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每一个子女最珍贵的人,爱他们,孝敬他们,是一个人幸福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可缺失的情感。相反,无论你为父母做了什么,对于天下父母而言,没有比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健康快乐更能使他开心的了。正是源于对父母真挚的爱,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和快乐,当我们听了太多的父母如何爱子女的感人佳话之后,珍惜和挚爱我们的父母,将使我们永远有一座心灵的高地。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充满活力的生命可以感受一种更加蓬勃的爱。这种爱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一种人与人相互支撑的信念,这更是我们携手到达更美好明天的一种力量。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兰州女孩林鹃(化名)苦追偶像刘德华12年,其父母为了完成她和刘德华见一面的愿望也不惜一切代价,不仅债台高筑,就连家里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也卖了,几乎倾家荡产,其父甚至作出卖肾的决定。结果刘德华得知此事后怒斥其“不孝!”一提到传统道德文明的缺失,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孝敬是最大的隐忧。子女不懂体谅父母的辛苦,随便向父母提要求,一旦父母不同意就赌气,这样的现象现在并不少见。家长林先生也很感慨地说,他常常在报上看到父母为子女求学或治病不惜卖血、卖肾的消息,而反过来,孩子和同学比穿戴、讲排场、摆阔气,花父母的血汗钱一点也不心疼,这确实让家长心寒。
而与之截然相反却是关于“刘霆背母上大学”的系列报道引来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了青年应如何感恩和孝敬父母的大讨论。信息时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一个故事,从另一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在学生,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孝道”教育,的确是进行我国优良文化传统教育、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因为虚荣心作祟,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充门面……这种种不正常的虚荣行为,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现在的贫困生和以前有所不同,有的贫困生也会有手机,有电脑,他们会说这是学习、社会实践的工具。倘若真是如此,则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一时的虚荣,就实在不妥。人都有虚荣心,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虚荣心不应成为影响亲情的因素,不应在父母面前要求这种社会上的虚荣。当个体与某种社会情景,与人类的亲情、孝心发生矛盾时,虚荣心就要服从于孝心!一切孝为先,抚育子女是父母义务,孝敬父母同样是子女的义务,因此,为人子女,应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给予物质上的扶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为人父母不仅要尽心抚育孩子,还应培育他们的感激之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哲学、社会学专家孔晓明表示,“万德孝为先”,学会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础。现在许多大学生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还很欠缺。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理念发生变化,但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孝道不能丢,这是人类的共同情感。
有句口号是“善待自己”,字里行间体现的是一种生活解压的方式,而对一些虚荣心强烈的人而言,“善待自己,不比别人差”就是他们的生活准则。19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普遍情感淡漠,他们对父母只知索取,不知感激,更遑论回报。“感恩之心、馈母之恩”连动物都天然明晓,更何况我们人类?
可能我们事业无成,工作普通,不能在物质上对父母有所回报,但应在精神上对父母有所孝敬,有所关怀。在生活消费上,应尽量节省开支,少向父母要钱。
人都会有虚荣之心,但内心里还要有孝心,这是根本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进行类似信仰的教育,让后代觉得,尽了孝心会有好的报应,因为道德的东西很难约束。
但我们现代教育失败的地方是,我们将很多传统美德丢失了,现代性的东西又没有培养出来。孝道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烙印,很多故事结构将因果报应涉及到人生是否顺利的问题中。但遗憾的是,我们现代的年轻人把这些都丢失了。相反,另外一些国家却做得很好,特别是韩国、日本、新加坡,他们把传统的东西保留得很牢固,对现代新事物又不拒绝,这才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