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吉尔福特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由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行为,代表了一个人的创造力,这种能力具有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三个特征。所谓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对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或速度,也就是说,创造能力高的人,思维活动多流畅、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众多的观念。
当今人类问题的解决已不可能处在一个封闭的领域内,而必须是以必要的变化为中心。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它对公认的、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所抱的态度是:在采用它以前先加以判断,然后根据价值来决定是否采用。其实创新并不神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创新学习可在学校的各个课程领域中予以实施,任何课程活动均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地。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善于经常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