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很多成年人,白天在职场摸爬滚打,到了晚上,时间才算属于自己。这时候,很多人便会“开夜车”,做猫头鹰似的人物。活动时间一长,肚子自然就会抗议,这就使很多人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
可是,家长朋友们有没有留意过,不仅大人如此,很多家庭的孩子也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成为了小小夜宵族。吃夜宵对孩子的身体有利还是有害呢?或者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其实,孩子吃夜宵的坏处有很多,家长们尽量不要让孩子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专业人士介绍说,正常情况下,孩子入睡需要花去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到半个小时之间,而在临睡前一小时内吃过夜宵的孩子,入睡时间将延长20分钟左右。这是因为,孩子吃过夜宵后,整个肠胃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甚至睡着了也不会很踏实,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成长。
案例一:琳达的女儿悠悠是典型的夜宵族小朋友,要说起来,这还都源于她的妈妈无法及时给她准备晚饭。琳达是一名报社的编辑,由于是日报,所以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加点,饿了就吃点面包、喝杯牛奶。渐渐地,这一习惯就被悠悠小朋友学来了,妈妈吃的时候,她也会凑过来吃一些。就这样,悠悠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如果哪天忽然不吃,她都觉得像是少了什么重要的事没做完一样,而她的身体也在今年的体检报告中被批注了“体重肥胖,注意合理饮食”的医嘱。
案例二:晶晶的妈妈在超市工作,由于总是倒班,不能及时给孩子做晚饭,而晶晶每天都在学校把晚饭吃掉了。可是,学校里三四点钟就放学,晶晶吃完饭也就是四五点钟。等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肚子就开始饿了,爸爸妈妈只好让晶晶再吃一顿,有时候因为他们太累了,就不给孩子做饭了,而是让她吃一些现成的食物。谁知这样一来,晶晶的睡眠开始出现了问题,时常在睡着后做噩梦,以至于第二天醒来还受到困扰,爸爸妈妈为此担心不已。
上述事例中悠悠和晶晶都因为经常吃夜宵而导致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小小夜宵族,那么就有必要引起注意了。
1.帮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是需要家长从小帮助养成的,一旦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就会生成规律的生物钟,到吃饭的时候会饿,到睡觉的时候会困,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一两次的“要挟”就轻易妥协,允许孩子吃夜宵,要知道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是很不利的,而且到那时想改正就比较困难了。
2.临睡前3个小时让孩子吃饱喝足
如果孩子在五六点钟吃饱饭的话,到晚上9点钟入睡一般不会感觉到饿。在这期间,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杯牛奶,不过最好在临睡前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否则会影响孩子睡眠。
3.如果一定要吃,那就请看看“夜宵红黑榜”
有的家庭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得不让孩子吃夜宵。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而不要吃油炸食品、高热量食品等。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夜宵红黑榜”吧,黑榜里的是不能选择的食物,红榜里的是可以选择的食物。
①夜宵黑榜名单:方便面、产气食品(红薯、栗子等)、全脂牛奶或者高脂特浓牛奶、巧克力类点心或糖果、油炸食品等。
②夜宵红榜名单:白米粥、鸡蛋羹、低脂奶、小咸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