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张元彪没有注意到黄婉薇也在隔着门缝再暗中观察着张元彪。
看着张元彪走出去并关上了房门,黄婉薇又是一阵的窃喜和心酸。
把这四个较好看的女财务喊过来,也是存了一些让张元彪动心的想法。
因为她是以犯妇的身份卖给张元彪,虽然是明媒正娶了当正妻,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观念极为的狭隘,不怎么抛头露面的黄婉薇也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像张元彪这种正在腾飞阶段的人,娶个身家清白的大家闺秀易如反掌,即便是退而求其次找个大商人大家族的长女当老婆也是有人排着队的巴结。
而自己和张元彪的婚姻,不仅不会对他的事业产生一点的帮助,反而被传开后,还会影响到他的前途,谁愿意让人在背后说娶了一个犯官的家眷呢?这种犯官的家眷按我大明的规矩是要到教坊司卖笑,而那些有钱人最喜欢的就是找这样的官家小姐寻开心。只是自己运气好被青峰赎出来给了张元彪,人家不仅没有轻待,还在一年后把自己给娶了。
本来张元彪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官衔,料想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这些年张元彪的临清军发展迅猛,从一个小小的百户升到现在的副指挥使,这可是能世袭的官职了,随着张元彪地位的上升,黄婉薇自己的内心也在发生着变化。
虽然小两口在一起很是甜蜜,却是聚少离多,这三年多下来也没怀上孩子,自己这正妻到底是来头有些不靠谱,所以这次来城南酒店呆着,黄婉薇就想着让跟着自己的几个女财务一起来,寻找机会看能不能让自己的夫君也和她们有些接触。
这个年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政治正确,不这样的男人只有两个情况,要么是女方家有权有势不许他纳妾,要么是穷,没有条件纳妾,现在张元彪两个条件都不在,虽然从来都没提过纳妾的事,但是黄婉薇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心下着急,就想到了自己的女财务。
这些女子都是登州战役过来的可怜女子,家破人亡无依无靠,而且也都不是完璧之身,若是张元彪看上了也就是春宵一度,既不可能纳之为妾,又不可能给什么名分,若是真能勾到张元彪的心,他也能常在临清家里呆着不是。这些女的多少和自己也算是同病相怜,总是好过将来张元彪从外边娶个大家闺秀大家一起受气。
若是有个一儿半女的,也能带在身边养着,多少将来也能有个凭借。
机关算尽,还让这些女财务打扮如张元彪喜欢的衣服,却没想到自家夫君毫无反应,现在又转身出门而去。
“不当紧。”黄婉薇暗暗想到:“明天让她们都穿上水手服,看你还能忍多久。”
张元彪当然不知道黄婉薇的这些打算,出门后走向二楼大厅,这里是张元彪几个亲卫的驻地,他们带着武器在此候着算是张元彪的内部保卫。
“大人。”一个亲卫在门口站着,看着张元彪走过来便上前行礼。
“嗯。”张元彪推开门,里边的七八个亲卫正在听着读材料,这个材料是黄岭那边的幕僚编撰的大明朝新闻,虽然消息多是来至时下的邸报,往往有一个月的时效差,却是这个年代较为前沿的讯息,别管是两京六部还是西北边塞的消息,都能偶尔从上边听到一些,至于那些篇幅比较大的官吏任免讯息则不在此材料的统计范围之内,只是作为专门的收档给张元彪偶尔提供,反正都是朽木难支,张元彪也只是给负责记录的书吏下达了几个名字的特别关注,其余的人都是随意。
比如卢象升、孙传庭、贺人龙和洪承畴,但是这几个人人物在大明的邸报上倒是不常出来,毕竟不是六部的官员,地方官的任免不是朝廷大员的话也是没人问津。若是这些人的名字常出现在邸报上,那就是天下大乱了,所以关注这几个人也算是个防火墙,早做打算还是要得。
亲卫们纷纷站起身向张元彪行礼,张元彪也是挥挥手让大家坐下,说:“继续读。”
“二月初五,叛军攻陷兴山,杀知县刘定国。十五日,下瞿塘。二月二十一日,又攻下夔州府。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于是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一个亲卫读到。
亲卫们都是惊呼:“卧槽,还有这事。”
读东西的亲卫有些拿捏不住,看了看张元彪。
“这些都是真实在发生的大事,西北的干旱已经持续了数年,那边的百姓一直是生活在死亡线上。”张元彪叹息道:“这些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北方的建奴可有消息?”
“只有一句,五月初的时候,有蒙古与建奴少量骑兵袭扰大同、宣府一线的长城防线。”亲卫读到:“其余的没有太多的记载。”
“嗯。”张元彪若有所思,心道这后金军蹂躏宣大二府的事要开始了,而这个时候历史上正是西北民乱最关键的一年,官军把李自成一帮人围到了车箱峡,结果李自成假意投降,官军急于增援北边的宣大地区,结果轻信此人,导致剿匪的大事完全溃败,反倒是被叛军攻占了不少的州县。
有人说这是建奴与农民军连轴互动,将来也是每当农民军陷入颓势后金军就来威胁京畿解围,而官军去打后金军时农民军就在后方搅得鸡犬不宁,可谓是一对好基友,谁也离不开谁。
“大家要打起精神。”张元彪说:“将来我们临清军会面对这两只军队,到那时就是战场上见真章,千万不可懈怠,为了大明百姓免于这兵灾饥馑,诸君努力。”
年轻人打不得鸡血,几个人都是眼冒精光,挥着拳头应和着。
张元彪拿过来那个资料,还是手抄版本的,小小的字看起来虽然很好,但是万一碰到个抄写不怎么样的家伙,外边人读起来不给气死了,一个念头突然飞来,那就是搞个报纸玩玩啊。
“传令。”张元彪站在亲卫中说道。
登时离得最近的一人跳起来从一侧的书桌上拿起了纸笔。
“让汤敏在临清买下一家印书的馆子,让他抓紧时间去和铁厂的人交涉,把活字印刷的事办起来,活字用咱们临清军的铅去做,以后这个资料就这样印刷出来,下发到全军百人队和其他的机构,每半月印发一次,名字就叫参考消息。”张元彪说:“纸张也要选择优良的,可以与临清商会协议,在这个参考消息上附录一些他们的商品宣传,用临清商会的名义发放,尽量不要与我临清军扯上关系。”
“得令。”亲卫记录完就转身出门。
《参考消息》的大名鼎鼎那是不言而喻,制作精良的大明王朝第一份报纸已经发售就风靡临清,在此经商贩运的人也喜欢买上一些带走,更是加大了其传播途径,日后依托此报纸,临清军的笔杆子们在争取统一战线的道路上方便很多。
可以说,此期刊开启了临清军在明末占领宣传制高点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