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倒是不做犹豫,坚定回道:
“先去找师兄。原希的事也要跟他交代一声。你呢?你出来这么久,我知道上善天一定好多事等着你,也理应先去找天帝复命。”
“那我先送你至招水。此事由不得你,我答应了你师兄的,受人之托怎可不忠人之事。这次必要送你回去,别的事也不差在这一时。”
风清唤来老君赐的朱鹮神鸟,少鸿也唤来了三足乌,二人一路无话,直奔招水而归。
少鸿见风清进了静笃宫大门,才放心急往上善天而去。
风清进了正殿,玉钦正与弟子们说话。见风清进来,玉钦遣散众人,师兄妹二话不说直奔密室。
风清从怀中取出随身带着的冰晶珑残璧,玉钦捻诀将残璧放入缺口,冰晶珑起了光芒,随后慢慢升入空中。
二人大喜,刚欲击掌庆贺,风清的残璧忽的没了光亮,又从冰晶珑上落了下来。
玉钦拾起道:
“师妹不必灰心,至少证明路子是对的。你道行有限,如此已是不错了。”
风清略有些失望,见玉钦这样好言安慰,也只好笑道:
“倒不如挖苦我几句更舒服些。这样反而更觉得愧对师父和师兄。”
玉钦道:
“想那些没用的做什么?你这才修炼几日?够好了!原希那小子天资那样好,当初也没你学的快,急不得的。”
风清恍然道:
“说到原希,还真有些话。师兄,我们出去再说。”
出了密室,风清刚要解释原希被西王母留在昆仑山等丹药之事。还未张嘴,原希不知从何处蹦出来,大呼道:
“师叔怎么回来得比我还慢!”
风清吓了一跳,问道:
“不是说要入了冬才回吗?怎么?”
原希笑道:
“师叔与殿下一走,我便到那赤焰炉旁寸步不离,日夜守候。也算我有造化,才不到七日,那丹炉便轰然一声巨响,千年奇丹竟在我眼前炼得了!我一时一刻也不敢耽搁,忙携了丹药回招水给师兄们服用。结果等我到了招水才发现,你们竟还没到呢!”
风清干笑了两声,心中着实替容真无奈。
第二天一大早,风清辞了玉钦,只说出来久了,要回姑射山看望父母,便匆匆走了。
风清心中自然是放不下那终南山的老地仙庞莫。招水离终南山并不很远,她一向自认资历浅薄,配不上驾驭老君钦赐的朱鹮神鸟,所以并不敢随意使唤,大多数时候还是用玉钦送的行云出入更多。
风清行至终南山,直接入了五明观。
庞莫见了风清,强忍着惊恐仍旧笑盈盈招呼着。
“姑娘此番是自己来的?听闻少鸿殿下升了中天监政,一定忙得很吧?”
风清笑道:
“上次匆忙,别后一直对老神仙那茉莉香茶念念不忘。所以今日特地又来拜访,不知我是否有这脸面再讨一杯?”
庞莫陪笑道:
“有的有的。姑娘随时来随时有,我这就去给姑娘备茶。”
风清拦道:
“老神仙不必客气,招呼徒弟去就行了。风清还有些话要向老神仙请教。”
庞莫摆手道:
“折煞了老头子的福气了!上仙有什么话请说便是。请教二字,我是万万担不起的。”
风清笑道:
“六百年前的事,你真的不打算说么?还是时间过了太久,以为大家都不记得了。我母亲可是记得真切呢。”
庞莫手有些抖,依旧嘴硬道:
“姑娘是在同贫道玩笑呢。我已一千多年没出过终南山,莫说六百年前,就是八百年前,也未曾见过姑娘的母亲。姑娘定是认错了,认错了。”
风清笑道:
“我能认错你,你倒没有认错我呢。如今你只晓得我母亲是谁,又可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庞莫低垂着眼皮道:
“老朽昏聩已久,实在不知。”
风清刚要继续说,小道童正端了茶水进殿。庞莫紧了脚步迎上去,亲自给风清奉茶,说道:
“姑娘快品品,你念念不忘的,可是这茶香?”
风清端起茶杯,闻了闻,笑道:
“不错。”
随后便将茶杯放回。
“一定趁热,凉了香气就差了。”
一面又吩咐徒弟去取些茶果。
风清端起杯,不敢轻易入口。她看了一眼庞莫,微笑着仍旧只是闻了闻,点头道:
“果然好茶。”
庞莫点头笑道:
“只要姑娘喜欢,便不枉老朽费力一场。”
小徒弟又端了盘子进来,庞莫起身亲送至风清桌上,说道:
“蜜饯干果皆是山里摘的鲜果,由观中徒弟们自制的。姑娘尝尝,蜂蜜也是山中的桂花蜜。”
风清捡起一粒焙杏仁儿,只在手上拿着,复又放下说道:
“六百年,前你同我母亲……”
刚说了半句,忽觉困意来袭,风清心中大呼不好,到底还是着了这老混账的道儿了。刚站起来,脚下如踩了棉花般摔倒在地,顷刻间便人事不知。
庞莫摇头笑道:
“终究是小孩子!虽比你那爹娘精灵些,也不过是个嫩芽儿!这茶不必喝下去,只要闻上一闻,便够你睡个三五日了。跟我耍心眼儿,注定你们全家都栽在我手里。”
说罢将殿门从屋内上了锁,自己则从后门悄悄退出。
一更刚过,庞莫竟一把火烧了那五明观,自己携细软离了终南山而去。观中弟子一概不知,伤亡自是极其惨重。五明观房倒屋塌,哭嚎连天,风清却在昏睡中毫无知觉。
此时此刻,这火海之中,又有谁能救风清于危难?
向天帝复命完毕,回到长治宫中,案头的公文早堆积如山。少鸿打定主意要熬几个通宵料理完。这一刻,他是上善天刻苦勤勉的中天监政殿下。
长安别后,伯陵心灰意冷,回到薄山,每日不过与若木下棋练功,连话都少了许多。他知道,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被宣判出局,纵使他再有心恋战,却早没了对手。
眼看这千年道观已被大火吞没化为灰烬,徐风清却还在梦中,全然不知自己将陷于火海之灾。
五明观正院中轴线祭天鼎下埋着一个物件,那物件六百年来一直沉睡于此,从未有过一丝一毫动静。此时,它似大梦苏醒般突然由地下发出金色夺目光芒,将风清落难的后殿牢牢罩住,任周围烈焰肆虐,唯这里却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