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谈举止
1.礼多人不怪
瑞士虽然没有王室礼仪的影响,但也是个“礼多人不怪”的国家,尤其是以占人数最多的德语地区为然。随便走进一家小商店,你听到的第一声便是“格律齐”(你好)、“毕泰顺”(请)。你在店里看了看,也许什么也没有买,出去的时候向女店主说一声“当开顺”(多谢),她也会对你“当开顺”。在瑞士不论是在商店、机关还是在饭馆,口头上总是“毕泰顺”“当开顺”地说个没完,其间偶然夹杂着一两个“雅格恩”(欣然从命)。西方人虽然注意礼貌,但会说德语的外国人对德语区的这个习惯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瑞士人的这种客套只是生活中的习惯,第一不是过分谦卑,第二也不等于热忱待人。但若不以礼还礼,便会显得自己缺乏教养。
在熙来攘往的市区街道上,路人便是“路人”,谁也不用理谁。但是一出城走在安静的郊区路上,尤其是山区坡道上,可能因为行人稀少,碰到的人便不再是“路人”了。此时双方一对眼神就要互道一声“格律齐”,否则便显得不够文明。这一情况使一位外国幽默作家编造了一个故事。他说他在伯尔尼高地的山中遇见一头黄牛迎面而来,他躲到一边给牛让路,但牛却站在那里不动,用悲悯的眼睛看着他。直到他说了一声“格律齐”,它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悠然前行。
2.爱护花草
瑞士人显然对本国的天然美景并不满足,他们还到处种花养草,花园中、窗台上、房舍旁、道路边……都点缀着花卉。在温暖的季节,除了柏油马路外更是无处不绿。瑞士人对这一切都爱护备至,不忍践踏。二战后去英国学习英语的瑞士学生,看到英国人在公园草地上憩嬉闲坐,觉得很是奇怪,把这当作新闻写信报告家中。今天在瑞士虽然也能看到年轻的情侣并坐在草地上,但那只限于野生野长的草皮,人工栽培的细草还是不可侵犯的。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有些稀有植物,是国家宣布加以保护的品种。外国游客以为这是人迹罕到之处,又是野花野草,便去随手采摘。但这是违反规定的,而且可能遭到当地居民的制止,落个没趣。
3.注意公共卫生
瑞士人酷爱清洁,已成为民族特性。西方作家虽然有时夸张这一特点,但走在瑞士街上,的确看不到有些国家大城市中烟头缀地、废纸飘零的现象。不但城市如此,就是在瑞士乡村小镇、山坡小径上也绝没有人乱抛废弃物品。
习惯成自然,瑞士人在自己国内注意整洁,到了别的国家也不“入乡随俗”。瑞士人在国外,不论是在荒僻的山里,还是在游人罕至、瓦砾遍地的皇陵旁边,吃罢之后瑞士朋友总要用纸袋把剩下的罐头盒、酒瓶、果皮、蛋皮等装好,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角落,然后才起身离去。
现在瑞士国内一些自选商店内,在架子上挂着许多新的塑料口袋,任凭顾客自己取用。但当地的家庭主妇上街购物,往往要找出家中旧存的袋子带上备用。原因是塑料袋积多了会增加垃圾的数量和污染的机会,也增加自己处理的麻烦。
在瑞士国内有许多有关公共卫生、限制污染的规定。
4.遵守交通规则
瑞士人自觉遵守纪律,尤其在交通方面更是突出。据瑞士人士介绍,我国曾经有一位领导同志短期访问瑞士,曾和主人开玩笑说:“瑞士是个警察国家——每个人都是约束自己的警察。”在瑞士,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自不必论。就是坐汽车也有一条重要的规定——坐在前座的人,不论是否开车,都要系好安全带。这是瑞士经过全民投票才通过的。
5.遵时守约
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瑞士人更知道时间的价值。赴约赴宴,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尚无准备,也欠考虑。熟人密友之间这一条当然不那么严格,但赴约如晚到十数分钟以上,最好也先打个电话。遇有正式邀会,瑞士人往往提前出门以免遇上交通拥挤,如果到达时间太早,便再开车转一小圈或在附近散散步,以便准时进入楼内。
与这一点相关的是:较正式的宴会往往在两周前发出邀请,被请的人能否出席应尽早作出答复,迟迟不复便使主人不知所措。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更要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他另作安排。临时不到或忘了出席都是极为失礼。
6.不谈金钱
欧洲人不愿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瑞士人更是如此,尤其不愿谈论金钱与个人收入。
美国报纸时常公布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名单,瑞士亦不乏亿万富翁,但无论他们是谁,却都不露声色。至于一般人民,世界公认瑞士人的薪资水平属于上乘。据一位退休前专门与外国记者打交道的瑞士女外交官说:“连美国人都说我们的薪资高。我们的收入是不低,但我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瑞士人对金钱问题一般是避而不谈,但他们对自己的房屋却津津乐道——何时购置的,自己做了哪些修整,添了多少现代设备。如果你乐意,主人会引你到处参观。如果他居住在旅游区,他还会告诉你他自己家人住几间房,哪些房间向游客出租。你当然应该表示欣羡(事实上也值得羡慕),但切莫问他每到旅游季节能收入多少房租,这可能本能地引起他的不快。不谈金钱,是因为不愿炫耀自己的财富,也耻于透露自己的困窘。经济拮据的人极少对人倾诉。在这个竞争性强、失业率低的社会,听人诉苦的人会想:有困难,为什么不自己努力解决?
7.背后莫论是非
我国谚语说:“背后莫论人非。”这千古不破的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在瑞士似乎要加一条“背后莫谈人是”。
这主要是由于瑞士多民族,自然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地域观念。德语及法语两区在语言、文化、人的气质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提契诺,在暖和的空气中,走在意大利式的街道上,听到起伏跌宕的意大利语,仿佛又置身于意大利境内。
德、法、意三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隔阂,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其实,就是说同一语言的人之间也难免有不少成见,所以,不必对苏黎世人称赞日内瓦的美景,也不必对伯尔尼人提到巴塞尔人的聪明智慧。
说瑞士人“地域观念重”并不等于说他们没有“国家观念”。两次大战中瑞士人动员起来守卫边境,使强邻未敢贸然进犯,就是有力的证据。
8.行为举止禁忌
——在公共场所(包括公寓的楼梯、过道)大声说话,喧哗取闹。
——在路上吃东西,随手乱抛果皮废纸。
——只管自己室内清洁,不管楼道秩序。
——不论场合随意吸烟。
——在酒会、宴会上只顾吃喝,不与宾主交谈。
——吃生葱生蒜后去上班、参加会谈或交谊活动。
——吃菜、喝汤,口中吱吱有声。
——在人前抠鼻、剔牙、掏耳,大声打喷嚏,咳嗽不已。
——与人谈话、握手时,心不在焉,或顾左右而言他。
——在工作岗位上闲谈聊天,甚至嬉笑打闹;打私人电话,喋喋不休。
——给人打电话不考虑时间,不致问候,不主动自报姓名,不说“谢谢”“对不起”“再见”;无话可说便突然挂机。
——出入门、上下楼梯、电梯、车辆时不让妇女及长者先行,不为他们让路。
——上下公共车辆不按顺序,乱拥乱挤。
——向别人借钱、借物。
——不及时回答邀请,不按时赴约。
——打听别人私事,背后议论人非,传播闲言碎语。
——谈话声音过高,指手划脚,坚持己见。
——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自家私事。
——对上胁肩谄笑,对下傲慢无礼。
——与人初识便“攀亲戚”“论辈份”,叫孩子称对方为叔叔、阿姨甚至“老奶奶”等。
——未经介绍、邀请或约会便去人家串门。
——受人之托不愿说“不”,事后却拖延不办,没有下文。
——吐痰。
二、初生儿的洗礼
一个家庭添丁进口,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国家里,大都要为新生婴儿找一个教父和教母,并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神甫或牧师为孩子施洗。
1.教父教母
新生小孩的父母,在孩子降生之前便在亲友间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教父母自然是一男一女,但并不一定是一对夫妇。一般选择有一定地位、行为端正、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也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
教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尤其是关心孩子在道德和宗教方面的成长。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教父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2.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新旧两派共有的仪式。一个人接受了洗礼就表示他已因耶稣基督死而复活洗去了自己的罪过,从此进入了教会的大家庭。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稣本人就是在成年以后接受了“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圣经》新约上说:“……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上帝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便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瑞士的新旧教堂大都在星期日给新生小孩施洗。有时结合早晨的主日礼拜(或旧教的弥撒)进行,有时则另定时间在下午为一个或几个婴儿施洗。洗礼在西方各国以及新旧两教之间是大同小异的。小孩正式起名也在此时,所以也是他的“命名礼”。届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处。孩子的父母等也围拢过来,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在孩子的头顶或额部滴几滴水,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神甫或牧师讲几句话,无非是说孩子长大之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随后洗礼即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