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在改革开放的建设中,中原作家群没有缺席,他们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推进社会的发展,引领人文的风尚,他们以自己的文学向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思想智慧和艺术才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南丁的《旗》和刘真的《黑旗》、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共同开了反思文学的先河。80年代初,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连获全国第一、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照相》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乔典运的《满票》、田中禾的《五月》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总之,自改革开放至今,河南文学正是意气风发的黄金时代。李佩甫、张宇、郑彦英、李洱、孙方友、刘先琴、孟宪明、高金光、墨白等,包括一些评论家,像鲁枢元、刘思谦、孙广举、单占生等,还有一些散文家,以及在座的各位,都成为中原作家群的中坚力量。
今天看到会议主题是三个“新”——新时代、新突破、新高峰,我也想到了三个“新”,就是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
在新时期之初,1986年、1995年、1999年,河南曾经举办了三次大型的全国性文学研讨活动,对推进中原作家群的整体创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到新世纪,我们看到更多的中原作家加入进来,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马新朝的长诗《幻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邵丽的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乔叶的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郑彦英的散文集《风行水上》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杜涯的诗集《落日与朝霞》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都是中原作家群当中非常出色的。当然,获奖是一个方向,只是评价的一种体系,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原作家群创作的实绩。
2012年以后,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其实在进入新时代之前,中原作家群的创作和评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2010年第一届中原作家群论坛,也是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也请了全国很多位评论家,为中原作家创作进行把脉。2012年,中原作家群优秀作家进京举办了一个大型的研讨会。这些组织上的推动,都为中原作家群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发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可以说,我们处在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个节点上,有中原厚土的滋养,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丰厚的人文传统,有中原作家群四世同堂的整齐梯队,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家,一直到今天的网络作家,都在这样的文学舞台上进行创作。这种人和,也是其他省份难以媲美的。
所以这次请大家来,期待各位就中原作家群正在迈向文学高峰的创作进行深入的研讨,相信论坛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8年10月16日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