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在英国牛津市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在班里的成绩排名经常是倒数第一,拉丁文、数学、法语,他总是只得3分;谁也没有想到,50多年后,他会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大厅里,领取20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他曾笑着说:“小时候分数差,不必自卑,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这个人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蒂姆·汉特。他因1982年发现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细胞分裂周期起控制作用的一种蛋白,而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据说他的研究对人类最终攻克癌症难关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个小时候成绩很差的学生,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一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呢?许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用汉特博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汉特成长于牛津大学的校园中。牛津大学具有良好的科普环境,各系时常组织一些科普讲座,任何人都可以去听,汉特就是那里的常客。生物系为了纪念达尔文进化论发表100周年,组织了各式各样的讲座,有物种起源的讲解,也有讲人体的新陈代谢。汉特被这些讲座深深地迷住了,他认为生物体实在是太美妙了。因为沉迷于生物学,汉特在其他学科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偏科。在班里他的生物课成绩是最优秀的。
但他的拉丁语较差,数学也是差得一团糟。
虽说偏科不好,但是汉特因此还“因祸得福”。他的偏科并不和一般人理解的偏科一样,他不会因为讨厌这门课就不好好学,或者是放弃它,他就是顺其自然地学习,并没有在哪门功课上下特别的功夫。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清楚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适合什么。例如,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清楚自己并不适合搞数学和物理方面,他曾经自我解嘲道:“我11岁的时候就成为拉丁文差的生物学家。”
在攻读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的时候,汉特就埋头攻读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彻底沉迷于此。而这个时候,剑桥大学里的很多学生甚至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够干什么,所以一直徘徊在犹豫和迷惘中。但是汉特因为目标坚定从没质疑过自己的梦想。
汉特自己很清楚,无论是谁,只要他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其他人往往也不会指点他。如果一个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并不好,其他人出于好心,会时常鼓励他“加把劲儿,你也能行”。事实上,人各有长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也会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明白这一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确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不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什么,对此有什么方法呢?汉特说:“那你尝试着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要只在教室里埋头读书,应该在广泛的活动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喜好和特长。”
现在的课程不少,很多学生都是跟着课本茫然地接受着,而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目标是什么。其实学习首先要认清自己喜欢什么,定好目标。有了方向和计划,就能按步骤一步一步地前进了。就像航行在黑夜里的船,只要一直朝着灯塔的指引前进,最后总能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