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震惊的还是他们兄弟们,按照之前商议的政策,有任何出战的机会,都应该交给阿济格和多铎,虽然多铎现在有伤势在身,但阿济格并没有什么事情,手下的军队也是非常的精锐,就算是要南下的话,那也是应该让阿济格带兵南下,而不是让豪格带兵南下,一旦豪格获得胜利,他手下的两黄旗加上吴三桂和左梦庚的兵力,那可绝不是一个小数,绝对能够达到大清半数之多,那个时候还能管得住吗?
阿济格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到多尔衮的脸色之后,老老实实的把嘴巴给闭上了,阿济格虽然是多尔衮的哥哥,但是一直以来都不敢在多尔衮面前造次,他非常清楚自己有个弊端,那就是没有脑子,大福晋临死的时候,也给他们兄弟交代了,要好好的听从多尔衮的话,阿济格作为大福晋的长子,一直都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所以现如今这日子过得还是很舒服的。
“怎么?莫不是只有嘴上厉害,真到了该出站的时候,你就不敢带兵出征了吗?这个表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朝廷信不过你吗?又或者是两黄旗镇守京城已久,没办法去南方打仗吗?”
如果只有刚才那句话,大家还当不得真,但是多尔衮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大家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多尔衮肯定是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包括范文成在内,都没有想到多尔衮竟然如此安排,让豪格南下带兵,这很有可能会是大清分裂的一个根源。
大清所有的账本都在范文程的心里,豪格手下的两黄旗本就是皇太极的精锐,经过豪格这些年的发展,虽说赶不上多尔衮的两白旗,但是也优于其他的旗主,拥有各类精锐军队八万多人,再加上追随的蒙古两黄旗,总数要在十四万左右。
豪格一旦抵达武昌,左梦庚和吴三桂也就知道站哪边了,范文程的那个计策虽然给他俩晋升了亲王,但这两人非常清楚,那就跟明升暗降差不多,把手下的精锐军队划归了朝廷,所以这两人肯定恨着朝廷呢,豪哥只需要稍加拉拢,这两人肯定以后就跟着豪格了。
经过七七八八的战争,吴三桂手下的军队还有不足五万,但这全部都是关宁铁骑,再加上在河南还征召了两万余人,总数在七万左右,左梦庚之前号称拥有军队二十万,九江一战损失了将近五万人,拉起十五万的人马,这还是没什么困难的,如果全部加起来的话,豪格手里的军队可是足足超过三十万。
对朝廷忠心还好,但若是有二心的话,又占领了湖广河南之地,豪格完全可以形成割据之势,到时候多尔衮也是难以掌管,此番可别是放虎归山。
看到范文程一脸的焦急,多尔衮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儿,范文程也就不吭声了,范文程也算是了解多尔衮,在满清的这些人当中,多尔衮和皇太极是一类人,剩下的这些家伙是一类人,所以在伺候这两人的时候,范文程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有任何怠慢,因为你要是想敷衍二人,二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所以此刻也就不吭声了,多尔衮肯定有自己的意思。
议政王大臣就这样散会了,屋子里只剩下四个人,那就是多尔衮三兄弟和范文程,这才是多尔衮最核心的实力。
“二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就算我现在身上有伤,不方便南下作战,你也应该把大哥派过去啊,大哥比豪哥缺什么呢?真要是让豪格过去,你知道他手中的实力有多大吗?到时候反了咱们都有可能。”
多铎年纪最小,从小受到的宠爱最多,所以说话口无遮拦的,就算多尔衮现在已经是摄政王,但兄弟两个从小一块长大,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礼数。
阿济格和范文程虽然没吭声,但是看两人脸上的表情,也能够知道两人的意思,那就是跟多铎一样的想法,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管,但这件事情关联太大,稍有不慎,大清很有可能分裂开来的,豪格跟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阵营,对于没有当上皇上,豪格可一直都是记恨在心的,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拥有礼亲王代善的支持,豪格绝对能够登上大位,可现在只得到了一个亲王,如何能够甘心呢?
把豪格放在京城,就算他有两黄旗人马,但是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按照大清的规矩,两黄旗人马归属于当今皇上,只不过因为顺治皇帝太小,所以两黄旗人马暂时让豪格代管,他如果带着出了京,这个代管就很难说了。
“都别着急,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现今咱们兵分几路跟南明朝廷作战,多铎这边损失惨重,如果我让阿济格继续前去,万一战败了的话,动摇咱们兄弟三个的根本,到时候和哥一样会接管大清,只剩下我的正白旗,如何跟他抗衡呢?现在让豪格南下,只需要控制住粮草,他也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儿,反而还能够削弱他手中的两黄旗,何乐而不为呢?”
多尔衮短短的几句话,很快就把这个事情给解释开了,大家也都是心中后怕,如果不同意的话,把阿济格给派出去,胜利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失败了呢,多尔衮这边的力量三去其二,多铎和阿济格都战败了,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可就没有帮手了。
况且以军事力量来说,到时候豪格掌握的两黄旗就是最为强大的,一旦他进行逼宫的话,就算是多尔衮联合其他旗主,恐怕也拦不住豪格,所以眼前这个计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让豪格取得一番功劳,那也没什么的。
而且多尔衮的心里还有一种预感,这么多的精锐都在南明军队面前失败了,豪格难不成长了三头六臂吗?他就一定能够胜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