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验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虽然这与中国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仍在中国引起了热议,有意思的是还有人发表文章称奥巴马是最好的广告商。
小布什卸任时,恰逢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期。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楼市崩盘、股价暴跌、大批企业倒闭、员工失业,人们的钱袋也瘪了下去,恐怕美国人比任何时候都希望经济局势稳定,希望政府凭借其强势的执行力扭转经济的颓势。
选民评价美国总统的标准有很多,如承诺的改革、个人魅力、以往政绩甚至家族背景等,但在次贷危机肆虐的时刻,奥巴马向左走的经济主张更能博得选民的赞许。
而且,近几年来,美国的经济一再下行,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华尔街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选民把原因归咎于布什政府,他们当然不希望再给共和党机会了。相反,他们对于主张改革求变的民主党寄予厚望。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言:“我认为11月大选的结果毫无悬念,奥巴马将是美国下届总统。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经济危机全面爆发),选民决不会将现任总统所在政党再次送入白宫。”
对于奥巴马的胜利,次贷危机功不可没,它在最关键的时刻成为奥巴马当选总统最有力的推手。如果没有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奥巴马能否成就自己的总统梦还是个问号。
在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前,决定人们是否投票给他的只有奥巴马的那张嘴,那张嘴是否伶牙俐齿,是否能够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打动选民,是奥巴马能否获胜的关键。奥巴马的成功在于,他在一个幸运的竞选时节借助金融危机的大势打倒了对手。
宏观环境无关个人喜好,个人或组织更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更改宏观走向。快速、简洁与持续的交流,将企业置于“玻璃屋”式的舆论场。而企业可以通过巧妙地借势,径直走进公共视野,挖掘公众的“注意力经济”,这样既可以博功,又可以得利。
奥巴马顺应金融危机的大势,获得了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如果逆宏观大势而行,那么,结果就不会那么乐观了。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CEO马明哲在三年时间里,因同一件事两次陷入舆论的“漩涡”。第一次,是他年薪拿得太多;第二次,却是由于他年薪拿得太少。
“平安保险公司的CEO马明哲2007年年薪高达6616.1万元”,此消息曝光后,马明哲立刻被推上风口浪尖,足足挨了一年的骂。马明哲形象受损,名誉扫地,使得平安都不“平安”了。马明哲的高薪,无疑成了他的危机。
到了2009年,马明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08年的薪酬将分文不取,“期望以高姿态显示自己与全体员工共度时艰,谋求业绩增长的决心”。
我们都知道,马明哲名义上是“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则是平安的“老板”,在决策层面拥有的强大话语权和控制权,决定了其自定薪酬根本无所谓对不对。
2008年整个世界经济惨不忍睹。大环境流年不利,小环境下的平安岂能独善其身?年初的再融资风波给了马明哲一个“下马威”。在该风波的影响下,网友似乎更愿意将平安公司股票的走熊与平安公司的再融资和马明哲本人的天价年薪联系起来,对马明哲加以批判。而金融海啸中富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巨亏,更是现实给马明哲的当头一棒。于是,又有很多好事者再次翻出旧账,指责马明哲天价年薪拿得丢人。
业内人士预测,在种种因素下,按照中国平安的薪酬制度,马明哲2008年的薪酬应该缩水50%。但是,聪明的马明哲这一次并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干脆分文不取。马明哲的这一做法,的确暖了不少人的心。2009年,马明哲挨的骂要少了许多。
顺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舆论管理。走进舆论场中央,势必会引起大批人的围观,人们会用挑剔的心态和眼光审视表演者的意图。而“众口难调”的天然困难性,很容易把企业推入“怎么做都得罪人”的尴尬境地。围观者具有表演者无可比拟的数量优势,而且,围观者评价表演者的角度是多维的,如心态、道德、理性、法律以及围观者的个人利益等。热情过了头,被称为作秀;不温不火,被称为冷漠总之,不管转向哪个方向,总会遭遇一些冷言冷语。
而且,顺什么样的势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势”本身不靠谱,试图顺势而下的企业,恐怕也要遭殃。
2003年,在无数媒体的聚光灯下,一支原本默默无闻的球队突然改头换面,变得炙手可热。“一支充满神奇色彩的球队”,意大利媒体这样描述名为帕尔梅塞的足球俱乐部,“他们将在5年内创造奇迹,成为意甲冠军”。实际上,被“捧上天”的这支球队背后,有位最神秘的主席——温州商人陈宏雷以及一位最有影响力的名誉顾问——球王马拉多纳。
人们都知道这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肯定有来头,虽然媒体津津乐道地报道他的生意,但始终没有弄清楚他的来路。
夏天,帕尔梅塞市政府找到陈宏雷,希望他收购不景气的城市球队。他没有思考太久便买下了球队70%的股份,帮助球队走出困境。当他得知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来意大利参加高尔夫球作秀节目时,他本能地意识到,机遇来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陈宏雷敲开了马拉多纳好友家的门。此时,马拉多纳正在网球场练球,于是让他的助手接待了陈宏雷。几分钟后,助手匆匆跑到球场边,对马拉多纳低语了一番,马拉多纳便满脸堆笑地朝陈宏雷走了过去。然后,两人在茶几前坐下,一边喝着地道的意大利咖啡,一边洽谈合作事务。
陈宏雷设身处地为这个“世界球王”规划着未来,最后提醒他说:“作为球星,几年或几十年后你会渐渐褪色。如果代言品牌,你的名字会存活更长的时间,会有更多的人记住你。”正是这句话最终打动了球王。面对陌生的东方面孔,马拉多纳感激地说:“你们帮我设计了伟大而美妙的蓝图,让我明白了之后50年甚至100年内要做的事,你们是伟大的中国人。”
双方一拍即合。
一周后的9月5日,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家酒店,马拉多纳和陈宏雷的手握到了一起。关于该次合作有一个细节流传甚广:当时,陈宏雷担心马拉多纳会嫌30年的合同期太长,于是委婉地表示了忧虑,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马拉多纳竟然微笑着说:“为什么我们不签一个50年或更长时间的合约呢?”
阿根廷人的不拘小节和特立独行令陈宏雷感到既吃惊又兴奋。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散漫的性格将是商业合作的一大隐患。
按照马拉多纳的要求,双方重新签订了一份长达50年的合约。
消息传到国内,媒体习惯性地叫好与炒作。“温州人买下球王50年”的标题在媒体上广为流传,陈宏雷一炮而红,并趁势在意大利成立了“马拉多纳股份公司”,经营印有马拉多纳肖像和姓名的运动商品,策划马拉多纳的中国行,准备借球王的名义大赚一笔。这时候,一些媒体发出截然相反的声音:“和毒品、气枪、绯闻联系在一起的人物,能让他的品牌光大吗?”面对这样的质疑,陈宏雷信心十足:“球王马拉多纳,只有一个!”
不过,事情没有像他设想得那样美好。
“中国行”的活动从11月13日开始,但后因费用问题双方发生矛盾,马拉多纳因此单方面“罢工”。在为期20多天的活动时间里,阿根廷人多数时间都在高尔夫球场打球,根本没有按照陈宏雷的安排参观长城、到大学演讲,连事先约好的商业聚会也没有参加。陈宏雷因此被斥责为“破坏商界应遵守的诚信法则”,所在公司的名誉受损。
12月7日,带着满满五箱礼物,马拉多纳结束了中国之行。媒体由衷感慨:一幕持续20多天的乱哄哄的“马拉多纳闹剧”终于收场了。而几乎所有人都把责任归咎于陈宏雷。陈宏雷因此给国人留下了难以修复的“违约”、“不诚信”等印象。
顺势是一门求存图变的哲学,即企业借助外部的有利条件,以具备特殊价值与丰富资源的平台为企业品牌镀金。当然,也不是什么“势”借来都能达到“借东风”的效果的。陈宏雷虽然是借了马拉多纳的名声名噪一时,但原本一场欢欢喜喜的喜剧终究变成了闹剧。归根到底,还是在于陈宏雷“识人不淑”,没有全面认识到所借的“势”对企业的利弊。
首先,马拉多纳虽然很“拉风”,可是他毕竟有些过气了,而且也身负不少负面消息,如毒品、气枪等。与那些中规中矩的人物相比,马拉多纳的棱角太多,充满多变性,一不留神,负面的棱角便会露出来,与其形象捆绑在一起的企业很难及时抽身。所以,企业在选择“势”时要注意“势”的多面性,预见到“势”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果“势”变数太多,最好不要报以赌博的心态,一旦赌输了,吃亏的是企业。
其次,陈宏雷对马拉多纳缺乏约束力。马拉多纳接受阿根廷采访时,把陈宏雷说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我被他们骗了,他(陈宏雷)本来应该在古巴就付给我钱。虽然他们没付,我还是来到了这里,我做了一切。我对他们说,给我钱之前,我不再参加任何活动了。”陈宏雷则认为马拉多纳多次放他的鸽子,自己比窦娥还冤。为什么马拉多纳如此我行我素,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解释,“来中国之前我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合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约束我”。归根到底,在于陈宏雷对马拉多纳缺乏约束力。因此,即便是借势,企业也要尽量对“势”拥有一定的控制权,而非扮演完全被动的角色。低调有时,高调有时
自2009年6月以来,“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品牌”的消息几乎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到底是炒作、走秀还是一场民族品牌的蜕变,争论此起彼伏。
出名要趁早。但太快出名了,又没有做好出名的准备,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单从营销上看,神秘民营企业腾中重工气吞“悍马”,足以抢占媒体的头条,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隐藏”在四川的这家民营企业身上。名不见经传的腾中,一夜间就成为了企业明星,大小媒体都毫无怨言地为腾中打起了免费广告,这笔买卖的确很划算。
且不说腾中收购的悍马到底是野马还是病马,过于高调的腾中,以收购悍马为噱头在全球作秀,事实上是为自己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名气忽然放大,肯定会有好事者、好奇者挖地三尺去寻根究底,企业的背景、创始人发家的经历等都会成为调查的对象,而无孔不入的“包打听”们会把隐藏很深的问题给揪出来。知名度迅速飙升的腾中,反成为媒体竞相挖掘新闻题材的对象。结果,一查还真查出不少问题:
2008年5月,腾中重工收购原中国路桥集团新津筑路机械厂。这家企业原为中央直属企业。在国资委批复的文件中,第二条写明“同意你公司将中国路桥(集团)新津筑路机械厂纳入本次辅业改制范围,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但具体实施时,就不是改制而是卖厂了,这遭到新津筑路机械厂职工的质疑。腾中一直捂着的问题大白于天下。(《经济观察报》)
成都蚂蚁集团下属企业——四川蚂蚁雄兵机电公司又在媒体上爆料,称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拖欠他们工程款47万元。当蚂蚁雄兵上门催款时,就被腾中一句“账上没钱,要总部拨款”打发了。人们也不禁在心里打个问号——腾中真是财大气粗吗?(《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