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山中石器时代文物属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过渡期的文化。1984年宁夏文物普查时,在青铜峡市蒋顶乡蒋西村西北、贺兰山东麓的山前台地上首次发现中石器遗址,定名为鸽子山遗址。1993~1996年,宁夏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内华达山间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犹他州沙漠地质局合作,对鸽子山遗址进行联合调查和试掘,出土石器2000余件。石器多以各色细石英岩,细泥岩的玛瑙、燧石、蛋白石和水晶(纯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工方法比水洞沟石器大有进步,间接打制法、软锤法和压剥法已被普遍采用。石器以石片石器居多,以尖状器为主,其中一种似柳叶形的薄形尖状器最具代表性。经打制的石核有圆锥形、楔形、船底型,色彩艳丽,外形美观。据测定,石器年代为距今1.2万年~1万年,是全世界气候逐渐干旱条件下人类经济生活重大变化的典型性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鸽子山石器遗址全貌特征,还体现出与中亚、西亚同类文化内涵有着某种相互渗透的表现,说明这里在史前时代曾出现过中亚文化过渡的情况,可能为人们研究远古人类的迁徙与不同原始文明的文化传播找到一些线索。这种过渡阶段的石器文化,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以细石器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发展为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