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规律,获奖人应对自己此时的心境有一番表达,并对授奖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获奖人此时的心境所延伸出来的主题,往往是十分重要的。许多获奖人常常在此回首过去的艰难岁月,总结自己人生的感悟,道出自己对信仰的追求,其中的思想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党和国家给自己授予崇高荣誉的授奖仪式上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话,钱老以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作为线索,回顾了自己从一个爱国的科学家成为共产党人到最后被党和国家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的光荣经历,表达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无限热爱的赤子情怀。演说朴实无华,但这些文字中却洋溢着一种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无比自豪的喜悦,堪称是致谢演说中的典范。
附一: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节选)(钱学森1991年10月16日)在今天这么一个隆重的场合,我心情到底怎么样。如果说老实话,应该承认我并不很激动。怎么回事?因为我这一辈子已经有了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
我第一次激动的时刻是在1955年,当时我到美国已经20年了。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这是我的志向。我跟美国的好朋友都不客气地说,虽然当时中国是个苦难的国家,我中国跟你美国不能比,但是我钱学森这个中国人论单个,人比人,就要跟你们比赛。那么后来呢,我师从全世界闻名的权威、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的权威冯·卡门,他是一位使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恩师,他教我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到1955年夏天的时候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当我同蒋英带着幼儿园年纪的儿子、女儿去向我的老师告别时,手里拿着一本在美国刚出版的我写的《工程控制论》,还有一大本我讲物理力学的讲义。我把这两本东西送到冯·卡门老师手里,他翻了翻很有感慨地跟我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这个时候他已74岁了。我一听他这句话,激动极了,心想,我20年奋斗的目标,现在终于实现了,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激动。后来乘船回国,船经菲律宾的马尼拉时停下来,上来一个美联社的记者。这个记者头一句话就问我是不是共产党。我对这个家伙没好气,我说:“共产党人是人类最崇高的人,我还够不上共产党员的资格呢!”那位记者见捞不到什么,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但是,仅仅4年以后,在建国10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这是我第二次的心情激动。
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今年我看了今天在座的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共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5个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看见这句话,才知道有这回事。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有了这三次激动,我今天倒不怎么激动了。今天不怎么激动也还有另一个道理,就是在刚才领导同志的讲话里。在聂荣臻同志的贺信里,他讲人民对我的工作是很满意的。我想,但愿如此。可是我现在还没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到底我怎么样,还有待于将来吧。所以我想,我还要努力。那么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今天向各位领导,向江总书记、杨主席汇报。我有个打算,我的打算就是: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科学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江总书记在建党70周年的讲活里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假设我们把这个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了,就跟放卫星一样,完全可以用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周恩来同志和聂荣臻同志领导并指教我们这些人开创的事业一定要继续干下去,还要扩展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我在今后的余生中就想促进一下这件事情。我今天就向领导同志汇报一下我的这个心愿。谢谢大家。
发表演讲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会有什么事按规定好的时间和方式发生,因此,人们常常会遇到必须即时发表演讲的场合,而这种场合既要符合人们自己的身份,又要符合听众的胃口,因而有相当的难度。对于这种问题,有两个方法,第一是要讲真话,讲实话。第二是要积极地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情感,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煽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不说真话可能导致的结果。1988年6月30日《解放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莫斯科一市委书记发言空洞,代表们用激烈掌声哄其下台:“新华社莫斯科6月29日电,在昨天开幕的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莫斯科市委书记别利亚尼诺夫在大会发言中因不涉及实质问题被与会者哄下讲台。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别利亚尼诺夫在发言时只讲有关改革的一般原则,对莫斯科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没有讲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代表们用掌声反对这种令人生厌的‘废话’,但别利亚尼诺夫仍不醒悟,台下掌声变得更加激烈,直到把他哄下台去。”
其次,我们来看看讲真话,讲实话,而且巧妙地将情感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演讲所带来的魅力。1987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突然蒙难的事件,曾经震惊了全美甚至全世界人民。美国总统里根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机组人员的悼念仪式上发表了一篇激越人心的演说。这篇演说通过电视向全美国作了转播,成为脍炙人口的演讲名篇,甚至被誉为和平年代的进军动员,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哀悼我们所失去的7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对家庭、朋友以及我们的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母、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沉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紧紧地站在一起。
我们所说的一切远不能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在我们的不幸面前已是如此软弱无力,似乎根本无法寄托我们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决不在于我们颂扬的语言,而在于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了实践真正的生活直至献出生命。……”
“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牺牲了,这个悲剧震动了整个国家。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走向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搏斗的历史。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美国,阿拉伯罕·林肯称之为地球上人类最大希望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由像我们7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构成的。是由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己任的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不企求报答的人们构成的。”
“我们常常回想起100多年前的开拓者们,他们带着家眷和财产,带着刚毅和勇敢去开发荒漠般的美国西部。现在我们沿着里根公路,仍然能看见那些先驱的墓碑。而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就是人类的知识还没有达到的疆域,我们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我们应该也必须振奋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
正是靠着这些充满真情的话语,里根将自己的演说推向了高潮,他赢得了观众,也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政治形象。
纪念讲话
发表纪念讲话,要求演说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具有透彻的理解及丰富广博的知识,既能从历史的角度评价事件和人物,又能从现实的角度挖掘人物的思想成就和借鉴意义,也可以此展望未来,寄希望于广大听众。
发表纪念讲话还要求具备丰富的历史材料,并能以严密的逻辑性将其组织起来,灵活加以运用。江泽民同志在许多大型纪念讲话中就常常灵活地驾驭数小时的讲话材料,而以严密的逻辑性将许多重大问题分别予以了明确的剖析,与此同时,还灵活地采用了排比、比喻、概括等灵活的论述形式。例如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在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用较长的篇幅总结了周恩来同志光辉的一生和周恩来所从事的众多的工作领域的伟大成就,其中大量地运用了排比概括的手法。我们看到在讲话的一开始,江泽民同志就指出: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
接着江泽民同志从周恩来同志的出生、少年、回国、延安时间、新中国成立、担任总理、总理国务、重视知识分子、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外事工作、文化大革命、党的核心领导工作等多个时期,以排比的形式作了概括,包括:“周恩来同志出生在十九世纪末……。”
“周恩来同志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
“周恩来同志回国后,立即投身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浪潮……。”
“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周恩来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主要助手,一直工作在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担任共和国政府总理长达二十六年。他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
“周恩来同志总理国务,组织领导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他工作的首要课题……。”
“周恩来同志是重视科学技术和尊重知识分子的典范……。”
“周恩来同志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比作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主张相辅而行,相互促进……。”
“周恩来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我们党的外事工作……。”
“周恩来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条件下,努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周恩来同志从一九二七年起就是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正是通过这样的高度概括,使得人们对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这位伟人的怀念。
广播演说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广播演讲的过程有点像讲故事,你要注意的是它的连惯性和生动性。通常在大量的演说谈话中每一句话是否恰当,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的。我们深入分析表达的语境时,就会发现,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在起着限定作用、制约作用。这四个要素是指:内容、目的、对象和手段。这四个要素也是衡量我们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的标准。
1.广播演说的内容。
内容的不同能导致语言的差异,科学的内容,就需要利用各种复杂的句法结构、长句式来组织和表达复杂的思想,而且句中每一处都要经得起反复分析和推敲。
这样的句子,当然不轻松,但这是科学表达的需要。这不同于小说,小说需要浓厚的生活气息,要用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
内容的不同,还要求不同的感情色彩和语气。如悼词的用语就要沉痛、缅怀;文书的语言就要准确、明白;社论的用词就要严肃、庄重,等等。
2.广播演说的目的。
演说时目的不同,语言运用也有所不同。一些文件和合同,为了概念清楚,有时不得不条目化;诗歌则要求语言跳跃、含蓄;小说要求语言生活化,语言需要过渡,有时还需要运用一些方言、俚语;更要求语言能引起注意,必须新颖。例如近几年来,广告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瞩目,有些广告的语言十分机巧,很值得注意。有一幅打字机的广告仅一句话:不打不相识。一语双关,新颖别致。有一个门锁的广告用:一夫当关。也很巧妙,很醒目。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语言运用的奥妙。
3.广播演说的对象。
假如听众是本专业的内行,专业术语就便于理解;如果听众是不熟悉本专业的就应尽可能避免生僻的专业用语,无法回避时,也要进行通俗的阐释,以便其理解。
4.广播演说的手段。
广播演讲要求口语色彩浓。除语言声音外,还可以利用媒介手段的色彩、图形、音乐等视听因素来协助表情达意。从内容看,要求语言中不用口语和生僻的简称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从对象看,要把握特定对象的心理状态。从目的看,广播演说可用详尽的细节描述,用拟人、夸张、反语、象征等修辞手法,常运用感叹句、省略句等,要注意语句的完整性、严密性,力求简洁、扼要、明白、准确。
学术演讲
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来说,发表学术演讲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优秀的学术演讲其难度比之一般演讲不知要难多少倍。这是因为,要使学术演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演说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要有对学术问题烂熟于胸的充分理解,还要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在中国近代著名学术演讲中,只有像鲁迅、郭沫若、冯友兰这样的学术大师才具有这样的功力。
那么,要使学术演讲动人,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仔细体会就不难发现,来自海外和我国香港、台湾的学者无论是在美国或是在英国,也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香港,他们都很注意学术演讲的用词和气氛,相对而言,大陆学者则愿意开门见山,直奔学术主题,相比之下,感染力就要差出许多。我们可以从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1999年5月15日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明显感觉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