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5600000005

第5章 你 VS 工作 (3)

与这些更热衷于寻求纸上谈兵快感的人相比,善于从本职工作中发掘快乐的人幸福感会更高,而且更容易留住手中的“饭碗”。比如我见过的一个快递员,在交给他一个快递时,他兴奋地说了一句:“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连着接了两个大单子。”那个快件跨了上海的三个区,算是单价比较高的一个吧,竟然让他这么快乐。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报社副主编截然相反的态度。晚上在办公室签大样时,副主编对一个朋友说:“现在外面资金那么多,随便拉一个就好单干了,谁还在这里干这个?”当然了,那是好几年前经济形势大好满大街是钱来追人的光景。现在不同了,估计他在签大样的时候会有一些惶恐与珍惜相伴的情感,而不是往日的不屑。万一报社不再需要那么多副主编了呢?带着这份惶恐,他工作一定更积极,说不定还更快乐些。

想要的太多。

听一位刚结婚的上海男士说,如今身边好多适婚年龄的情侣之所以还未结婚,主要原因是婚房尚未解决。以目前北京、上海的房价,绝大多数30岁以下的情侣若想完全自食其力地付完首付,再支付每月按揭,就算勒紧裤带每天喝西北风过活,也不一定付得起。而看上去似乎大多数中国人又不愿意在租来的房子里成婚,于是就愁坏了一批人。对适婚女士来说,如果喜欢的人没有婚房,而有婚房的自己又不喜欢,那么是该嫁给喜欢的人还是喜欢的房子呢?

大概是被上两代人的贫穷经历吓怕了,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自己食宿无忧,具体物化为:小两口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除了每月付的按揭外,还能有供家庭吃喝玩乐的余款。这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都算是高标准严要求了。而最让人担忧的是,“人格独立”这项应该算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却被忽略了,父母为孩子准备婚房成了大势所趋。可见相比居者有其屋,一对年轻人的行为与意识独立不算什么,这应该是一种文明的耻辱吧。

在爱丁堡,我在一对年轻情侣的家里借宿过。男士是剑桥天文学硕士毕业,在一家公司当技术人员;女士还在读硕士,在一家甜品店打零工。他们用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租了一间一房一厅的房子,午餐常常吃女士从店里带回来的工作福利——免费甜点。虽然没什么存款,女孩一年还是能有一两次跟随男士出差的旅行。我对比着中国相似人群的经济状况算过一笔账,发现如果选择租房的话,中国大城市同样教育水平的情侣的生活水平一点儿不比他们差,甚至更好。因为人工便宜,中国白领可以花很少的钱雇用钟点工。

买了房子的情侣也有问题。有对家底殷实的情侣在上海和南京分别买了房子,因为男方先是在上海工作,后又被派驻南京工作。而现在的矛盾是两人长期过着分居生活,女方说什么也不愿去南京生活,理由是不想辞去现在安逸稳定的工作,以致闹到分手边缘。比起这对小情侣,那些跟随着爱人经常跨国大搬家的人好像要求得少多了。

眼下的中国应该是矫枉必先过正的时期,从什么都没有,变成什么都想有,至少别人有的我都得有。由这种泛滥的欲望引发的烦恼实在很难让人同情,甚至令人生厌,就像讨厌那些纷纷登上富人榜还在说房价不高的房产开发商一样。

干一行,恨一行。

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闹离婚的时候,据说妮可的Fans实在气不过,只好这样排解:让他跟那狐狸精走吧,看他们能挺多久。

这大概是最有效的报复手段:你喜欢什么,就给你什么,然后悠悠地跷起二郎腿,欣赏一幕由仇人们主演的从悸动到习惯,由麻木到厌倦,由争吵而渐渐反目成仇,最后不得不离弃的悲情戏。

妮可与汤姆的最初,又何尝不是意乱情迷、天昏地暗?只是把激情当成事业经营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目的不同,收获不同,经营手法自然也不同。及彼不能顾此,只好一拍两散了。

出来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喜欢了就想投入地去做,结果发现喜欢的部分不过是盲人摸到的象鼻子,剩下的庞大身躯面目可憎,却与那喜欢的部分浑然一体,躲都躲不过。

有个讨厌搞人际关系的人选读了理工科,在一家外资企业科研部门工作。本以为这里会太平点,没想到照样三六九等,等级森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于是恨恨地说:“当初不如去做公关,至少那里的人际关系是摆在桌面上搞的。”

有个酷爱艺术设计的人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家具设计师,可每每设计出的精品无人喝彩,而他眼中的俗物却在市场上大红大紫。一边顺应市场,出产俗物,赚得盆满钵满,一边痛斥这个行当无趣透顶。

于是化妆品公司的女孩会悄悄地说:其实我最讨厌化妆,而食品公司的人见到零食就反胃。

碰到一个音乐编辑和一个炒股票的。两人相互羡慕不已,都觉得对方的工作有趣。但音乐编辑说:这年头,音乐实在是没得做了。炒股票的说:这年头,股票实在是没得炒了。然后又说:不信,换换?

换了就好了吗?鬼才信。

突然失业。

我目睹过一个网络公司宣布裁员的场景。临收工前十分钟,老板宣布开全体会议,通报公司近况,然后让数十人留下来。五分钟后,这十几位同事木着脸从会议室出来,各自默默收拾办公桌上的物品,还有行政经理在一旁监督着,然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公司。整个过程,从全体会议到被裁员者离开办公室,不超过二十分钟。偌大的办公室静悄悄的,连键盘声都很少,只听见收拾东西的琐碎声音,特别刺耳。

有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试用期将满时,在签正式合同时突然退却。只因那份合同上写明,如合约期未满提出辞职将赔偿薪金若干。朋友想了想,还是没有签,于是突然失业。比起上述失业者,他真的很幸运,至少还有机会选择。

相比起失业者,在业者过得也未必自在。一个在投资公司任副总裁的朋友已经三年没休过假了,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甚至董事会建议他休假时也被他婉言谢绝。他私下里对一帮朋友苦笑:“哪里是我高风亮节哦,只怕这一休,就连这个职位也一起被休掉了。”那时他们公司连他一共6位副总裁,缺了谁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只要有一个被解雇的威胁悬在头上,坐在哪个位置上都是战战兢兢的。一个跨国公司的亚太区高级总监每次提到自己如何勤政爱民时总要缀上一句:“不然我怕被解雇。”虽然她的年龄和资历已经使得这个危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显然这个危机还是存在的。

不过在怪态百出的网络公司,又别有一番景致。由于公司强迫原来招进来做制作人或者编辑的员工去做销售或者赚钱的项目。许多人摆出一副“干不了”的架势,对老板怒目相向,潜台词就是:“有本事你炒我呀!”由于不愿支付遣散费,老板只好扮出一副可怜相挣得一点同情分,哪里敢提一个“炒”字?那时的员工别提有多神气了。

我们有机会做个愉快的打工仔吗?

对一些人来说,办公室意味着工资、事业、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另一些人来说,办公室意味着每天能和相熟的人一起吃午饭,有一张看上去还算体面的名片可以出去交换新鲜的面孔和话题,自己的座位上有一部公司的分机可以与外面的世界产生自然而然的联系。就像是加入到一个打工俱乐部一样,可以扩大社交圈,并且可以解闷。这样的人正是在“愉快打工”。

对“愉快打工”的人来说,工作成为一种需求,这好像和小时候学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相似的。

能有这样的觉悟,一是因为不缺钱,二是因为缺乏欲望,不想运用自己的金钱和人脉去改造世界或者维护世界和平。

有个女翻译因为厌倦了独自在家工作的日子,也想找一份能待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和同事相处的工作。薪金的多少、职位的高低她并不在意,唯一的条件是希望有三个月左右停薪留职的假期。她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家小规模的翻译公司。一共15个员工,却能搞定13个语种。公司考虑到资深女翻译质优价廉,破例应允了那三个月的条件,打的算盘是,在她不在的日子里,大不了找个大学生来实习呗。可怜这个有多本译作的人,在老板那里不过相当于英语系大四学生。但是女翻译工作得很愉快:一年当中九个月给老板打工,三个月给自己打工,如此交替,再也不会厌倦。

最近见到一个更神的人,一家文学杂志的编辑。杂志社采用弹性坐班制度,每周只要去两三次即可,剩下的时间他用来打理自己的房产。由于热衷投资,他和自己开公司的太太在上海房产最低谷的时候买入五套房子,出租、出售、服务房客成了他的第二份工作。由于他开着丰田吉普,并持有文学杂志社编辑的身份,很容易赢得房客的信任与好感,就算房子的煤气灶、自来水管出了问题,而他未能及时赶到,房客也很少有怨言。毕竟,请得动一位文学编辑上门维修煤气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和他同年进杂志社的同事已经成了他的领导,或者领导的领导,他依然和当初一样,做的还是最初的事——编辑。用他的话说:杂志社发的工资差不多刚刚够我养车的,就算当了最大的领导,又有什么意思呢?

活在当前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再也不必在同一条路上挤死。你升你的职,我发我的小财,他睡他的懒觉。和谐社会,各得其所。

同类推荐
  • 为人处事新艺术

    为人处事新艺术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因为为人处事无方而失败。美国人际关系学家阿尔伯特?爱德华?威根在他的研究报告《探索你的心理世界》一书中指出:“在一年内失去工作的4000名职工中,只有400人即总数的10%是因不能胜任工作而被开除的。其余的90%则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被解雇。”美国技术协会在对一万人的情况记眉作分析研究后,硬得出类似的结论:90%的人因为不能成功地交往而失败了。如果你不懂得怎么为人处事。你可能单靠精明能干暂时理解不错,但大多数事业都不由你唱独角戏。你可能有很高探的学术知识,却仍然缺乏社会知识——耐心倾听、推己及人,批评中肯而又有接受批评的能力,别人就很难喜欢你。
  • 赞美的力量

    赞美的力量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赞美,孩子最渴望的也是赞美!因为赞美造就天才!“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给孩子多些肯定、赞许和鼓励,就是多给孩子一些阳光,孩子肯定会心情舒畅地走好每一步。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赞美的力量》一书告诉你,怎么赞美,何时赞美,怎么批评,何时批评。在这本书里,我们详细提出了各种赞美和批评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 酷女孩

    酷女孩

    本书向酷女孩介绍了如何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酷酷的头脑,让自己与众不同更添魅力;如何将自己的一举一动传达出酷酷的气息;如何让自己的饰品更夺人眼球,另类得惹人频频注目等。
  •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
  •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在工作或者竞争的场合,我们运用非言语行为判读人心,目的是看出对方“自在”还是“不安”,然后运用简单的问话技巧,使对方说出自己不想说的话,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洞悉人心,掌握操控人心的心理策略,对一个人的社交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我们精心编著了这本书,教你从对方的外貌、姿态、表情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巧妙看透他人。不必等别人说出口,你就能通过相关的外在表象看透对方的心理,然后运用非语言行为,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自己的职场生存如鱼得水。办公室里的读心攻心操控术,可以帮你懂得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改变别人对你的想法,为自己在职场中开辟出一席之地,并让自己成为升级加薪的热门人选。
热门推荐
  • 时光不逝岁月静好

    时光不逝岁月静好

    本是豪门之女,却坚信依靠自己也能走出一条豪门之路,她的杀伐决断,她的敢爱敢恨,她的说断就断,是懂她的人理解,使不懂他的人觉得她无情,但她却从未在意过。他同样是一个豪门出身,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舞台。他们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有人觉得太相像的人是无法走在一起的,也有人觉得是可以走在一起的。兜兜转转,究竟谁是谁的谁解药,谁是谁的贵人呢?
  • 凤逆九霄

    凤逆九霄

    南宫钰瑶本想普普通通的过完这一生,最好能够在有生之年找到母妃,然后等弟弟顺利的封王,她没有一丝与其他人勾心斗角的想法。但总有那么些人不长眼来招惹她,羞辱吾弟者,必杀之!辱吾娘名声者,必杀之!乱吾与家人生活者,必杀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玛丽苏不可逆法则

    玛丽苏不可逆法则

    作为一个英俊潇洒天资聪颖七窍玲珑的系统566,因为第一任宿主目不识珠自大狂妄弱不禁风。所以!它竟然被解雇了!怎么会有人眼瞎到这种程度!它堂堂系统大人!竟然会被一个把超级无敌珍珠当成鱼目的毫无本事人类威胁!这是个什么位面!为什么要把他留在那个充满病毒的地方!看来得发动大招了!“嘤嘤嘤……宿主大大,人家知道错了!”“嗯?你错了?你哪错了?”陈咎冷笑道,捏紧了扇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人家不该……不该……老子不该长地比你帅!”
  • 2001年大学生最佳小说

    2001年大学生最佳小说

    本书是校园文学年选系列中的2001年大学生最佳小说分册。书中收录了2001年中大学生创作的小说精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文笔精妙,构思精巧,充满着浓郁的校园风情,展示了当代校园文学的创作成果,颇值得一读。
  • 超神之我叫凉薇

    超神之我叫凉薇

    穿越成了杜蔷薇和莫甘娜的崽子,可现在是剧情前十年,掉到梅洛天城的我被天使们包围,咋办?PS:本书主写日常(~ ̄▽ ̄)~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神学院之劫

    超神学院之劫

    带来暗影的杀戮之力,用手中的刃来守护自己认为值得守护的东西
  • 图说中国通史-清卷

    图说中国通史-清卷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清朝。从清朝的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败,共分了17个部分。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更迭没有太大区别,清王朝的建立,也是通过武力的征伐实现的,但清王朝的建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其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是在乃父努尔哈赤多年的经营之后,在多种因素并存,后金(努尔哈赤建)蓄势薄发的情况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