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沉下心来,充实自己才能在以后的路途上走得更长远。
成大事者,必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急躁的人永远不能静下心来参透生活的真谛,永远也不可能有大的智慧。生活的真谛就在你急于奔命的时候,被你忽视了。
少林寺五乳峰中峰上,有一处著名的景点“达摩洞”。据传,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在此参悟佛法十年不曾出洞。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菩提达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来到这里,达摩并没有急于传授他的佛法,而是四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他发现少林寺的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三米,长约两丈。方方的洞门,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小块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很适合做参悟佛法的地方。于是达摩开始在此处参悟佛法,使得自己的佛法认知不断提升。
达摩在这个石洞中,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参悟佛法,双眼紧闭,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肩膀上筑起巢来了。入定就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恶念、难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缓解疲倦后仍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规律是“上班坐禅,困倦打禅,饥饿吃饭。”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十年。达摩大师对佛法的认知有了长足的进步,终于成为一代佛学大师。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达摩面壁的传说。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十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裳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达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并于北魏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创建了不同于传统通过辩论来提高佛法认知的独特参禅的方法,开创了佛教禅宗的新局面,使得少林寺闻名于世。厚积而薄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沉下心来,充实自己才能在以后的路途上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