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打发了吕布,眼里是无限的得意。此事过后吕布和董卓必是势不两立。只要他在加一把火,董卓必死无疑。
第二天王允去董卓府上探望董卓。董卓自然是好吃好喝招待。席间董卓对王允,那可谓亲近到了极点。散席后王允回道府上,吕布早已等候多时。一见王允便问:事情如何了。
王允怒道:我去于董卓谈婵儿之事。董卓却非逼着我和他饮酒。吾提出要见禅儿,董卓言婵儿病了,不可见人。说病好送到你府上。我询问他和时为你们操办婚事?他便发怒了,言此事他自由主张。然后就将某赶出了太师府。说罢颓废的做在了塌上。
吕布一看王允这样,也只得安慰王允一番。然后道:我长在太师府走动,明日我便到董卓府上。等见了禅儿,问明情况在做计较。然后就独自回府而去。吕布走后王允是一阵冷笑。若是连旭在场,定会叹一句:都是影帝啊!
第二天吕布便到董卓府上述职。等到董卓正好不在,立刻去见貂蝉。询问下人得知貂蝉在凤仪亭。他便急奔凤仪亭,两人相遇貂蝉见了吕布,便泪流颐下,哽咽不止;吕布看她泪容满面,好似带雨梨花,心中的愤闷化为乌有,便替她拭泪。
貂蝉回头躲开道:将军别污了手,妾身已为太师所占,只望可见君一面,死也甘心。今幸如妾愿,从此与君永诀!妾为王司徒义女,侍君箕帚,生平无憾,不意堕入诈谋,被人强占,此身已污,不能再事将军,罢了!罢了!说着竟撩起衣裾向荷花池内跳。这一幕正好被几个侍女看见。
吕布忙抢前一步,抱住貂蝉纤腰,曲意温存。貂蝉若迎若拒,顺势依偎在吕布怀里,吕布看着貂蝉发誓道:空为一世英雄,却不能庇一女子,生又何趣?此生不娶貂蝉,布誓不为人!
两人正缠绵间,突有一人快步跑进来,怒声咆哮,吕布转身一看,正是董卓,他慌忙向外逃走。董卓顺手取得一支戟,挺戟直刺吕布,吕布眼疾手快,把戟格开,飞步跑了出去。董卓身肥行慢,追赶不上,用戟遥掷吕布,吕布已走远,戟落于地上。
董卓怒责貂蝉怎么回事,貂蝉却说是吕布来调戏她。还说她本以死拒之,奈何吕布力大,挣脱不了。董卓找来侍女询问,侍女说:看到吕布纠缠貂蝉,貂蝉欲投湖被吕布拽住拉入怀中。
董卓听完侍女的话,就想杀吕布,李儒急忙劝谏说:昔梦庄王绝缨之会,不追究调戏爱姬的蒋雄,后梦庄王得其相救。今太师欲成大事,却为一貂蝉而去手臂,大事不可为矣。貂蝉,一女子耳。吕布,天下猛将也。
董卓想了想打发了李儒。便找来貂蝉试探。董卓道:吕布既喜欢于你,我想将汝送于吕布何如?貂蝉听后伏地大哭道:若如此太师不如赐妾一死。吕布为将,可太师为主。太师却将自己的小妾送于部将。如此羞辱,太师能忍,妾却不能忍。
接着貂蝉站起道:还请太师赐我一条白绫,免得世人言太师怕了吕布,还需用自己的妾侍讨好吕布。到时太师颜面何存,不如赐妾一死,免得给太师府留下骂名。董卓听过貂蝉的话,便不再怪罪貂蝉,还好言安抚了一番。
第二日李儒来到董卓府上,再次提起送貂蝉到吕布哪里。董卓听到谈的话就一阵腻味。想起貂蝉那待有激将的话,反问李儒道:若是汝的妻子肯给吕布否?李儒脸红无言。
貂蝉的话不可谓不厉害。李儒让董卓送貂蝉给吕布,貂蝉的一番话却说的董卓为了面子,开始疏远李儒。为了躲避李儒他都跑到郿坞去了。
不过董卓将吕布的事揭过,不再追究吕布了。他不追究吕布了,可吕布却睡不着了。又气又怒又怕的吕布找王允商量,王允这才拿出他探望刘协时要来的诛董圣旨。两人也商量好了诛董的计划。
所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儒感觉到了,朝中正酝酿着一个大阴谋。可董卓躲着不见他,是他赶到无比失望。李儒无奈也称病不出,开始做一些安排。
初平三年六月,汉献帝刘协大病痊愈。招所有大臣庆贺自己康复。董卓是朝中的太师,自然是被邀请的人中必须到的一个。
刘协命李肃去请董卓。李肃为董卓立了很多功劳,可董卓却没有重赏李肃,使得李肃对董卓十分不满。这次不但有吕布的说和,还有王允的许诺,使得李肃也投靠了王允。所以这回派他来请董卓。
他到了郿坞一番花言巧语,把董卓夸的找不到北了。兴高采烈的跑去主持这场宴会。可他不知道的是,鬼门关也打开就等他往进走了。
六月中旬董卓赶到了长安。这时一辆马车也出了长安往弘农而去。董卓意气风发的想皇宫赶去,走到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
董卓疾呼:吕布何在?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吕布则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
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所有人都畏惧吕布不敢在动。这时吕布下令张辽,让他率人马立刻封锁长安,斩杀董卓亲信将领,掌控长安收军。自己则带着军队杀向郿坞。
吕布到了郿坞收降了哪里部队,捉拿了董卓的亲属。并派自己的心腹控制了郿坞。然后接上貂蝉回了长安。接收朝廷的封赏。有着吕布的支持和诛杀董卓的功劳,这主持朝政的权力自然就落在了王允手里。
王允掌权后对长安就是一番大清洗,亲近董卓的人无一幸免。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李儒。等他派人到李儒见时,李儒府上的管家捧着一个木盒,递给了抄家而来的李肃。言李儒以被他所杀。其家人全部逃散。
李肃便拿着李儒的人头回去复命了。几日后王允下令斩杀了董卓满门。董卓镇守各地的大将得知董卓被杀后,联合起来上书要依附朝廷。可掌握了大权的王允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刘协想同意,可被王允一顿叱责。其嚣张跋扈的样子于董卓无二。刘协也不在敢言语。然后他发了一道诏书,就这道诏书不但把他逼上了死路,还断送了刘氏江山最后的希望。
初平三年七月王允借天子名发了一道诏书言:董卓跋扈,所仗者兵锋之利。牛辅、李、郭、段、樊、张济等介为其爪牙。天下谁都可赦,为此六人必诛。
大汉卫将军连子朝,身受皇恩,不思报效。诸雄伐贼,不动一兵。私废祖法,祸乱并州。于懂贼狼狈为奸暗通款曲,实乃国贼地二。号令天下诸雄共讨之。
王允之所以正对连旭,就是应为连旭打压太原王氏,使其全部逃往河西。王氏的人,跑到长安公诉了王允。王允听到祖产被充公怎能不恨连旭。可他却忘了连旭的实力,董卓都怕的人,其它诸侯谁敢惹。
圣旨的消息,七月某传到正忙着收拾鲜卑的连旭手中。连旭听到王允的圣旨,气的火冒三丈。他立刻停下攻伐草原,于八月初发了一道奏书,并公布天下。
奏书言:天下无耻者,莫过贼臣王允。刚窃权柄,不思励精图治,反倒唯恐社稷安宁。责骂君主,目无尊上。跋扈这姿,不逊董卓。扰乱天下,陷害大臣。诛贼无胆,以女间着。正让我大汉男儿脸上无光。今旭请先皇诏书,聚精兵十万。鸣金鼓之声,清君侧奸佞。必重正朝纲,复我大汉荣光。望天子明鉴。
这份奏书发出第二天,连旭起兵十二万,浩浩荡荡入河东。直奔弘农。连旭这回不但是要出气,还要震慑一下诸侯,免得一些人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