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生命垄断阶级的出现。”
“无论《寿命法》多么完美,都会出现极少数精英阶层得到无限的寿命奖励,而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只能获得少量的寿命奖励。”
“于是,生命垄断阶级更出现了。”
“生命垄断阶级的出现,牢牢控制着所有人的生命,而且这批人还不会死去。”
“这种生命面前的不平等,是社会崩溃的导火线。”
“第五,不平等带来的群体势能差。”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们以后找时间再说。”
“但我们要记住这个问题的结论:社会群体的势能差,将令社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六,倦怠感的出现。”
“如果我们在千百年里都做着同样的事情,生活必将变得乏味至极。”
“再新鲜的事物都有被玩腻的时候,人一旦玩腻了某项事物,再逼着他天天玩,那就成了一场噩梦。”
“即使这个人可以自主选择上午玩这个,下午玩那个,这个十年研究物理,下个十年研究化学,这个百年欣赏艺术,下个百年研究哲学。”
“但要知道,他面对的是无限的寿命奖励,这就意味着可能永远不死,万万年不灭。”
“这就意味着无论玩什么、怎么玩,都有玩腻的时候。”
“总有一天,他会发现,实在没什么可玩的了,但竟然还要活下去!这难道不是噩梦吗?”
“第七,人类出现退化。”
“人类的进化是通过繁衍后代来实现的。”
“当人类需要遏制人口数量的增加的时候,就必须要停止繁衍,这就造成人类的退化。”
“第八,肉体永生,但智力却没有进步。”
“这个问题的后果就是,人类有可能被智能人所替代,至少会成为智能人的奴隶。”
“五郞所说的这八个问题,只有前两个问题好理解,第三、第四个问题能理解一部分,后面四个问题实在无法理解。”李世民说道。
“不管我们能不能理解,它都会真实地存在。所以,作为大唐的最高领导者,二哥必须要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逆生长针剂出现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社会的崩溃。”
“二兄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李世民很有信心地说道。
“五郞相信二哥有这种智慧和能力,这也是后世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郞,我们通知了昨天那些人十点到会议室集中,由五郞继续就近期的工作作出安排。”
“好的。宏义宫的大会议室可以使用了,以后秦王府的会议都在宏义宫召开。二哥你们体检完了就去吃早餐,我等下直接到宏义宫会议室等你们。”
“五郞,我们三姐妹就不用参加了吧?”长孙无垢问道。
“你们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以后的会议只要没有专门通知你们都不用参加。”
“还有啊,二哥,今天是星期天,也就是日历上的星期日。在后世,星期六和星期日所有国家机关、企业都会休假。”
“这个问题二兄已经同他们几位商讨过了,早朝现在已经没法进行了。从下个月开始,我们的休沐时间改为星期日,比后世少休一天。”
“二哥的效率终于提高了一些。”
“大家都有种被五郞在前面牵着跑的感觉,再不提高些效率就跟不上五郞了。”
早朝就是朝参,是唐朝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
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除休沐日外,每日朝参,这是“常参”。
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的官员每月初一、十五朝参,这是大朝。
朝参完毕后,官员和有皇帝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自己的问题。
朝参是从卯时开始,卯时对应后世早上五点到七点这段时间。
朝参开始前,会有专门的官员手拿官员名册点名,被点到的官员需要应答“在”,这叫“唱籍”。
由于点名是在卯时进行的,所以也称为“点卯”。
此时的唐朝,每工作四天休息一天,也就是“吏员五日一休沐”,这里的“休沐”指的就是休息。
这个制度是从西汉时期就开始的,一直沿用到唐初,直到唐永徽三年(华夏873年),因国事频扰,唐朝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此即所谓的“旬休”。
当李昊来到宏义宫大会议室的时候,时间还差十分钟才到十点,但参加会议的人就已经全部到齐了。
李昊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直接开始了工作安排。
“我先讲一下关于工作方面的规定。”
“凡是新设立的单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营企业、学校,医院,都一定要按照些规定执行,我们会把它作为对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考核的内容。”
“第一个规定,使用简化字。”
“第二个规定,书写工具,硬笔。”
“第三个规定,书写习惯,右行,横排。”
“以上三个规定,我们之前就讲过了。”
“第四个规定:每次的会议都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作《会议记录》,并在会后整理成《会议纪要》。”
“《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除要存档备查外,还必须在当日上传到秦王府对应的工作组,每个单位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各种档案的管理。”
“这里大家要注意两者的区别,《会议记录》只是一种客观的纪实材料,记录每个人的发言。而《会议纪要则》集中、综合地反映会议的主要议定事项,起具体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会议记录》不公开,需要查阅的时候,必须要有单位第一责任人的手令,查阅情况需要填写《会议记录查阅登记》,查阅手令作为附件与《会议记录查阅登记》一起存档。”
“第五个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需要填写《工作日志》,这是每日都必须要提交给上一级主管的,这个会纳入对个人工作的考核内容。”
“关于这个工作规定,我们会公布在下一期的《长安日报》上。”
长孙无忌举起了右手。
“辅机请讲。”
“殿下,各个方面都强烈要求增加《长安日报》的发行数量。”
“长安造纸厂还未投产,由于纸张的原因,我们暂时无法增加报纸的发行数量。”
“长安造纸厂投产后,我们不但要增加《长安日报》的发行数量,还会在第一时间将《长安日报》由四个版面增加到八个版面。”
“今天各售卖点都实行了每人限购两份的规定,半个时辰……应该说是不到一小时就售罄,到粮行买粮食的人也被人雇来排队买报。”
“再坚持一周,纸张就能生产出来了。”
“说到这里,我问一下耶耶,有没有问到张文瓘这个人了?”
“如五郞所说,张文瓘的确是出自清河张氏,但不是嫡支。”李渊说道。
“隋末随张氏这一偏支迁居魏州昌乐,因其自幼丧父,家境并不太好。”
“耶耶宫里有个小吏,正好与张文瓘是同支张氏人,去年回家省亲的时候,与张文瓘兄弟有过交往。”
“耶耶已经同这个书吏说好了,让他回昌乐,带张文瓘来长安。”
“辛苦耶耶了。不过昌乐到长安,两千多里路,交通又不便,我安排人送他去昌乐,接到人后再一起回长安。”
“今天的会议结束后,我让李武送耶耶回宫,然后李武带着耶耶那个书吏去昌乐把人接回来。”
“五郞这样安排当然更好。耶耶现在有事做着,不但没有感觉到辛苦,反而人都精神多了。”
“张文瓘是我考虑的长安造纸厂的厂长人选,等他到长安后,我先同他谈谈,如果能达到我的要求,就由他出任长安造纸厂的厂长。”
“昨天我们安排了十四家国营农场,昨天晚上我考虑把交州也加进去,这样今年就是十五家国营农场。”
“交州我知道,武德七年,交州总管府改交州都督府,交州总管府大总管邱和任交州都督。”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邱和是伪帝萧铣的部下,降唐后一直经略交州。这个人打仗还成,但政务能力一般。”
“五郞的意思是?”
大家面前出现了一张BI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武德年间岭南道地图。
“交州、爱州、驩州三州面积达三十万平米千米。由于气候原因,在这块狭长的土地上,水稻每年至少是两熟。”
“由交州往南一直到林邑,水稻每年是三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区。”
“这个我也知道,但由于交州到关中路途实在遥远,加上沿途海盗、山匪为患,粮食从交州运到关中,往往十不存一。”李世民叹了口气。
“自秦始皇在该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以来的八百多年里,历朝历代都没有从这里筹粮的先例。”
“是的,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二哥说的这种情况是一定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
“这个地方不但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说。”
“我们现在先在交州建立一家国营农场,除了国营农场的基本任务外,这家国营农场有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从林邑一带大量采购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