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胜选演说中,希拉里说:“我倾听你们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我终于发现了我自己的声音!”在选举遭遇挫败后,奥巴马在普纳荷高中会见了他的支持者,他说:“我们知道,前路漫漫。但永远记住,无论什么障碍都无法阻挡千万人寻求变革的力量。”“团结起来,我们将谱写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篇章。有一些话语始终在回响,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海洋到光芒万丈的太阳:是的,我们能。”看来,奥巴马的胜出还是有很大压力的,希拉里也让奥巴马领教了自己老辣的威力。
三、扳回局面战平希拉里
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失利,但并没有对奥巴马产生多大的打击,随后还有两场预选,奥巴马决心要在这两场较量中扭转局面。这两场预选分别是内华达州党员核心会议和南卡罗来纳州初选。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的险胜,本来应该再接再厉,但是,这个时候希拉里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直接导致了她在接下来的两场较量中败北。是什么问题能产生这样的不利结果?这就是种族问题,这是美国的一个不解的难题。谁沾惹上它,谁就会惹上一身的麻烦。
导火线就是希拉里在公开的场合贬低马丁·路德·金。希拉里说:“金的民权运动梦想的实现始自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的《民权法案》,要成事还得靠总统。”也许希拉里是想强调一个总统的职责和能力,强调没有经验的人无法胜任,但是如此轻率地把马丁·路德·金扯进来显然是鲁莽的。社会各界对希拉里的发言纷纷给予了极大的反感,尤其是黑人选民。
或许希拉里永远不会明白马丁·路德·金在黑人群众中近乎神圣的原因,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黑人。对这些人来说,马丁·路德·金就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生活下去的“信仰”。希拉里这一言论就等于引火上身。
在内华达州之前,希拉里对获得该州的胜利信心十足,因为她招募了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里·里德担任竞选负责人。加之内华达州支持希拉里的拉美裔选民比例较高,获胜应在情理之中。但是由于内华达州采用党员核心会议的方式进行预选,这就意味着获得选民票少的一方不一定获得的代表票就少。选民票对于候选人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代表票才是最终的胜负指标。
在开始的时候,希拉里在内华达州的民调还领先25%之多,但预选前的民调显示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差距迅速缩小,而希拉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结果果然让希拉里苦不堪言。希拉里在内华达州比奥巴马多赢了6%的选民票,但在代表票上却比他少了7张。希拉里虚胜实输。
1月26日,南卡罗来纳州的预选是民主党在美国南部的第一场竞选。2007年12月的民调显示希拉里领先,选前的民调显示希拉里与奥巴马势均力敌。民主党的三位候选人与南卡罗来纳州各有渊源。奥巴马是黑人,南卡罗来纳民主党黑人选民占55%;爱德华兹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长在相邻的北卡罗来纳州;克林顿总统曾被人称为是“第一位黑人总统”,希拉里自然沾光。在选举开始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国会黑人议员团在南卡罗来纳州的默特尔海滩联合举办了一场辩论会,奥巴马与希拉里互揭其短。奥巴马说,他曾经在芝加哥街头为穷人工作,而希拉里曾经是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董事会的律师。希拉里则指责奥巴马一度效力于芝加哥一个贫民窟黑心房东。南卡罗来纳州的选举结果是奥巴马以55.4%的选票获得胜利,希拉里以26.5%排在第二,志在必胜的爱德华兹再次落败,仅获得18%的选票。虽然奥巴马提出2008年的选举是“未来对抗过去而不是黑人对抗白人”,但是从得票比例来看,奥巴马获胜的主要原因是赢得了南卡罗来纳主要人口——黑人选民的支持。南卡罗来纳民主党的30万选民中,55%的选民是黑人,43%的选民是白人。黑人选民有3/4把票投给奥巴马,只有17%的黑人选民支持希拉里。同时,奥巴马只获得大约1/4的白人选票。造成竞选出现种族“割裂”的主要原因是希拉里本人和她的竞选班子对奥巴马在过去几周的攻击。也有分析家指出,希拉里竞选班子也许是故意在打“种族牌”,让白人选民今后更多地投希拉里的票。很多民主党领导指出,这样的策略不仅自私,还会分裂民主党,更会给美国政治带来极不健康的冲击,甚至可能使共和党候选人在11月的大选中获胜。奥巴马在南卡罗来纳获胜后,克林顿把奥巴马与杰西·杰克逊相提并论,言下之意,2008年的奥巴马与1984年的杰克逊能在南卡罗来纳获胜,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是黑人,得到了南卡罗来纳的黑人的支持。
2月5日,美国的22个联邦州和美属萨摩亚将同时举行“超级星期二”总统预选。在“超级星期二”预选中,加利福尼亚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加利福尼亚州为重中之重。以“金州”著称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注册选民数高达1500万。毋庸置疑,这是候选人的必争之地。2月6日,计票结果陆续揭晓,凌晨4点30分,加利福尼亚州90%的投票计算完毕,结果显示,希拉里比奥巴马多得37张代表票,希拉里在加利福尼亚州获胜。而奥巴马一举拿下14个州,它们分别是康涅狄格州、佐治亚州、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伊州、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特拉华州、爱达荷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北达科他州。希拉里只拿下了9个州,它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纽约州、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何马州、田纳西州、美属萨摩亚州。
从整个局势来看,希拉里赢得了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这三个民主党的坚强堡垒州。而奥巴马的胜利可谓全国开花,不仅毫无悬念地取走了伊利诺伊州、爱达荷州、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明尼苏达州、堪萨斯州、阿拉巴马州与佐治亚州,而且还将大选的战场州——密苏里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收入囊中。奥巴马最后输给希拉里80票左右,这个数字恰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少数族裔的角度看,奥巴马赢了黑人占优势的州,希拉里继续保持了对西班牙裔选民的吸引力。
奥巴马的强劲势头还可以从捐款情况窥见一斑。根据两个竞选班子向联邦选举委员会呈报的竞选财政报告来看,奥巴马2008年1月一共获得捐款3600万美元,希拉里在同期获得的捐款仅为1350万美元。奥巴马不仅在总数上大大超出希拉里,他的捐赠人和捐赠方式也与后者大不一样。在3600万美元的捐赠中,2800万美元来自网上捐赠,其中90%的捐赠人的捐赠款额低于100美元,40%的捐赠低于25美元。在30万奥巴马的捐赠人中,有20万人是第一次捐赠。换句话说,奥巴马的主要竞选捐赠来自基层,来自平民百姓。很多专家预测,如果希拉里要立于不败之地,她不仅需要在3月4日举行的得州和俄州的预选中大胜,她还需要在4月22日举行的宾夕法尼亚州的预选中大胜。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到底最后花落谁家至此还是个未知数。
四、俄亥俄州希拉里绝地反击
2月5日,奥巴马在“超级星期二”中表现出色,几乎和希拉里打了个平手,因此在2月余下的多场预选中占据了有利形势。就在“超级星期二”结束后的第二天,希拉里宣布1月份从个人账户中借500万美元给她的竞选团队,这个消息引发了另一轮讨论,媒体猜测希拉里的捐款人和支持者开始质疑其竞选战术。希拉里如果没钱了,那么这场选战就没什么可打了。与希拉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巴马1月3200万美元的筹款佳绩,特别是他吸引了17万名初次捐款的人。凭借这一优势,奥巴马可以在更多的州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竞选活动,强化自己的有利形势。双方的支持者开始较上了劲儿,希拉里的支持者首先发难,铆足了劲儿在36小时之内筹到了600万美元。但是奥巴马的支持者轻松反超,他们在36小时之内筹到了750万美元,并且在2月底之前总共吸引了50万名初次捐款者。
2月9日,开始预选的三个州路易斯安那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华盛顿州都被奥巴马收入囊中。在希拉里势在必得的缅因州,奥巴马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两天后,奥巴马的强劲势头一直延续到了首都华盛顿特区的预选中。在这个黑人集中的预选地区,他获得了15张代表票中的12张。在整个预选选民票的计算上,即便算上有争议的佛罗里达州和密歇根州,奥巴马也处于领先位置。为了挽回颓势,希拉里在民调形势相对较好的威斯康星州组织了大规模的竞选活动,结果却出乎意料,奥巴马最终以难以置信的优势拿下了该州。仅仅过了11天,奥巴马就轻取11州的胜利,在代表票上反超希拉里120票。
到2月底,奥巴马一共赢得了代表票1192张,而希拉里只有1035张,前者仅在超级代表票上稍稍处于劣势,但是这一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希拉里的竞选专家说,如果她不能在3月4日获得大胜,那么败局将无法挽回。3月4日对希拉里来说,是背水一战。
众所周知,3月4日,民主党将决定370张代表票花落谁家。举行预选的四个州分别是俄亥俄州、罗德岛州、得克萨斯州、佛蒙特州。俄亥俄州的选民大部分是蓝领白人和老年人。得克萨斯州有相当一部分选民是拉美裔。从已经结束的各个州投票情况来看,这三类人群义无反顾地支持希拉里。2月中旬的时候,真实清明政治民调发布的民意测验报告显示,希拉里在得克萨斯州领先10个百分点,在俄亥俄州更是领先20多个百分点。因此,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将以得克萨斯和俄亥俄为主的3月4日看成是希拉里扭转局势的最后机会。
但是越到投票日,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差距越小,而且希拉里的团队根本无法控制这一趋势。2月25日,得克萨斯州50%的民主党选民表示支持奥巴马,48%的选民选择支持希拉里。两人在得克萨斯州难分高下。最大的变数在于得克萨斯州特殊的预选制度。和其他州不同,得克萨斯州同时举行党员核心会议和初选,党员核心会议允许“以小搏大”,而初选则“一票是一票”。就在奥巴马准备放手一搏的时候,麻烦不期而至。先是著名节目“星期六晚间直播”指责新闻媒体刻意偏袒报道奥巴马。希拉里抓住这个机会抱怨媒体没有给予奥巴马足够的新闻监督之后,媒体对奥巴马的评价和监督显然严格了许多。与此同时,奥巴马的支持者、筹款人托尼·雷兹克因政治腐败案件收到芝加哥法院的传票,尽管奥巴马没有牵涉其中,但是关于他和雷兹克关系的讨论一时成了焦点。还有一个麻烦来自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奥斯坦·古斯比,他在接受加拿大报社采访的时候私下表示奥巴马的“反北美自由贸易区”计划被刻意夸大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立刻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是这无疑在其选民中造成了分歧,特别是以蓝领为主的俄亥俄州选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拉里的团队穷追猛打,先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质疑奥巴马可选性的“五点攻击”,然后在得克萨斯州发布了一个广告,广告的情景是:凌晨3点的白宫,紧急电话响起却无人接听。显然,这是暗示奥巴马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处理突发危机的能力。这则广告是在距离3月4日还有4天时发布出来,打压奥巴马的目的非常明显。
投票日当晚结果公布,希拉里在俄亥俄州和罗德岛州取得胜利。在得克萨斯州初选中希拉里小胜,但是在该州的党员核心会议中负于奥巴马。此外,奥巴马还以三票的优势赢了佛蒙特州。
希拉里当晚在俄亥俄州发表期待已久的获胜演说,将这场胜利看成是自己竞选的转折点:“今天的胜利属于俄亥俄州的每一个人,属于全国那些还没有参加预选投票但绝不会放弃的人,属于那些最终做出了正确选择的人,属于为这场胜利付出的所有人!”奥巴马同样也在欢庆胜利,他表示自己在得州综合得票实际上超过了希拉里,在俄亥俄州输得不多:“不管结果怎么样,差距都不会太大,照这样走下去,最终获得提名的将是我们。”
五、“烫手的山芋”——赖特危机事件
3月11日到4月22日,是民主党预选的休战期。在休战期间,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征战方式转变成口水战,彼此相互攻击。3月14日,著名的网站YouTube发布了一个视频短片,引来了轩然大波,给奥巴马造成了极大的危机。事情与奥巴马的导师兼好友赖特有关。
这个视频短片的内容是赖特攻击美国人的录像,赖特在录像中说:“该死的美国人不把我们当人,该死的美国以为自己是上帝,以为自己至高无上。”赖特危机爆发后,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开始救火。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奥巴马说,赖特是20世纪60年代的孩子,因此他总是戴着种族歧视和黑人抗争的眼镜看待所发生的事情。赖特公开告诉媒体,他问过奥巴马,如果他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会不会公开与他决裂,奥巴马答复:“会的”。3月14日,赖特退出奥巴马的竞选中心。3月14日,奥巴马再次公开谴责赖特的一些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