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书了。丛书编者要求有一篇序。
这倒难住我了。请名人作序吧,自知不是鸿篇巨制。满纸村语陋句,登不得大雅之堂,恐难入“大家”青眼。本人又非官场贵人、商场巨子,何德何能动得名人大驾为一无名之辈曲尊荐赏。身居蕞尔微区,识人本少,识名人更难。拜谒无门,只有自拉自唱,自报家门,无需评章,无需捧场。
出书,该是我梦寐以求的奢望。也许是缘分使然,多半辈子与文字打交道,十几年教书匠,整天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从政几十年,镇日“爬格子”写材料,什么文件、讲话、总结、报告,不说“写作等身”,也可车载斗量。但这些文字除入档归综,随着时光流逝皆成废纸,没有个人只字遗世,铅字成书更是无望,留下的是夜以继日的辛劳,耗去的是青春的心血和理想。
岁月蹉跎,两鬓染霜,回首往事,常扼腕沮丧。人生一世,雪泥鸿爪当留下些许足迹,何况挂着个“文化人”的空衔,不应为后代留下点文字和念想?居于此,退休后,我临池不辍,练起书法,成了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当上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秘书长;嗣后,又伏案劬劳,参与了“高平金石志”、“高平市志”的编撰,也算“名垂青史”,如愿以偿。遗憾的是这些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无法尽情抒发内心对人生的感悟。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两三年间,竟有了上百首的收获,掇拾起来,敝帚自珍,便有了这本《茹实斋吟草》的问世,如此而已,是为序。
袁世恒
200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