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揣摩的一种的读书方式。精读是理解、鉴赏课文的重要步骤,它讲究细嚼慢咽,追求理解透彻,强调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精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体感知与局部揣摩。
整体感知是对文章总体的把握,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的主旨及写作风格和特色,获得一个总的印象。阅读时必须抓住文中一些最关键的文字,如标题、开头、结尾,还要抓住文中的重要段落以及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等。然后以这个总的印象为出发点去局部地、分层次分段落细读,揣摩立意构思的匠心,品味遣词造句的妙处,再把各个片断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有一个新的理解。好的诗文只读一两遍是品不出味儿的,要反复吟咏、细细揣摩,才能领略其中的滋味。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第一遍理清线索,把握中心,体会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接着再读文章,重点抓住第六段中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的描写和父亲的动作、语言的描写,细细揣摩、分析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和这种感情产生的原因,品味文章既朴实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用词造句的妙处。最后再将这些点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我们便对课文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2.设疑与解疑。
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问题,有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已经经过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思考过程,提出问题又使随后的细读更有目的性。这时候你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去揣摩。阅读时如果还有别的问题,可以再提出来。这样一遍一遍地细细咀嚼,逐步解决问题,直至读通文章。提出的问题越深入,在阅读中解决得越彻底,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这个过程就是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我们读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首先会对课文中大量的引文感兴趣,有的同学就会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引文呢?能提出这一问题,说明你已经初步读懂了这篇小说。如果你能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逐一分析这些引文的作用,体会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匠心,那么你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小说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写法。
3.分析与综合。
精读必须使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要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因素加以思考,找出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便是分析。如读《荔枝蜜》这篇课文时,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进而赞颂劳动人民的,这就算完成了对本文主旨的分析过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纵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横交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例如,我们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一般用纵向分析法;对其中一个部分或文中某一重点语段的分析主要用横向分析法;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可以用纵横交错的分析方法,既看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注意分析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性格的展现;如果将一个单元的文章放在整体中阅读,就应该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求得对一般规律的掌握。
综合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将文章的各个部分、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综合也有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和比较等方法。所不同的是,综合的思维方向与分析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前者抽象,后者具体。例如,我们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具体分析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小孩”、“作者与战士谈话”这三个场面之后,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个事例各自表现出来的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这就是横向的综合方法,如果将文章中这三个场面联系起来,进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纵向的综合方法。要注意的是,阅读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精读要注意下面两点:
1.精读不等于面面俱到、一字不漏地仔细揣摩,认真分析。精读也要突出重点,要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合理安排好阅读的重点。
2.精读过程中使用哪种分析或综合的方法,要根据阅读的目标和文章的特点来选定。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方法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摘自《初中生实用辞典·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