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的冬天老人带这遗憾走了,大家送老人入了土,林志成了一个人生活在祠堂,在村里,孤独对于他来说已成了习已为常的事了,他依旧如往常日复一日炼武,他现在已在武道第二境,练骨境。
老人走了,对林志来说好似这个村子已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事了,他想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
他第一次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兴趣,对于村民来说外面的世界很乱,远不如待在村里,他们只想好好活着,就知足了。
林志与他们不一样,他想出去,他想强大,他想自由,可他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乱,他需要时间,长大的时间。
林志开始神出鬼没,村民们刚开始也会留意,说这孩子一天在干嘛,好几天不见人,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在大家视眼中,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已为常了。
这孩子从小很少说话,村民们开始了对他可有可无的心态。
村子中的孩子都打不过他,林志,前几年还可以欺负他,这两年都打不过了,见了林志如见了阎王一般,可能是打怕了吧。
两年多的时光过去了,林志差不多也有十岁的年龄,廋弱的身体,穿着一身粗土色的农家衣服,散敌的头发用一根桃木棍挽着。
头发上还有一些草屑,想是又在那个荒山野岭过了一宿,明亮的眼睛有着坚韧不拔的神色,从眼神在到他的全身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气质。
粗布烂衫也掩盖不了他的本色。虽说是个野孩子,但他洁白,像块璞玉。
林志熟门熟路的进了祠堂,天气已到落日时分,走到灶台下,从灶口拿出了一个铁盒,走到床边。
打开铁盒,一眼看去有着大半盒的金币,林志在从怀里掏出了三枚金币,放在床上,在把铁盆中的金币全部倒了出来,慢慢的数了起来。
总共五十四枚金币,林志笑了,收拾好金币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了过去,落日余晖照进房门,撒在了床上,夕阳照在了他疲惫的脸上。
夜光明明,林志醒了,自语道“该走了”,虽说村子里的人对他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受了他们的恩惠,我可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该还的还是得还,林志心里想。
两年的时间,林志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晚上就在山洞草堆睡觉,白天就在山间采釆草药,猎些土狼(狼皮)卖到附近的镇上,有时很远的地方,有时两三个月不回来常事。
林志出了门,小心的合上了祠堂那扇破旧的木门,抬头看看天色,已是夜半时分,月光下,一个黑影穿梭在各家门前。
村子不大,不到一刻钟,就走完了,现在他怀里只剩下了八枚金币,林志走在出村的大路上,转身看了看村子,他是抱着修仙的决心出去的,这一去恐怕很难在回来。
他打算好了,先去离村子几千里的镇上,他去年去过那里卖过药材,打听到林家倒了以后,钱家接手了林家的产业,那个镇子恰好有他们收药材的地方。
十几天一次到镇上收药材,然后拉到开阳城,林志准备到镇上跟着他们去开阳城,想了想林志挥挥手,神色坚定的走在大路上,耳边响起狗叫的声音,汪……汪汪。
这天清晨,一道身影来到了李家集,林志不由自语自语道“终于到了”,经过十几个村落,走了十多天,其中的艰苦只有林志自己知道。
李家集是这方圆几千里最繁华的地方,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络绎不绝,林志径直顺着大路朝前走,熟门熟路的走向一间药铺。
只见药铺匾额上写“杏仁堂”三个大字,进了门,立马就有伙计迎过来,林志见了伙计说明来意,那伙计便领他从药铺偏门进了后堂。
这药铺门面小,后院大,只见院子里摆满了从各地收上来的药材,林志一看多是一些“灵沉香”“灵紫荆”这类山间药材。
很快,伙计跑到一架摆满“灵露草”架子旁,林志后面紧跟着,只见架子旁站着一位不高不瘦,长相中等的中年男子低头摆弄着药草。
伙计正与他说话,他听后依旧如故,挥挥手,伙计告退一声走了,林志见此先一拱手,说了句“总管可好”,中年男子听后诧异的转身,定眼一看,原是小哥来了,高兴笑道“小哥你怎么来了,上次准备报答你,你竟走了”,说完大步走了过去。
林志说道,小事一件,不图报答。
总管笑道,上次要不是你,我们“杏仁堂”的招牌都快毁了,开药铺的竟不识药材,那次多亏你救场,不然我这个总管也当到头了。
林志忙摆手道,不敢当。原来上次林志从这儿卖完药材,见药厅里有人闹事,说“杏仁堂竟不识药材,”连王总管都无下策,林志见那人手拿一物,黑中带白纹,形似番果,便知他不怀好意,因为此药为“须纹果”。
凡间少有此物,林志也是听林老头以前详细的给他说的,他也是第一次见,便对王总管耳语了几句,说完他便走了。
两人寒暄一阵,林志便说明来意,林小哥能来,真是太好了,王总管高兴道,上次我就想你不在药行干真是遗珠之憾。
好,我本来打算三日后出发,那我们明天大清早就走,说罢便拉着林志上了二楼,打开一间房间,让林志住了下来。
晚间,因总管有事出门,林志下楼与大家一起吃饭,大家都围在院子中央一张拼凑的大木桌上,相互问好之后,热热闹闹的吃了起来。
饭菜很丰盛,多是行走江湖的人,吃饭自不那么文雅,边吃边聊,林志对此也无所谓,他们多讲的是江湖之事,林志也细心听了起来,一位胖脸大汉这时插话道,听说青龙山出现兽潮了。
不知道真假,旁边一伙汉子听后说道:当然是真的,商阳城已经集兵二十万去往青龙山了,十天前商阳城辖下青龙山附近方圆七千里遭遇兽潮,三个镇子十多万人死于兽潮。
目前凉州牧已请靖兽司的人控制了场面,众人听后一阵唏嘘,兽潮九州大地从古至今都有,只是好多年没来了,林志听了也是心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