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3000000024

第24章 《菜根谭》里的理学(1)

谨引《菜根谭》十条原文,阐述

其中包含的十条理学精髓,分别是:忘怀、善忍、存真、守寂、超物、归心、炼道、净欲、杀魔、成理。

一忘怀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空、动静两忘的境界!

喜欢清静讨厌喧闹的人,往往避人求清静。殊不知意在无人,有了这种意识就成了我相。心里面刻意想静,其实就生了动的根。这样怎能得到人我一空、动静两忘的境界!

不必刻意寻求就是已经得到。

上面《菜根谭》这段文字说理透彻,确实是觉悟人的好话。说这话的洪应明,是明朝理学家。他的著作《菜根谭》是一部理学书,里面涉及“心”、“理”、“气”、“欲”等重大理学命题,并且都有高超见解,虽然不能说与程朱陆王相比如何如何,但无疑洪应明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又因他的《菜根谭》是格言体,也可以说是语录体、随笔,读起来很轻松,因此流行广泛。

自理学产生以来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理学家们往往都是诗人,朱子是诗人不必说,像《菜根谭》中很多话都是诗句,这种理学家同时是诗人的事实,证明了理学家们宣扬的理学其本意都是如朱子所说“活泼泼”的,富有生活情趣,并不僵化。事实上理学是活泼的,理学家是有趣的。世人常把理学斥为“道学”,把理学家斥为“道学先生”,把理学气斥为“方巾气”、“道学气”,意思是说他很虚假、很僵化,其实哪里是那样?就因为理学家们坚持固有道德,我们就笑他道貌岸然,这是不当的。我们用心读《菜根谭》等书,发现理学原来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孔夫子能干粗活,洪应明懂得种花,热爱生活的人说的话再错都错不到哪里去。

理学是儒释道大融合后产生的,其中还有摩尼教的理论成分。据吴晗《读史札记》,记载理学与摩尼教有关的三件事:第一,宋宁宗时,沈继祖攻击朱子“剽张载程颐之余论,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妖术”云云,当然是骂人的话。这“吃菜事魔”(吃素信摩尼神)是对摩尼教的特指。第二,吴晗说:“朱熹居山中,食惟脱粟饭。其刻苦节约类明教徒(即摩尼教徒)。其所言‘理欲二元论’又与明教(即摩尼教)之二宗说,明与暗,善与恶之门争近。”第三,理学在南宋遭禁止时,当时人把理学与摩尼教相提并论,有时视为一家,一禁俱禁。

王少农谨案:《菜根谭》寓含“吃菜”之义,有“吃素食、信奉神”的意思,不只是“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一种意思。他也大谈明暗、善恶,颇有朱子所推崇的摩尼教教义。

关于理学与摩尼教的关系,涉及整个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需要细说,在此先打住,我只是想说,除了儒释道及我们熟知的诸子百家外,还有摩尼教这样的元素影响中国,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

我一再提醒读者,读中国书先要打开眼界,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可挖掘的还很多。

在上引《菜根谭》格言中,使用了“我相”这个词,出自《金刚经》;

使用了“动静两忘”这个概念,出自《庄子》。显然,洪应明本人深受佛道两家影响,所以在书中自然流露出佛道的词汇。但我们不可以说《菜根谭》是佛书或道书,一番大吸收、大整合后,所有的理学家都坚持说自己是孔子的门徒,洪应明也是这样,《菜根谭》全书讲做人道理不离“仁心”二字,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儒书。洪应明借佛道谈儒,正好比贾宝玉的情禅,其中自有一番趣味。

我们来看《菜根谭》讲的理学,可见他深得孔孟心传。

“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这话的意思是:刻意追求无人的境界,势必执著于小我;心里求安静,这一求就生出事来,求“静”反倒成“动”了。

洪应明的意思是:不必刻意寻求,就是已经得到。不求静,就不生事,顺应自然,心里就清静了。不要想“没人才好”,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对,什么叫“没人才好”,这话暗中藏有杀戮之机。与人处理好关系,那么即使身处闹市也不会迷失自己。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诗真是非常好。结庐在人境,难道真的没有车马喧闹吗?还是有的,只因我心清静,车马喧闹都成了和谐的静音。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颗仁心是自己的,通过去爱人,得到完全的自我。在人群里面做人胜似在黑屋里做人,他人即天堂,没人成地狱。圣人说,仁不远人,指发爱心就得到自己。二人为“仁”,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时候互补即得快感,互通即得充实感,互惠即得幸福感。

朱子对此评论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论语集注·述而第七》)讲人心是内在的精神理念,并非外在的行为。行为都是内心发出来的,因此君子修身并不着力于行为,而是从内心发动革命。

朱子引述程子的话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讲仁不仁都由己,一想就是,不必外求。

程朱二子阐述孔子原意无误,讲每个人一颗心,这颗心是爱心,爱心不遥远,原本在自己身上,一发念头就有,是上天投放在灵魂深处的善。说深也不深,越在高空,看海洋越是浅。因此离事看人,即得本质。看人看心,得人得心,仁心所至,仁爱满人间。

什么叫理学?理学就是天理之学。理学最讲一个“心”字,天理人心是一样东西,只管修心、护心、发心为善,天地都好了。洪应明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因此在《菜根谭》的最后讲“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明白了不必刻意寻求,就是已经得到。不想水的人不渴,不想火的人不焚。忘怀得失。通过打掉妄念,通过自然的力量,获得应有的一切。这样最好。

二善忍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没把握时,应该在清静地方,眼不见心不烦,务必使自己安静下来。一番修炼有了把握,又当出山了,很多事情即使眼见心也不烦,这个时候务必使自己处于圆通状态,各方理顺,心就不堵。

把握加等待等于成功。

《菜根谭》本篇讲“心”讲得很实在,君子善忍,没把握时就不要出去瞎混,找个地方好好待着,有把握了才出山,出山后又要懂得圆通。

这道理可以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出山见水”。水是什么地方都流的,出山之人圆通如水,才算真正出山了。出山见山,还不如不出山。

出山之机何在?洪应明没说,我帮他说:“把握加等待等于成功。”

有了把握也不要着急出手,还应该再等等,等出了结果自然会成功,等了半天没下文,事情就不必强行去做了。古来哪有什么高人?只是一个等得等不得。所谓“高人”就是等得的人,等待是他的本事。李白在西蜀山中隐居,明明曾经下山无数次活动,游说已成功,偏偏又回到山中隐居,终于等到唐玄宗一道圣旨把他恭请出山,他这才挥挥手告别山上的清风明月,杀入山下滚滚红尘。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处世的技巧。人都是很贱的,凡是自愿没有不成。当李白成为唐玄宗心甘情愿“请”来的高人,那么说什么唐玄宗也要给他好处。

朱子说:“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近思录·卷之一》)讲在无始无终、变化反复的世界中,君子应该抓住道(本心本性,即孔子说的仁),这样才能认清世界,做事做人都有依据。我们人人都在做人,假如大喝一声:“你凭什么做人?”答不上来。天天都在做事,同样大喝一声:“你凭什么做事?”还是答不上来。答不上来没关系,心里有那个字就可以了(心)。孔子说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作为学圣成圣之人,要做的工作不是把道揪出来,而是暗中维护它。我说过,看不见的力量是大的,我们要参与这股天地的洪流。《菜根谭》说:“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混迹风尘算什么?游戏风尘又算什么?到时我们将玩点大的。

理学家有大作为。朱子虽不抗金,王阳明却能剿匪。至于晚清三名理学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更是各有各的作为。虽然世人对此毁誉参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君子只需要做事,事外之事不管;

君子只需要做人,人外之人不知。进入这种一心一意的状态,才算是入行上道了。

《菜根谭》深究一个“把握”、“操持”,讲君子一定要手稳,干事手不抖、心不乱,才有作为。人笑我古板不要紧,树一古板就成了大树,石头一古板就成了大山。那房上之树倒是松动,房倒树也覆;那悬崖边上的石头倒是活泼,一脚踩下去人就落入万丈深渊。我的窗外是一片荒地,正是当初辽宋交战留下的古战场,是个南北过风的风口,每当春天,风就把塑料袋吹起来。有时我想,那飘飘荡荡的塑料袋,好比我们的人生,没有根基,已被抛弃,就算飞上天又有什么意思?只是污染了天空。还不如做野地的花,野地的草,野地的一把野菜。

三存真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唱戏的人精心打扮,用一支笔描画出美丑,不久戏唱完,美丑何在?下棋的人斗智斗勇,黑白之中赌输赢,不久下完收子,输赢又何在?

“装”与“斗”都不是了局。

《菜根谭》指出,我们做人不必装,也不必斗,装与斗都不是个结局。上妆容易卸妆难,斗狠容易撒手难,因此最好趁早打消美丑、输赢这些个念头,平常做人即得美感,正常做事即是成功。

王阳明指出“人我为一”,原无差别。《朱子近思录·卷之十四》引明道先生的话说:“周茂叔(周敦颐)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在周敦颐眼中,窗前的草与人没什么区别,大可不必除去,它天天长,我天天看,倒颇为有趣。或有人问:“草长来遮住窗咋办?”答曰:“正好遮蔽风雨。”你看,连草木与人都没区别,何况人与人。花不需要打扮而美,人也不需要用花来打扮,自然就是最好。

《朱子近思录·卷之十四》又引谢显道的话说:“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这明道先生好,没人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坐着,有人的时候一团和气,不假装什么,也不强行做什么,这种境界不只是养生,放大来看就是孔子说的“近者说(悦),远者来”(《论语·子路》),是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理学的核心在于“诚”,即做人真诚。《中庸》里面子思讲述孔子的话说:“至诚之道可以先知。”《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孔子看事情一看就是一百年,不但可以前知,还可以后知,前知后知,知前知后,凭什么?凭一个“诚”字。朱子讲做人,就讲一个“不诚无物”,意思是人心不诚那么一切都会不存在。

上引《菜根谭》文字指出,做人不装也不斗,就是本色,什么都会有。面包会有的,面包师也会有的,那就是我们自己。

女人不化妆。

男人不下棋。

这就是理学的境界。

四守寂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而游象先。

试想没生下来时我有什么存在?又想我死后有什么风光?如此一想不由得万念俱灰,人都冷了,这才知道回到本性中,与那颗真心寂然相守,自可以超然物外,回到先天,成为一个永恒的人。

超脱反倒是实体。

理学家爱谈一个“寂然不动”,热衷于讨论没有天地时我在哪里?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天地时只是一脉元气,一股精神,我在元气中,我在精神中,没有天地时我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没以肉体的方式存在,可以叫做气态人,或者光人类。因此,君子处天地之间,并不以人类社会为念,也用不着对什么负责,只是一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便是无穷的幸福。

朱子对此道极为精通,用在做人上也很成功。朱子经历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活了七十岁,身处不平之世内心却是太平的,其高超的修为当得起配享孔庙。

朱子说:“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讲天理(元气)长存,即使山河大地陷落,天道人心依然不会被废去。历史证明了朱子的话没错,在他身后不久,山河大地果真陷了,南宋灭亡了,但中国的元气长存,不因元朝的建立而消失,而是一直维系着那股元气,使中国人并没丧失活力,不久就建立了明朝。明朝一建立,马上恢复了理学的地位,因此后世习惯将理学称为宋明理学。从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宋明一体,中间的元朝不但没隔开宋与明,反成了连接。理学家说:“世上只有一个理,并无二样。”真正的理学家也并无二样。当初宋亡之际,文天祥作《正气歌》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的第一句对了,天地有股正气,万古不变。第二句错了,不是一般的错,而是大错特错。需知天地正气是一股精纯之气,单一之气,怎么会是“杂然”的呢?气一杂就散了,那还叫气吗?文天祥等人学理不精,因此亡国是难免的。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子近思录》附《朱子论理气》)这段话是对前引《菜根谭》那两个问题最佳的解答。

《菜根谭》问:未生之前有何象貌?(没生下来时我在哪里)朱子答:未生之前但有一个理字。(没生下来时我在理气之中)《菜根谭》又问:既死之后有何景色?(死后我又是什么样子)朱子答:既死之后但有一个理字。(死后我在理气之中)这样说来,还可以问上一问。

王少农问:已生未死之际有何道理?(活着靠什么?或说,活着为什么)

朱子答:已生未死之际但有一个理字。(活着靠的是理,为的也是理)

这样看来,无论生前死后,甚至生没生下来,都只是一个理字。朱子说的理也就是太极,也就是阴阳,说穿了就是“需要”二字。为什么《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原来阴需要阳,阳需要阴,阴阳互相需要,并且还需要一条隔开阴阳的线,阴、阳、中线,是为阴阳两道三极。同样的,阴阳一理三气,这三气,《太平经》上称为阴气、阳气、中和气。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阴阳是两样,一提起阴阳二字,就应该晓得还有个统领阴阳的中和气,说形象点,就是阴阳鱼中间那条S线,没这条S线,太极图就散了。道为三。庞朴先生推崇的明代理学家方以智在其著作《东西均》中说:“均于东西赤白二丸。”赤白二丸指红日明月,全句的意思是天道平衡,日月轮流着来,这就叫“均”。“均”原义指泥瓦匠做瓦时转动泥坯的转轮,古人从这个做瓦的转轮悟出宇宙也在转运之中,故有均天之说。

需要生出存在。不需要就不存在。

怎样才是真正的需要?那就要合于先天之理。

怎样发现先天之理?就是与自己寂然相对,反观自身。曾子说“三省吾身”,他真正要说的并非“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他只想说一句:“吾心不诚乎?”诚则为人,不诚则非人。

一个诚字,尽释人生。

真诚与自己面对,不得不承认父母并非一个人的源头,生儿育女也不是想生就生,必有背后深刻的原因。这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人变成人。代入等式:

父=阳气

母=阴气

道=中和之气

这中和之气使父母成为父母,使人生出人。之所以生育繁衍,是因为那股气有个特点:它必须经过生命的管道,才能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无形之气需要有形之人接力,这生命的管道是众生之门,老子把它称作“玄牝”。

人一动心就有了欲。欲分两种,一种是俗欲、后天之欲,是浅欲、不能长久从而也是不能实现之欲;另一种是真正的人欲、先天之欲,是深欲、可以长久从而也必能实现之欲。

同类推荐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 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

    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之书。其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方面,阐述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处世观点。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精髓,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康熙帝训教诸皇子之言,由雍正继帝位后追录而成。全书涵盖读书、修身、理政、待人、尽孝、养生等方方面面。字里行间可谓谆谆至嘱,毫无矫饰造作,读之意味深刻。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我们重新来过

    当我们重新来过

    失忆的我醒来后却成为万人瞩目之人,我以前是什么样的,我到底为何失忆,这是一场刻意的安排,还是我本性所为,这个突然闯入我生活的女孩儿又是谁,我们是朋友吗,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迈出去就是远方!静看揭晓。
  • 我家校草酷酷的

    我家校草酷酷的

    一封突如其来的邮件,让柳兮菡冒充柳兮若的身份来到侦探社,却发现同样以安仲轩身份存在的安仲夏。两看相厌的两个人,第一眼就毫不留情的拆穿了彼此的身份,却没想到他转眼就和她提出合作的要求?侦探社突然曝出“抄袭”事件,隐藏的身份被无情揭穿,网友辱骂,公司雪藏……坏消息接踵而至,柳兮菡坚强的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对全网开战,独自维持着她心中的正义,守护着远在大洋彼岸的亲人。朋友?信任?正义?守护?她用独一无二的方式,一一诠释。
  • 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你是否做过一些毫无实际的幻想,手中抱着的等身抱枕会复活,宠溺的和你牵着手度过这一段短暂的岁月?你是否想过要穿过次元的差距,来到一个人的身边,和他/她永远的在一起?你是否想过带着他/她来到最好的朋友身边,骄傲的抬起头介绍?一切一切的幻想,在这里实现。我爱上了我的抱枕。其实还可以这么翻译: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 亿万星光远不及你

    亿万星光远不及你

    苏墨玖说“满目星河,微风缱绻,可你知道的,只要你一笑,星河会暗淡,微风会静止,我的眼里只有你是属于我的星光。”顾之沐加了一行小字:你也知道的,亿万星光再璀璨,始终不及你。楚瑜发了另一条朋友圈:你若踏月而来,我定以繁星相送,你若乘云归去,我愿化风带你一程。唯独屏蔽了苏墨玖。人们只知道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最后都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却不知道躲在角落里的骑士,看着自己护了好久,也喜欢了好久的公主嫁给别人,心里有多难受。
  • 浅笑晨光醉流年

    浅笑晨光醉流年

    浅浅前十八年平庸度过,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了,却不想那次的邂逅,她遇到了他……她以为在最美的年纪里遇到他是最幸运的事,却没想到这一切不过是命中注定。那天清晨,他,俊朗帅气,让她如沐晨光;她回眸一笑,照亮了他的青春,惊艳了他的流年……(绝宠文甜甜腻腻爽歪歪)
  • 百炼成仙:绝色特工异世行

    百炼成仙:绝色特工异世行

    入我相思门,倾我已至诚。修仙九千界,怀至指鲲鹏!她是二十二世纪的世界第一杀手,血染江河,威慑众生。一朝穿越,成为下三界柳家庶女,身怀废灵根,任人践踏。翻云覆雨,血洗柳家十七宗,屠尽天下付我人!灭,辱我欺我其宗门!夺,天玄地宝灵丹药!一朝跃仙门,众生规则皆我有。茫茫修仙路,回首千年,一路有你,才是我栖息之处。君莫邪:夫人这句话,可是真心?柳如寒:风太大,我听不清……
  • 臆想的汽车梦

    臆想的汽车梦

    曾经,民族汽车的希望转眼,转眼间成了民族汽车的败类。强烈的落差让他无法承受,他选择了懦弱的自杀。这样就结束了吗?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经验,怀着比前世更坚定的信念,他再一次,站上汽车这个舞台。凭借他国经济危机,他无耻的发起了国难财,他建立了强大的自主汽车品牌,扛起了自主汽车反击外敌的大旗。他兼并捷豹路虎,收购悍马,只为红旗!他是敌人严重的恶狼,却又是普通大众眼中的良心,他是否能走到最后?请大家同臆想一起,拭目以待。
  • 长安娇逃跑女帝腹黑君

    长安娇逃跑女帝腹黑君

    当久居高位的女帝一朝回到解放前,是否还会走那走过的路?不曾出现过的他,又是何方人物?详情请看《长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