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可不知道那些,背着箩筐,只管往前走。
原主以前只去过一次镇上,还是原主爹娘还在世的时候。
记忆里,那是原主最开心的一天,那天刚好是中秋节。
张老二知道镇里举办花灯,想着妻儿平时在家不容易,就想带他们去看看。
所以不顾家里反对,带着妻儿一起去了,那是张老二第一次态度强硬。
那也是原主第一次那么的崇拜自己的父亲,一家人收拾好,开开心心的去了镇里。
虽然都担心朱氏和熊氏找麻烦,却都不想放弃,坚持跟着去了。
原主要帮忙看顾弟弟妹妹,没怎么玩乐,却也是级开心的。
那是原主第一次踏出家门,来桃花镇,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张玲也想看看古代的集市是什么样的,也不担心走错路,因为记忆里,去镇上就这一条路。
只要顺着大路走,就能直达镇上。那些小岔路,都是通往其他村镇的。
其实所谓的大路,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小路宽广一点,都是石子泥土混合铺成的。
晴天还好,若是雨天,肯定满是泥浆。这条路经过长时间的踩踏,才行成了大路,够两辆牛车并排通过的。
张家村离镇上大概十来公里,还是蛮远的,这就是个小镇,叫桃花镇。
因桃花得名,也是因为这个镇桃花一绝,吸引不少富人来此落户。
来的人多了,同时也带动了小镇的发展,经济自然就相对发展起来了。
桃花镇属于宁县管辖之内,其他地方的人,也会经常慕名而来。
久而久之,也有一些文人墨客慕名来此游玩,也算是小有名气。
张玲差不多还有一公里左右就到桃花镇了,她的脚程还是相当快的。
毕竟原主是个能干的,长期劳作,倒是练得皮糙肉厚。
走了这么远,也能挺得住,就是有点饿了。走了这么远的路,那点清粥都消耗掉了。
这个时候牛车也追上张玲了,车上多了五六个人,他们村里的除了之前的两个,还有另外两人。
但那两人张玲不喜欢,那两人跟熊氏交好,为了讨好熊氏,没少奚落她们。
这两人一个是郑氏,另一个是陈氏。这两个人都在巴结熊氏,因为两人家里刚好都有待嫁的姑娘,都想跟熊氏结亲家。
而熊氏也是,明明级看不起两人,却不明着拒绝,就这样吊着两人。
两人也不是看不懂,但就是不甘心,那毕竟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若是成了自家女婿,还是挺有面的,这诱惑还是挺大的。
熊氏只要不明着拒绝,两人就认定还有希望,所以都还敬着扒着熊氏。
两人看到张玲,自然是要挤兑挤兑的,毕竟老张家那点事,村里谁人不知。
“哟!这不是老张家大孙女吗?怎么不坐车啊?”
“是啊,这都分家了,也算是一家之主了,怎么还这样委屈自己啊?走路多辛苦啊!”
郑氏话音刚落,陈氏不甘落后,也跟着出声。
刘氏就见不得这两婆娘阴阳怪气的,村里就那么点事,谁家什么情况,还不了解的。
“人玲丫头也不容易,你们要巴结熊氏,那是你们的事,但也不用这样挤兑玲丫头吧。”
“是啊!两位婶子,玲妹妹也不容易,你们就不要为难她了吧!”
方氏是晚辈,虽然出声帮忙,但底气不足。
“呵!刘氏,米氏已经死了,你做给谁看呢?”郑氏斜眼看着刘氏说道。
“做给天看!郑氏,张老二在世时可是帮了你们家张田不少吧。怎么?人张老二夫妻不在了,就开始欺负几个小的,你也不怕天打雷劈!”
刘氏战斗力可不弱,怼得郑氏哑口无言,只能瞪眼看着她。
别说她了,陈氏也不敢开腔。毕竟张老二在世时,确实帮了村里很多人。
那时候张老二出去接活干,接到大的工程,都会优先找村里人一起干。
确实带领村里人赚了不少钱,这是他们没法否认的。
车上的人,也看不惯这两婆娘,人家好好的走着路,也没招你惹你,吃饱了撑的挤兑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
“我说你们村的风气不咋样啊!”
“是啊!之前就听说了有个恶奶奶,还有个恶伯母把人几个孩子赶了出来。
怎么的,这同一个村的,也跟着欺负几个孩子。那几个孩子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吗,让你们这么赶尽杀绝的。”
“我也觉得张家村不行,刚好我闺女到了说亲的年纪,有张家村的小伙子拖媒人上门说亲,现在看来,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也太可怕了。”
“你这么一说,我儿子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可不能娶张家村的媳妇。”
“是啊是啊!要是娶个朱氏熊氏什么的,那不得把家毁了,娶不得。”
……
……
一车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直说得郑氏陈氏抬不起头来。
张家村其他人急得,这可不关他们村的事,几个作死的婆娘,这不是害了他们张家村吗。
“那什么,也不能一棍子全打死,俺们张家村也就那么几个不省心的,其他的都好着呢!”
“是啊,再说了,那挑事的婆娘都是其他村的,只是我们村人倒霉,给娶了进来。这才连累了村里哩!”
这是个狠的,一句话说得也很在理,可不是,闹事的婆娘还真是其他村的,他们村只是受害者,被骗了,不知道才娶了的,他们村也是受害者。
说这话的张玲认识,正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三叔公家的孙媳妇。
“行了行了,还得赶路呢,你们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到镇上啊?”
说得也是,都是出来办事的,办完了事,还得赶回村里做午饭呢,于是一个个的闭嘴不谈了。
赶车的老伯本来还不高兴张玲不坐他的车,但知道她家情况后就改观了。
自己还是孩子,却还要带着几个小的过活,确实不容易。
“小丫头,上来吧,反正顺路。也快到了,一起走吧,早点到镇上也好。”
农村人朴实,大多心善。
张玲想,她要买的东西有点多,回来肯定是要坐牛车的,于是说了声谢谢,就爬上了牛车。
张玲瘦弱,占的地方也不多,框里也没什么东西,她把框搂在膝盖上,更是占不着什么位置。
郑氏与陈氏虽然鄙视张玲,却因为刘氏和其他人,都不怎么出声。
毕竟张玲本身就是弱者,无论她们说什么,一个无爹无娘的孩子,说再多都是欺负别人,都不占理,还有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