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就是自我警惕、自我警醒、自我戒备。自警,就是要自己经常警告自己,要随时警惕各种风险。尤其是当你处于领导岗位时,更要自警。影响力的维持,自警是一条重要之路。
第一节 隐忍以行
当你处于弱势时,要忍住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而要巧妙借助外界形势,壮大自己的力量。当然,在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必要的时候隐忍以行,以退为进。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时任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狄仁杰等人有谋反的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联络,又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审讯的日期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宣读完武后诱供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了他个“谋反是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可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同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了。”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立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里子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说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召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申冤,并得到武则天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时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你平时信赖的忠厚清廉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就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现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狄仁杰忍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周旋,终于使自己得到平反。在人生复杂的竞技场中,若遭受一些不公待遇,也不妨先忍一忍,这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不是大声疾呼,就是恼羞成怒,这会让自己吃大亏的。
第二节 不逞匹夫之勇
康熙在8岁就当了皇帝,那时他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他的父亲顺治帝临死前,命四个满族大臣辅佐他处理国家大事。鳌拜虽位居四大臣之末,但掌握兵权,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性情特别凶残霸道,他有权有势,如日中天,皇帝简直成了他的附属品。
在康熙14岁亲自执政后,鳌拜还是专横地把持着朝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但康熙对他十分痛恨,就连众大臣也是敢怒不敢言。
康熙想除掉鳌拜,但慑于他的权势,只好先装模作样、虚与委蛇。他用一切时间学习政治,用一切机会实践政治。同时,他还要做出依然不懂事的样子,傻玩傻闹,绝不让鳌拜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有一次,鳌拜和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发生争执,他就诬告苏克萨哈心有异志,应该处死。这时,康熙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鳌拜先要向他请示。康熙知道这是鳌拜诬告,就没有批准。这下可不得了,鳌拜在朝堂上大吵大嚷,卷着袖子,挥舞拳头,闹得天翻地覆,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了。最后,他还是擅自把苏克萨哈和其家眷杀了。
从此以后,康熙下决心要整顿朝政。为了擒拿鳌拜,故此,他想出一条计策。
康熙在少年中挑选一群体壮力强的侍卫,留在宫内,叫他们天天练习扑击、摔跤等拳脚功夫。空闲时,康熙常常亲自督促他们练功、比武,而且,消息一点都没有走漏出去。
有一天鳌拜进宫奏事,康熙正在观看少年侍卫练武。只见少年侍卫正在一对一的演习,一个个生龙活虎,皇帝还在场外指指点点。
康熙看见鳌拜来了,大吃一惊,心想如果被鳌拜看出破绽,那别说皇位坐不安稳,就连性命也要赔进去了。他灵机一动,故意站起身走进场去,笑着夸奖这个勇敢,奚落那个功夫不到家。接着他说:“来,你和我打一架,看看我的功夫。”一派贪玩的少年形象。
鳌拜一看皇帝如此胡闹,心中暗笑,心想:看来这大清的江山,永远是我鳌拜的了。鳌拜走近康熙,刚要奏事,康熙却摆摆手说:“今天玩得痛快。有事先不要说,等我……”
鳌拜连忙说:“皇上,外庭有要事奏告。皇上下次再玩吧。”康熙这才恋恋不舍地和鳌拜进殿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少年侍卫的武艺练习得有了长进,鳌拜的疑心也消除了,这时,康熙决定动手除奸。这天,他借着一件紧急公事,召鳌拜单独进宫。鳌拜哪里有什么防备,骑着马就大摇大摆地进宫来了。
康熙早已站在殿前,一见鳌拜走来,便威武地喝道:“把鳌拜拿下。”只听得一阵脚步响,两边拥出一大群少年侍卫,一齐扑向鳌拜。
鳌拜不一会儿就被众少年掀翻在地,捆绑起来,关进大牢。
康熙用隐忍之法,除掉了这个朝廷祸害,显示了康熙少年有为、有勇有谋的皇帝风范。
其实人生的漫漫长路,风云变幻,难免危机四伏,为保全自己,打击对手,还是要做做样子、装糊涂,以此麻痹对手,伺机而动才能掌握主动权。
第三节 放长线钓大鱼
做事切不可幻想立竿见影,顺手擒来,必须学会等待。当然,这等待不是消极无为,听天由命,而是积极准备,蓄势待发,放长线钓大鱼。
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湖州别驾苏无名以善于侦破疑难案件而闻名朝野。一次,他到神都洛阳,恰巧碰到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的一批宝物被盗,武则天下诏破案。
原来,有一次武则天赏赐给太平公主各种珍贵宝器共两盒,价值连城。太平公王收到母亲这批赐物,即带回家中密藏了起来。但是,一年之后宝物不翼而飞。这是圣上御赐的宝物,太平公主不敢隐瞒,立即告诉了武则天。
武则天知道后,认为这有损她的威严,恼羞成怒,立即召来洛州长史,诏令他两日内破案,如限期之内不能缉盗归案,则以渎职、欺君之名问罪。
洛州长史恐惧万分,急忙召来州属两县主持治安和缉盗的官员,向他们下令两日之内破案,否则处以死罪。两县的缉盗官员也无力侦破这样的大案,只是依照长史的做法,召来一班吏卒、游徼,严令他们在一日之内破案,否则也是处以死罪。一件疑难大案的侦破任务,便如此一层一层地推了下来。
无法再往下推的吏卒和游徼手中拿着上司的死命令,一时慌了手脚,只得来到神都大街上碰运气。恰好,他们碰上了进京的苏无名,于是便一拥而上将这桩“御案”告诉了他。苏无名听完后,吩咐他们如此如此,便同他们一起来到衙门。一进衙门,这班吏卒、游徼向着主管缉盗的官员高呼:“捉住盗贼了?”他们的话音还未落地,苏无名已应声进了公堂。缉盗官一看,眼前乃是湖州别驾苏无名,便转身怒斥吏卒、游徼:“胆大妄为之徒,怎能如此侮辱别驾大人?”
苏无名一见缉盗官训斥下属,便朗声大笑道:“不要怪罪他们。他们请我来此为的是侦破公主宝物被盗的御批大案。”缉盗官一听苏无名是为破案而来,惊喜万分,便急忙向苏无名请教破案的妙策。苏无名不动声色,只是说:“你我立即去见洛州府长史。见了长史,你只需告诉他,御案由我湖州别驾苏无名来主持侦破即可。”缉盗官依了苏无名的主意,带他前往洛州府。
缉盗官和苏无名二人来到洛州府。洛州府长史一听破案有了希望,立即迎接苏无名,感激地拉着苏无名的手说道:“今日得遇明公,是苍天有眼,赐我一条生路啊?”说完,洛州府长史屏退左右,向苏无名征询破案的妙策。苏无名依然是不急不忙地说:“请府君带我求见圣上。在圣上圣旨之下,我苏无名自有话说。”洛州府长史急于交差,立即上疏朝廷荐举苏无名破案。
苏无名心中已有破案之策,那就是少安毋躁,以查出贼踪,故而他见了缉盗官,又要求见长史,见了长史又要进见圣上,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有目的的。
武则天看过洛州府长史的上疏后,决定立即召见湖州别驾苏无名。
在神都洛阳的宫殿上,苏无名见到了武周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劈头一句便问:“你果真能为朕捉到盗宝的贼人吗?”苏无名答道:“臣能破案。如果圣上委臣破案,请依臣三事:一、在时间上不能限制;二、请圣上慈悲为怀,宽谅两县的官员;三、请圣上将两县的吏卒、游徼交臣差使。如依得臣所请三事,臣下将在两个月内,擒获此案盗贼,交付陛下。”
武则天听完之后,看了看苏无名,便点头应允了他的条件。谁知苏无名奉旨接办御案之后,没有动静,一晃就是一个多月的光景过去了。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到了,这天,苏无名召集两县大小吏卒、游徼会于一堂,准备破案。他吩咐,所有人员全部装扮为寻常百姓,分头前往洛州的东、北二门附近巡游侦查。无论哪一组,凡是遇见胡人身穿孝服,出门往北亡B山哭丧的队伍,必须立即派人跟踪盯上,不得打草惊蛇,只需派人回衙报告即可。
这边苏无名刚刚坐定,就见一个游徼匆匆地赶了回来。他告诉苏无名,已经侦得一伙胡人,其情形正如苏无名所说,此刻已在北亡B山,请苏无名赶去定夺。苏无名听后,立即下令衙役备马,与来人赶往北亡B山坟场。到达之后,苏无名询问盯梢的吏卒:“胡人进了坟场之后表现如何?”吏卒回报说:“一切如别驾大人所料,这伙胡人身着孝服,来到一座新坟前奠祭,但他们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烧些纸钱之后,即环绕着新坟察看,看后似乎在相互对视而笑。”苏无名听到这里,大喜击掌,说道:“窃贼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致哀的胡人,同时打开新坟,揭棺验看。吏卒奉命逮捕了胡人,但对开棺之令不免犹豫不前。苏无名见状,笑道:“诸位不必疑虑,开棺取赃,破案必在此举。”于是,吏卒、游徼动手掘坟开棺。随着棺盖缓缓开启,棺内尽是璀璨夺目的珠宝。检点对勘之后,证实这些正是太平公主一月前所失的宝物。
苏无名侦破太平公主的失窃大案,震动了神都洛阳。武则天下旨再次召见苏无名,问他是如何断出此案的。苏无名应召进殿,对道:“臣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谋妙计,只是进京途中,在城郊邂逅了这批着素服的胡人。凭借臣下多年办案的经验,断定他们是窃贼,只是一时还不知他们藏匿脏物的地点,只得放长线钓大鱼,耐心等待。寒食节一到,依民俗,人们是要到墓地祭扫的。我料定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赃物的胡盗,必定会趁这机会出城取赃,然后相机带宝物逃走。因此臣下差遣两县吏卒、游徼便装跟踪,摸清他们埋下宝物的地点。据侦查的吏卒报告,他们奠祭时不见悲切之情,说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们巡视新坟相视而笑,说明他们看到新坟未被人发觉,为宝物仍在而高兴。因此我决定开棺取证,果然无误。”
苏无名继续说道:“假如此案依陛下两天之限,强令府县去侦破,结果必因风声太紧,窃盗们狗急跳墙,轻则取宝逃亡,重则毁宝藏身。那么,在证毁贼逃的情况下,再去缉盗追宝,就势必事倍功半了。所以陛下急破之策不宜行,急则无功。现在,官府不急于缉盗,欲擒故纵,盗贼认为事态平缓,就会暂时将棺中宝物放在那里。只要宝物依然还在神都近郊,我破案捕盗就易如囊中取物。”
苏无名的一番话,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耐心等待,不急不躁,伺机而动,才能把事理层层剖析清楚。之后步步为营,就会稳操胜券。
在人生路上,既要健步如飞,又需稳妥前行。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机会总会垂青于你。
第四节 在大处着眼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是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即位时年不满二十,因为权贵掣肘,不同派系斗争如同水火,朝纲混乱。虽然楚庄王有励精图治之志,但是他羽翼未丰、势位尚不牢固,因而他无可奈何,表面上不问政事,佯装平庸,深居后宫,一度沉溺于鼓乐酒色之中,暗中却在体察民情,辨别忠奸,访识贤良,发展羽翼,准备重振朝纲,成就大业。
楚庄王有个爱妃叫樊姬,非常贤惠。她让楚庄王不要天天陪她,应该多往其他嫔妃处休息。楚庄王问她这是什么原因。她说:“嫔妃们交替侍奉大王,就可以使大王有更多的子嗣。”楚庄王欣喜地说:“我幸有贤妃又有贤相。”樊姬问:“贤相是谁?”楚庄王说:“虞丘子。”樊姬听后掩嘴而笑。楚庄王问她为何发笑,她说:“妾侍奉大王十一年了,常派人到各地去选美人来献给大王,现在与妾平起平坐的美人已有十个,比妾贤惠的美人也已有两个了。妾不是想专宠擅爱,但妾不敢以己之私掩人之美。虞令尹任职多年,还没有见到他推荐贤才,斥退小人,怎么能称得上忠贤呢?”第二天,楚庄王在朝堂上将这段对话讲给虞丘子听。虞丘子一听坐不住了,当即离席叩拜,说道:“大王,樊夫人说得很对,臣是应该举荐贤才啊!”楚庄王却犹豫不定,说:“爱卿辅佐寡人尽心尽力,政绩卓着,因此国家才繁荣安定。寡人要想称霸诸侯,非你不可。”虞丘子却说:“臣过去虽做过一些有利于社稷民生之事,但如今年岁已高,耳聋眼花,精力衰退,疾病缠身,倘继续执政,对国事不利。倘臣长期留恋高官厚禄,即为自私自利;不荐举才德兼备之人,便是自欺欺人;不将自己的工作让给更适合者,非公正廉洁之举。如此心术不正之人,何能算作忠臣,大王又如何能继续信任之!那孙叔敖多才多艺,清廉无欲,君王如能将他举拔上来,把国政交给他,那国家一定可以治理好。故恳请大王恩准臣辞令尹而荐孙叔敖以代!”楚庄王只好依从他,并赏赐他食邑三百户,拜称国老。
孙叔敖当令尹后,乐不忘忧,福不忘祸。他生活俭朴,秉公执政,处事果断,颇得朝野内外的拥戴。虞丘子辞职后,庄王尊其为“国老”,在楚德高望重。虞丘子有奴仆依仗“国老”之威,为非作歹,无故致死人命。孙叔敖面对这一棘手案件左右为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秉公而断,判处其死刑。这难免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说道:“想当初孙叔敖连一个小官都没做过,为何现在一步登上了令尹的高位?那还不是国老的功劳。现在他却一点都不报答国老,真是不应该啊!”但是虞丘子对此不仅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入宫拜见楚庄王,赞不绝口地说:“臣说过孙叔敖清廉无欲,一定可以主持国政。他只讲国法,不徇私情,办案斩钉截铁,真是公平合理,不愧国之栋梁!”楚庄王也高兴地说:“爱卿说得不错,孙叔敖果然是个良臣。这都是你的恩赐。”
孙叔敖和虞丘子都以国法为重,不徇私枉法,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颂。
整体与局部是相互联系的。局部构成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诸多矛盾,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着想,局部服从整体,以更好地促进事物发展。楚国令尹虞丘子让相推荐孙叔敖,从大局考虑,从江山社稷着想,体现了他远见卓识的智谋。
让是一种美德。能否让贤是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大事。为国让贤其本身也是一种大贤。其非大贤岂能让贤?由于不争,彼此谦让,内部和睦,国家则治。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到民族问题,小到公司的团队建设,家庭生活的和谐,无不从大局安定、和谐考虑。唯有此,团队各成员才能彼此谦让合作,进发力量,创造更大的辉煌。
第五节 懂得收敛
人各有所长,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才干心中有数,懂得收敛,不宜滥用“心眼”,以免弄巧成拙。
为人处世要懂得韬光养晦。懂得收敛会使你能够像冰山一样只露出一角,让人摸不透你的心思,从而你自保无虞,而且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聪明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不应该让别人看透你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没有人看得出你天才的极限,也就没有人感到失望。让别人猜测你甚至怀疑你的才能,要比显示你
自己的才能更能获得崇拜。你要不断地刺激他人对你的期待,不要一开始就展示出你的全部。隐瞒你的力量和知识的诀窍是要懂得收敛,韬光养晦。表现的一种基本的形式便是受辱而不惊,也就是说,当别人侮辱你的时候,你能够克制情绪,而不是因为自己丢了脸、失了面子,因此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抱着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心理,大打出手,破口大骂,非要把面子争回来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事实。至于以后如何,等等再说。
冯先生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有过硬的管理才能和游刃有余的公关能力,但有一个缺点:争强好胜且不知收敛,胸无城府又易;中动。他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爱才的领导容忍了他的缺点,年方28岁便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但没多久,冯先生忍不下去,像许多南下寻梦者一样,辞职南下“淘金”。
冯先生被珠海市一中型合资企业相中,负责公司的宣传工作,当时他自己也这样考虑:应该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刚进企业,他写出来的文件颇受老总喜欢,老总多次当众夸奖他。但半年后,与他一起来的两个同事都升迁了,他的位置没有动,于是他心里不免有了点不平衡,最后他与人事部经理当面冲撞起来。
按他的说法“我豁出去了,不成功,便走人”。冲撞之后,老总找他谈话,意味深长地说:“小冯,请给我一个认识和了解你的机会。”老总准备再考察他一年半载,便提拔他为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年中薪资调整,他的工资翻了将近一番。这一变化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没能维持多久,冯先生又有了新的不平衡。因为与他一起进来的同事又有了新变化,要么升职要么跳槽,而他仍旧原地踏步。
他觉得耐心和等待没有结果,于是又变得任性孤傲。一次,公司通知他休息日加班,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严词拒绝,给公司高层领导造成极坏的印象,老总终于没有耐心对他进行继续考验了。从此他被打入“冷宫”,自己觉得无趣,只好主动辞职了。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立足的,而且会招致难以意料的厄运。崭露锋芒是正确的,但应认清形势,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第六节 保留底牌
为人处世应设法保持自己的神秘,亮出自己底牌的人让别人按牌来攻,肯定会输掉。混得再不好,你也不要向别人诉苦,而要做出成功的样子。即使很成功,你也不要亮底曝光,出人意料更能使人心悦诚服。
公司的老板往往会对守口如瓶的人进行提升,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这类人是身心成熟的。
尤其在大公司中,因为人多眼杂,难免会有争权夺利、钩心斗角的事情发生。而许多人正是善于钻营奔走、挑拨离间。每逢公司有人事上的升迁调动时,不仅流言满天飞,同事见面亦是言不由衷,尴尬万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那当然是有人泄露了人事上的机密,于是乎加油添醋,以讹传讹,搞得人心惶惶,既破坏公司的和谐,更影响员工士气。
一般来说,如果你是上级所赏识的人,遇到有升迁的机会时,你的上司必定会召见你,对你的工作、生活等有所垂询慰勉,此时不管你的上司是否对你有具体的承诺,你一定要守口如瓶,装得若无其事,甚至亲近如夫妻也不要透露一点口风,如果你能做到这个境界,那么你才会让别人认为你是可共大事的人。这个人事动态便是你的一张底牌。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就是一个能够严守秘密的人。当年他担任运输省次官时,吉田藏邀请他出任内阁官房长官,他按手续向运输大臣提出辞呈,只字不提自己被内定为官房长官的事,甚至对其夫人也都闭口不谈。他这种性格深为吉田藏所赏识,最后终于登上首相宝座,而且到目前为止,他是日本战后在位最久的首相。
要做到严守底牌的最好办法是以静制动,或是干脆置之不理。如果说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期待,此种情况更是如此。即使你必须亮出底牌,也最好避免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人把你里里外外一览无余。
聪明人应当对不怀好意的人置之不理,并且深藏起你个人的烦恼或家庭的忧虑,因为他们总喜欢往你的痛处下手。你的那些好事或不好的事,都应深藏不露,以免前者烟消云散,后者不胫而走。
一定不要和盘托出全部真情,因为并非所有真相皆可讲。亮出自己底牌的人可能会输掉人生的很多机会。
人心险恶,世事难料。真诚固然可贵,却不是人人都是以真诚相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生活中,许多东西只有在打碎了之后才会感觉其完整时的价值所在,同样,许多东西也只有在失去后才觉得拥有它的珍贵。这种教训比比皆是,它们告诉我们自警的必要性。
自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有时想到无、好时想到坏、安全时想到危机的超前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有了超人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我们的影响力自然就能得以长久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