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3700000062

第62章 朱新礼:农业梦(4)

汇源在新店村租赁了一千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柑橘,租金一百多万元。另外,万久明要求汇源就近雇用务工果农。基本上村里没有外出打工的人,都是因文化和年龄限制,在外面干不了活。在高峰期,汇源果园每天雇用两百人左右;低谷期,也有五十人以上。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新店村不足八分地。目前,新店村种田的人基本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壮劳力基本外出务工。最初,汇源租赁土地,涉及15个生产小队的土地。农民不干,天天吵,天天闹,一个生产队至少开上30次会才通过。因为种田的基本上是老人,土地是他们的保障,万一汇源垮了怎么办?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新店村农村户口6773人,1171个60岁以上的人。每月开会,万久明就看到下面一半以上是老人:“有时候我想都不敢想,以后的农业该怎么发展?”

四五十岁的村民,在外面打工,见过了世面,他们对种田没有多大的兴趣了,看到了城市的变革和发展之后,就问为什么我们村不这么做?二三十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基本都跟着父辈在外务工,什么叫种田他们都不知道。至于十多岁的青少年,文化结构基本都是初中、高中以上,能写能读。现在汇源在新店村租赁土地,再也不见之前吵架打架的现象,不用开会通知,带上合同挨家挨户签字就行了。

万久明开会的时候常问一句话:“十年后谁来种田?”基本上没人能回答,来开会的基本是50岁以上的人。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要打造新的农业结构,让你的子孙万代都觉得这是个好地方,这才能留住人。

万久明认为,汇源的来到让农民们意识到流转土地的好处,并且解决了当地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他给我算账,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外已经无法挣钱了。但在当地,除了收土地租金以外,还可以给汇源打工,做拔草、打药的工作,日薪25元,一个月做25天,做10个月,能挣上6250元。

万州是三峡移民最多的地方,动态移民26.3万人,占据三峡库区五分之一的移民量。万州甘宁镇牌楼村村民伏德清即是三峡移民。175米水线以下的就要搬迁,他家在148米,老家全淹完了。2001年,他移民至牌楼村。国家共给了五万元,买房子花了两万元。每月每人有660元移民补助,夫妇两人共1320元。

伏德清在汇源果园打工有五六个年头了,通常早晨五点起床,七点到果园打农药、修枝、锄草,中午休息,下午三点到七点继续干活,一年工资大约一万元。另外有几分菜地,满足日常生活;喂了两头猪,一年吃一头,卖一头。毛猪七元一斤,一般一头猪有250斤。刨开各种开支,他每年能存下两万元。

移民到牌楼村十年,伏德清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但是,他仍念念不忘老家。他的老家在长江南岸,距现在居住地二十多公里,需从大溪渡口坐小船过去。他曾和儿子回老家,他说:我又回家了。他的家已经在江水下。

儒家文化与乡土情怀。

汇源上市的部分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尽管在高浓度果汁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低浓度果汁这一块市场,汇源并不擅长,不过占据6%~7%的市场份额。万荣、万州等地的果园基地,以及密云有机农业基地,都属于汇源集团未上市的部分。对于朱新礼来讲,他更希望做产业的上游供应商。与农民和土地打交道,牵涉上百亿元资金的产业,更符合这位喜欢宏大场面,又有乡土情怀的涉农企业家的梦想。

几年前,他打算将汇源上市部分卖给可口可乐。众所周知,2009年3月,商务部以违反《垄断法》为由,叫停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

朱新礼在并购案中,说了一句著名的“卖猪论”:企业要当儿子来养,当猪来卖。这句话是他在广州上培训班时,一位教授讲的。那位教授说,中国创业的人,总是把企业当儿子,最后再当老子。创业人死了,企业也死了,很不懂得把这个企业当成一种商品,在交易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三个多小时的采访里,我唯一见到笑呵呵的朱新礼变脸,就是谈到“卖猪论”。他拉长了脸,笑容瞬间被抹去。他用冷嘲的语气提及抨击卖猪论的专家:“这种人我觉得很可笑。但不要和他理论,理论的话我觉得自己丢人。”

他觉得只有农民才会明白农民对猪的感情、猪对农民的意义。他记得家里父亲喂猪的时候,伺候那个猪比照顾儿子还好。父亲每次都亲自喂猪,看着猪吃得欢,站在一边就高兴。儿子吃饭,父亲肯定不会亲自喂。

并购被叫停,对汇源是次伤筋动骨的打击。员工士气低落,可口可乐提高工资的承诺化为泡影,有些人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期权也没了。汇源解散的营销体系又要重建。但是朱新礼仍没放弃上游产业的梦想,甚至进军有机农业。

农村、农业、农民,是朱新礼心头一抹挥不去的故乡的影子。我询问他有关外资企业在中国农业的投资,他回答:“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农村里出来的,对中国的农村农业非常熟悉,熟悉就有感情。这和外资不一样,他们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投资农业周期长风险大,所以他们对农业这一块还是说得多,做得少。很多人觉得,外资对农民有一点惧怕,感觉很难组织。实际错了,中国的农民,只要你帮他,不和他们抢利益,非常好相处。”

他本性里有儒家文化做底子,又受到中国乡族传统观念的熏陶。

朱新礼的父亲原名朱世智,他那一辈的兄弟都按照仁义礼智信排序取名的。新中国成立后,朱父改名为“朱世庆”。朱世庆少小读过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逢春节,朱家院子里挂满了给村民写的对联。朱新礼小时候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消遣,既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收音机,生产队里的人都上朱家,围着朱世庆坐上满满一圈。朱世庆就讲故事,讲孔融让梨、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朱新礼也坐在一边听。他家的教育非常传统,家里来客人应该怎么说话、怎么站、怎么坐,要求严格。在路上见到老人,应该站到路边,让老人过去再走。

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朱新礼,用人第一条,孝敬父母,如果你不孝敬父母,他不跟你玩。他认为,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谁敢和你共事。汇源的多名员工均告诉我,每年春节都有老人奖。有父母的人发500元现金和价值300元的果汁,如果父母不在,就发给岳家(婆家)。他要求员工交回寄钱寄货的回执。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乡亲父老是一个整体。富甲一方,即意味着泽被一方的责任。同村、同乡、同族,这是在血缘与地缘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坚固纽带。朱新礼先是捐献200万元给东里村修新房、新路,后又捐献1000万元给东里村(700万元给东里东村,300万元给东里西村)支持新农村建设。村里的水泥路都是他修的。东里东村81岁的王京法当年曾和朱新礼一起共事,王京法说:“他(朱新礼)从老家发迹了,没有忘记老家。”

如果“族”还存在的话,朱新礼将是一名“族长”,是整个族里掌握最高权威的大家长。事实上,他就是汇源的大家长。他事无巨细地管理着整个公司,巡视下面分公司,会如同家里老人一般与员工唠嗑,问一些“家是哪儿的,在哪个学校毕业的,结婚没有,老婆是干什么的,孩子多大了,在哪儿上学”的家长里短。他既管着汇源数十亿元资金的集团战略,又管着招待客人的果汁浪费没浪费的问题,连员工搬新房同事祝贺乔迁之喜他都要规定不许送礼。他的大家长作风,也注定了汇源的管理文化具有“骂你才是信任你的”的成分。赵金林刚来的时候,常遭到朱新礼指名道姓的批评,觉得脸上挂不住,但后来习惯了,觉得应该这样。他说,尽管朱总常生气、发火,但从不记仇,说完就过去了。对于下面的员工来讲,有时候老总不批评了反而是边缘化的迹象。原先有个厂长就问:朱总好久没批我了,是不是对我有看法?

同类推荐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和佛教,佛教和武则天,其中都有着扯不断的因缘。她一生与佛教的种种联系,她一生充满内心世界的佛教情结,以及她最终以佛的化身君临天下,都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张睿的时光机

    张睿的时光机

    《张睿的时光机》是80后优质偶像张睿的第一本书,你会在书中看到他是如何从一点一滴努力做起,从一个平凡人成为我们眼中耀眼的新星。从《新红楼梦》的蒋玉菡到《新还珠格格》的五阿哥;从《隋唐英雄》的罗成到《花非花雾非雾》的齐飞,张睿正在用他的努力与汗水谱写着自己的青春,张睿的每一次演出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阳光、睿智、有正义感是他的标尺和写照,而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的他,坚信靠自己的努力,希望总会出现在转角。透过张睿真挚而感性的文字,我们能看过一个平凡的张睿、一个真实的张睿、一个永远在追求梦想的张睿、一个跌跌撞撞的张睿、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张睿,一个在挫折中成长的张睿……谨以此书献给爱张睿的你们!
热门推荐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必读系列: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编入了中外百余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成功箴言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树立目标,扬帆启航,更加勇敢、坚定、豁达地面对人生。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她白眼我

    她白眼我

    她,母的,一己之力压制剑林整整十年,那可是整座江湖百年以来最好的年份啊……
  • 剑掌四方

    剑掌四方

    当仙魔之战,一触即发,两处世界的生死存亡。那决定了这一战的第三方世界,又是什么?没有生命的世界,如何决定,?当一个少年身具开启这一方世界的能力,他的命运,早已被人为注定。当魔界以他为攻破仙界的那一点,布下重重的局,却不知,他们亦在仙界所布之局中,然而,这背后还存在一个,弥天之局。皇者归来,屠尽当年,天下敌。
  • 生一缘

    生一缘

    他是文坛一颗崛起的新星。然而,他只有一个梦想:希望可以自己开一间只有一百二十平米的小网吧。(本书无金手指,慎阅)
  • 混在爱5的日子里

    混在爱5的日子里

    "曾老师你养的神兽叫我给喂死了。"林一辰无辜的看着曾小贤。
  • 以爱之冥

    以爱之冥

    隐忍着无尽恐惧与愤怒的爱,最终将以何种方式祭奠?以爱之冥。自喻侦探的叶嘉禾是一名聚焦时报的女记者,她简单忙碌的生活却因凶案调查现场的一条蓝色丝绒长裙而开始慢慢发生了改变。心思缜密的她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迈进了他设计操控的‘解密’当中。。。。。。十四年前,究竟是谁在说谎?十四年后,最终谁又能躲过死神的宣判?而他,到底是谁?
  • 太吾世界的咸鱼

    太吾世界的咸鱼

    请问穿越到太吾绘卷的世界里却不是太吾传人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我即非凡

    我即非凡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在贫穷与纷争中,在轻视与羞辱中,在赞叹与惊慌中,成功得志,意气旺盛,通往荣耀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