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对方足够的信息,提供解决办法
假如你了解自己的产品,顾客便不会只把你看成是做买卖的商人,而是这件产品最好的咨询人员。
--销售训练大师珀西·怀廷
想象一下,你为了要买一台新款的数码相机,走进了一家大卖场,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你难以选择。
你向一名销售人员请教产品的相关信息,没想到他一问三不知,甚至还需要你来为他解释什么叫做像素。遇到这种销售人员,你敢相信他推荐的产品吗?
销售人员对自己的产品一无所知,这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常常发生。
在《销售的五大金科玉律》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在一堂销售训练课上,讲师要求一名推销煤的业务人员描述他如何向客户介绍产品。
“通常我都说:‘这种煤可是好货啊!’”
“然后呢?”讲师问。
业务员愣住了,那已经是他第101句的介绍词。
于是讲师问他:“这种煤燃烧后,灰烬是不是很干净?”
业务员眨着眼睛,一脸不确定。
“这种煤是一般的块状煤,还是薄片煤?是含有大量瓦斯的触煤,还是呈油状的碳煤?”
业务员有点生气了:“煤就是煤,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问题是,如果业务员不了解产品的特性和效果,客户怎么知道买了产品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广播名嘴赵少康就曾经说过,每当有业务员向他推销车子,他开口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业务员给他一个理由,为什么要买这辆车。“如果他连一个最强的理由都讲不出来,凭什么要客户向他买车?”
人心渴望处就是卖点
销售大师齐格勒就指出,业务员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功效。
他以化妆品为例:“每年有数十亿元的化妆品卖到客户手上,事实上,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唇膏、眼影和腮红。他们真正渴望的是更加动人的面貌,他们要闻起来舒服的味道,具有魅力,并得到异性的青睐。”
业务员有了足够的产品信息做后盾,才能为客户打造使用产品后的美好画面。有时候,即使客户有购买动机,因为业务员对产品的无知,也会造成交易的失败。
《商业周刊》总编辑王文静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过这样的经验。
有一次,她在中正机场候机,逛了台北故宫的专卖店,看到其中有一套“佳人有约”的杯子,眼睛一亮,因为在宝蓝色的杯子上,一幅图画隐隐浮现。但是她不知道“佳人有约”的出处,于是向店员求教。
这一套杯子,价钱不便宜,大概要4 500元新台币,而王文静说:“但是店员对她自己卖的产品,从材质到特色,全然不知。碰到一位全然没有销售专业知识的店员,我的购买兴趣顿时全无。”
这个故事提醒所有业务员一件事,当业务员在销售一件产品时,你除了销售产品本身,同时也销售客户对这件产品的信任感。当你对自己的产品表现得很陌生,这代表你对产品没有信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无法信任你。
从业务员到专业顾问
如果你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客户就不会将你看成一般的推销员,而是一位专业顾问。
美国有一位股票业务员斯莫尔认为自己只是中等资质,但是长达18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知识,也建立了一批客户群。
有一天,有位客户为他介绍了一位丈夫刚过世的太太。这位太太的手上正好有150万美元,准备投资证券。
当时,纽约每天约有3 454种股票及债券在进行交易,并且还有1.6万种未上市股票在柜台市场交易,几乎没有人懂得所有的证券。
斯莫尔花了一个星期写报告,这位太太就照着他的建议投资。一年之后,那个家族中的四名成员也来找他商谈投资证券的事,甚至有另一位遗孀给了他200万美元作为投资。
就是因为斯莫尔丰富的金融知识,让他从“业务员”升级为“专业顾问”,几年后,他就带着一笔丰厚的佣金退休了。
你够了解产品吗?
再看看另一个例子。
在南投做茶叶买卖的李丽芳,在上卡内基训练之前,她采取传统的销售方式,就是等着客户上门,试喝几种茶,觉得好就购买。
李丽芳上课以后,态度很认真,讲师要求的功课她都用心完成。当课程进行到“提供解决方法”这一节时,讲师要求学员整理出一本完整的手册,内容包括公司和产品的介绍、服务过的客户以及他们的反应。李丽芳也照着做了一本,但是一直没机会派上用场。
有一天,有两位客人上门,李丽芳看他们穿得很正式,跟一般的观光客不一样,就说:“不知道你们两位愿不愿意给我点时间作介绍?”
客人同意了。李丽芳就把那本手册拿出来,向他们说明茶叶的烘焙过程,还有如何选茶、过去有哪些客户买过她的茶等,解释得头头是道,一说就说了15分钟。
两位客人听完,说:“我们拜访过好几家茶庄,还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向我们介绍茶。”他们递出名片,原来是一家大食品公司的采购员。
原来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为一种新推出的茶饮料寻找上游的供茶厂商。因为李丽芳的介绍让他们印象深刻,于是决定请她到台北来作介绍。
李丽芳听了非常兴奋,因为行前做过功课,她在台北的介绍也表现得不错。后来食品公司的主管将她列为三家试用厂商之一,订单一开就是2万斤的茶。
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呢!因为李丽芳平时一年的卖茶总量也不过是2万斤。于是她就到处找好茶来满足客户要求的数量。
几个月之后,食品公司又来电话,通知她试用过关,决定使用她的茶来制作新的饮料。李丽芳除了惊喜,也有点紧张,就问他们:“你们需要多少?”对方开给她一个数目:10万斤。
这笔交易真不得了,找茶还不够,她还要另外找空地盖仓库。她的事业越做越好,不但当选了南投县十大工商妇女,我听说,她自己也成立了公司,在大陆销售茶饮料。
我常常对业务人员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永远要在客户面前表现出专家的实力,那么当机会来敲门时,你绝对可以一鸣惊人。亲爱的读者,看看你眼前的产品,想一想,你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通过几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产品信息:
途径一:阅读杂志。除了本行业的杂志,还有一般性的综合杂志,其中可能出现最新的信息,能够派上用场。
途径二:阅读书籍。包括和产品有关的任何书籍。
途径三:向公司索取数据,或是请教资深同事。
途径四:向客户寻求资料。什么人对你的产品十分了解,而且能提供第一手的使用信息?答案是:已经向你购买产品的客户。向你的客户咨询。
途径五:参观工厂。直接站在产品制造的第一线,会帮助你贴近产品。
途径六:自己成为使用者。业务员如果亲自使用产品,不但能从体验中了解产品的效果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如果连他自己都使用了,对客户就更具说服力。
提供信息时的六大关键
有了丰富的信息,下一步,就是为客户提供这些信息。博学多闻的你,在开口之前请记住下面六个关键:
一、提供“足够”的信息
有一次,我陪着父亲黑幼龙先生到某家银行开户。
进了银行,我们一坐下来,银行的工作人员发现来了个有知名度的客户,就翻出许多资料,开始向我们介绍各项金融产品。
他说了好久,其中有些内容,即使是念过工商管理硕士的我都听不太懂,更别说是我父亲了,他可以说是听得一头雾水。
后来父亲作了结论:“你介绍得很精彩,可是我决定还是先把钱放在存折里好了。”结果就是什么都没买。
当我们讨论卡内基优势销售的第四条原则:“给予对方足够的信息,提供解决方法”时,我想特别强调“足够”这两个字。
我发现,许多业务员为客户提供产品信息时,常犯两种错误,一个是知道得太少,也说得太少;另一个则是懂得多,说得也多,反而造成客户难以消化。
就像那位银行的业务员,因为他介绍得太多,我的父亲无法吸收,结果还是无法成交。
你也许会感到好奇,那么,业务员要对产品懂多少,才有机会将产品推销出去呢?
一般说来,业务员的基本知识应该涵盖四个部分:你的产品及用途;为什么你的产品比竞争者优秀;竞争者有什么样的产品;你所服务的公司,包括历史、财务、成员、声誉及经营策略。
请记住,业务员了解产品知识,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博学多闻,也不是用来欺骗客户。他提供信息,目的是解决客户的问题,或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相信,对于产品知识表示尊重的最佳原则是:“懂得多,说得少。”
二、简洁、有力、清晰
如果有机会让你回到过去,发明电话的贝尔邀请你投资他的电话产品,你会拒绝吗?
想想电话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背后商机无限,这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但是,却有人拒绝了!这个人就是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曾经接见过一位瘦瘦的中年男子,这名男子带来一个看起来很奇妙的设计。他非常卖力地向马克·吐温介绍这项新发明,希望能获得他的资助。但是他使用了太多艰深的术语,即使聪明如马克·吐温,也根本听不懂,于是拒绝投资这项新发明。
发明家很失望,准备要离开了。
“你说你叫什么?”马克·吐温追问了一句。发明家无可奈何地说:“贝尔,亚历山大·贝尔。”
这其实不是马克·吐温的错,作为一名投资人,他虽然从贝尔那里获得许多信息,却未能获得这将是个让他大赚一笔的项目的确切信息。
我们希望业务员说得少,并不表示不说,重点是你该如何说得简捷、有力、清晰。在卡内基的销售训练里,我们的建议是能在像坐电梯那么短的时间内,很清楚地告诉对方你的产品可以为客户做什么,并提供一个简单的证据进行说明。
以写简历为例,如果你将职场生涯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写进简历中,厚厚一大沓,人事主管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扔进垃圾桶里了。
让我们换个方式,在简历上只记下你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几段经历,会大大提升你赢得工作的机会。
业务员要赢得成交的机会,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站在客户的立场来介绍产品
有一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我,在上优势销售的训练课程之前,对于客户,他本来有一套“标准讲稿”,已经讲了十年,背得滚瓜烂熟。
结果他上完了课之后,重新检视他作介绍的幻灯片内容,结果发现第一页不对劲,第二页也不对劲,一路看下来,全都不对劲。
乍看之下,这套“标准讲稿”的确很“标准”,一开始介绍公司成立于哪年,然后又交代在哪一年成立了子公司,接下来谈公司的服务内容……诸如此类。但是当这位上过卡内基训练的总经理试着站在客户的立场,来看这份介绍讲稿时,第一个反应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