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与文德殿一门之隔的府衙,乃是宰相的办公场所。
魏仁浦与范质、王溥正在审阅奏折。
每日各个地方上报的奏折有上百封之多,宰相会从中挑出一些比较紧急和重大的,呈送给皇帝审阅。
连续几日无事,魏仁浦渐渐恢复了精神,看来赵官家并未有撤下自己的打算。
魏仁浦看到其中一封奏折,不由皱眉,奏折竟说李重进要谋反?
晋王赵光义刚刚赈灾回来,他李重进就反了?这不是胡闹嘛。
再说了赵官家登基伊始,李重进就表示了拥戴,为此管家还加封他为光禄大夫同平章参知政事,李重进宣示了效忠,说他反了,怎么可能!
再一看奏折没有署名,这不是污蔑,又是什么?
魏仁浦只当是一个笑话,还说与范、王二人听,直接将奏折扔到了一旁。
建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李重进举兵谋反了。
一身戎装的李重进亲率八万兵马,奔袭一夜后,在天亮时分赶到了扬州城。
望着平地拔高了一倍的扬州城墙,李重进懵逼了,这特么是怎么回事?
城墙又高又坚固,看得出是刚翻修不久,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原本木头做的大门,现如今直接被用青砖、黄泥砌死了,整个扬州城犹如套上了一层王八壳子。
带来的攻城云梯,根本就够不到墙顶,直到城墙的半腰……
李重进抬头仰望,突然有种老虎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眼前的扬州城,跟孙成描述的不太一样啊?
刘守忠站在城门楼上,手中马鞭怒指李重进痛骂道:“李重进,官家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谋反!”
李重进暗道:孙成误我啊!
偷袭的机会已失,强攻扬州城势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重进手一挥,鼓声隆隆响起,准备攻城。
一干将军犯了难,纷纷上前。
“将军,这……怎么攻啊?”
李重进看着巍峨的城墙,脸色铁青。
良久后,他才咬牙道:“先将扬州城团团围住,一只苍蝇都不能让它飞出,速命家中打造攻城云梯,火速送来,明日攻城!”
八万大军在距离扬州城外三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刘守忠从城门楼下来,暗暗擦了把冷汗,李重进竟然真的反了!
若不是大皇子殿下提前修补、加固、加高了城墙,后果不堪设想啊……
说来也怪,大皇子就他早就上报了朝廷,按理说朝廷的大军早就该到了,何以却迟迟不见动静呢?
“来人!派出四支斥候队,分四个方向突围,火速去往朝中报信!”
刘守忠不敢耽误,仅凭扬州城这点兵力是挡不住李重进的,朝廷的大军一日不到,他便一日不安。
盐城。
赵文扬站在盐城的城门楼上,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叛兵,不住摇头。
他回头看向赵德昭,有些质疑地问道:“大哥,你确定半月前向朝廷递了奏折了?”
赵德昭皱眉道:“我确实交了啊,不可能没收到啊。”
赵文扬叹了口气,淮南东路兵力有限,只能保住扬州城和盐城两个主城,其他的城池此时恐怕已有落入叛军之手的了。
自己事先发出了预警,朝廷的大军却迟迟不到,现在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平叛时机。
如果朝廷大军能早在此守株待兔,必能一战歼灭李重进,可惜没有如果啊……难道说史书上记载的要重演?
赵文扬第一次开始忧心忡忡,毕竟他之前给李重进挖了无数的坑,一旦城破,对方必然不会放过他。
叛军中军大帐。
李重进气得一脚踹翻了桌子。
大帐中的一众将军也是面面相觑,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这么窝囊过。
前来汇报工作的小校吓得两腿发颤。
刚才淮南西路传来消息说:攻城云梯一时半会做不出来,因为缺乏基本的钢材和零部件……而整个淮南西路的铁匠铺和工匠铺突然全部关门了,匠人们也不知所踪。
更狠的是,钢炉在临走之前全部被捣毁了。
在这之前一个多月前,淮南西路一带突然出现大量的铁匠铺、工匠铺,打造出的东西物美价廉,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市场一片火爆,很快挤垮了原有的那些铺子。
原来的铁匠铺、工匠铺纷纷改行,拆了工坊,转做其他营生,或者直接将店铺卖了。
现如今铁匠铺、工匠铺突然关门,整个淮南西路的手工业算是直接瘫痪了。
“废物,那就赶紧另起炉灶,抓紧时间打造!”
那小校颤声道:“从头建设,至少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李重进一手牌额,五六天……特么现在这种情况能等五六天吗!
到底是谁想出的这么狠的釜底抽薪计,这特么是绝户计啊!
一个将军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将军,咱们带来的粮食,只够吃两天……”
李重进嘴角抽搐了两下,他自以为蛰伏许久,所有工作已经做得极为充分,谁成想第一天就栽了那么大的跟头!
史上最和谐的一次战争出现了。
叛军围城多日,也不攻打,就那么静静地对峙……
第四天了。
扬州城上,刘守忠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叛军,眉头紧皱,奇了怪了,怎么今日一整天都不见到叛军生火做饭?
手下一个将军质疑道:“会不会是断粮了?”
刘守忠捋须道:“我与李重进认识多年,此人心思缜密,又极善用兵,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定是在打什么主意,吩咐下去,让大伙提高警觉,万万不可懈怠!”
盐城城楼。
赵文扬与赵德昭登城观望。
赵文扬道:“大哥,今日让火头军在城楼上做饭,大锅炖肉!”
赵德昭哈哈大笑。
午饭时刻,盐城城楼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半个城都飘着肉香。
楼下的叛军已经快要崩溃了,一个个仰头望着城墙之上,猛咽唾沫,还有人在闭着眼睛,猛吸鼻子。
终于有人哭丧道:“这特么根本不是打仗!咱们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人家还特么在吃肉!”
“都是当兵的,差别咋就那么大!”
…………
皇宫,文德殿。
赵匡胤是个勤勉的黄帝,每日都要召开早朝。
晋王赵光义因赈灾有功,赵匡胤决定加封他为殿前都虞侯,刚在今日的朝会上公布。
赵光义出列,拱手施礼,沉声道:“臣弟谢陛下恩典!”
一个小宦官急匆匆走了进来,手中高高捧着一个染血的信筒。
“陛下,淮南东路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