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生育,无论是自然人与智能人,还是智能人与智能人的生育,智能人就具有了自然人的全部生物特征,智能人就取得了与自然人完全平等的生物界地位。
智能人生育的后代,注定了会拥有比自然人生育的后代更优秀的基因,不仅智力和体格远超自然人后代,其进化速度更是自然人无法比拟的。
结果只会有两个:一是智能人的后代奴役自然人,二是自然人杀死自己的智能人后代。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李昊不能接受的,这也是李昊坚决反对智能人生育的原因。
现在,自己带着一帮智能人跑到了唐朝,目的有两个:一是将唐朝变成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二是拯救后世的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
将唐朝变成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很容易;拯救后世的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在的地球,很困难。
将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带到唐朝,建设一个强大的大唐帝国只是举手之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心冀冀地保护的是在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进步过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爱!
而要拯救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在一百年内得到飞跃式的提高。
这却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法实现的事情。不过,有一条捷径摆在李昊的面前:利用超人的超级脑力飞跃式地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走这条捷径,一定会有两件李昊绝对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发生,一是保持自己的超人等级永远高于其他超人,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会将自己变成一个丧失人类所有人性的东西、与智能人没有了一点区别的生物;二是在无法掌控超人的时候,毁灭超人,这其中就可能包括自己的女人,甚至还有自己的儿子、孙子……
看到李昊有些迷惘的眼神,李怡有一种心疼的感觉,李怡完全明白李昊所面临的困境,这同样也是李怡所担心和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李怡心里,李昊是一个满足了自己对男性所有幻想的男人,为了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就算自己灰飞烟灭也心甘情愿。
在后世,李怡看到很多的智能人同自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而那些智能人只是没有繁衍系统和情感系统的伴侣型智能人。
人类早就有了允许智能人与自然人结婚的法律条款,李怡也曾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与李昊一起生活的场景。
在后世一夫一妻的法律制度下,自己想要同李昊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包括李昊在内的自然人都无法面对自然人与智能人生育的后代,而李昊不生育后代也不现实。
现在到了唐朝,在唐朝的婚姻制度下,李昊除了正妻,还可以有妾,同时,智能人生育项目是必然要进行的,这样自己同李昊在一起就是必然的事了。
“哥哥,你背负的东西太多。”李怡心疼地说道。
“从出生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也想只为自己活,可是,我又做不到。”
“哥哥,你所担心的意外一定不会发生!而且,我们的孩子和婉儿姐一起出生,他们还可以相互陪伴成长。”
“妞妞,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的孩子……”
李怡用双手捂住了李昊的嘴,让李昊把没有说完的话咽了回去,“哥哥,我们一定能寻找解决哥哥所担心的问题的办法!”
李昊认为,李怡考虑问题有时候过于简单,还总是把问题理想化。
“问题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就拿重生婉儿这件事来说,之前很多问题我都没有想到。但现在我觉得这件事存在很多无法确定的问题,首先,婉儿的记忆中有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是作为戴维斯这个姓氏的婉儿的记忆,再一个是同我在一起之后的婉儿的记忆。在重新导入婉儿记忆的时候,如果出现某一部分记忆被强化的情况,后果是很难预料的!其次,婉儿的孕育过程采用人工还是代孕?如果代孕,母体如何选择?出生后,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这些不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还牵涉到伦理方面的问题。”
李怡也觉得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在李怡的本能意识里,人类的世界太复杂,不像智能人的世界那样黑白分明。
李怡心疼地看着李昊:“自然人的世界太复杂!生命科学的发展又带来了许多无法避免的伦理问题,特别是人类实现永生以来,这类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也许,贱人婆一民说的对,科学发展的终极就是反人类。这应该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
“你什么时候变成了老婆这个科学悲观主义者的拥趸了?这个问题我必须要有时间静下来认真地想一想,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李怡完全理解李昊必须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给李昊带来的压力,可是,除了心疼之外,李怡觉得自己完全无法为李昊分担这些压力。
办公桌上方突然出现了一个数据可视化小屏幕,屏幕上是李筠的头像。
“李筠请求接入。”
“准许接入!”李昊说道。
“报告元帅,秦岭环境评估已完成!评估报告书已上传至天网服务器。”
“结论?”李昊问。
李筠回答:“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比我们之前推算的严重得多。”
“建议?”李昊又问。
“建议有两点,一是华原基地第一、二期目标合并,加快以煤代薪工程的进程;二是封山育林。”
李昊思考着李筠提出的建议。
自周以来,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关中建都。
皇家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别苑,如秦之阿房宫、隋之大兴城,唐之大明宫、兴庆宫等,个个规模宏大。宫殿、城池、官宅、修庙建祠、修城建寨、造船建桥对木材的需求量巨大,关中地区的原始森林被掠夺性地砍伐。
同时,伐薪烧炭对秦岭森林植被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现在,长安城的人口约在50万左右,按此计算,长安城一年生活薪炭消耗约为91250吨薪柴。如果每株可用薪柴的中等树木按100公斤(干燥)计算,长安城平均每年仅薪柴消耗量一项即需要砍伐912500株成材树木。
至唐开元年间,秦岭北坡“近山无巨材”。
秦岭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河流淤浅,河渠水量减少,断流时有发生,生态严重失衡,关中平原旱涝灾害频发,直接影响到关中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与稳定。
因此,后世有学者指出,“周文明是建立在毁坏森林的基础上的。”
想到这里,李昊作出了决定:“华原基地合并第一、二期目标应该是可行的,但需要一份可行性报告,重点考虑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至于封山育林,恐怕在短期内难以推行。”
李筠领命离去后,李昊对李怡说道:“一个小时后,我们去见李世民。”
李怡站了起来,来到李昊身后,双手放在李昊的肩上问道:“哥哥,你说李世民长啥样?”
“稍等,李泊等待接入。”
李泊出现在数据可视化屏幕上向李昊报告:“元帅,据侦察卫星传回的数据分析,黑谷有一间寺庙,一间道观,还有不少散居的流民。”
“人数及状况?”
“寺庙位于黑谷最深处,寺庙内有167人,但真正的和尚不足20人,寺庙后山有六处独立小院,其中四个小院分住着4位带有奴婢的女性,似是住了较长时间。寺庙周围还有37户229口人,似为租种寺庙土地的流民。
“道观在黑谷深处的一个岔沟里,距寺庙17千米,占地比寺庙还大。观内有213人,其中道士23人,道姑19人,还有长居于道观的7名女性,身份似是非富即贵。道观周围散居着54户367人,应该是租种道观土地的流民。
“散居的流民共31户183口,分散在11处,最多一处有五户。其中有3户17口正好在基地内。”
“报告传到唐网服务器后,你通知办公厅李爽安排信息组制作一份适合唐朝人阅读习惯的报告副本。暂不作处置。”李昊作出指示后关闭了数据可视化屏幕。
李昊对身后的李怡说道:“这是李世民的麻烦,我们交给他,看他如何处理。”
“哥哥还没有回答妞妞刚才那个问题哦!”李怡娇嗔道。
“想不到妞妞也有八卦之心。”
“哥哥,只要是女人就爱八卦,特别是华夏女人。何况女人八卦对心理健康还有帮助。”
“好好好,说不过你。至于李世民长什么样,再过一会儿不就知道了吗?”在李怡面前投降,已经成了李昊的一种习惯,并且李昊把这当作讨好李怡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