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将李世民送到书房门口就离开了。
李世民推开书房门,暗卫和太监都还等在书房里。
“张海,你去请观音婢到书房来。”李世民吩咐太监。
“大家,这个时辰,娘娘怕是已经歇息了。”张海有些犹豫。
“就说朕有要事相商。赶紧地。”李世民再次用不容置疑口气说道。
太监张海领命后离去。
李世民问侍立一旁的暗卫:“师子,想不想跟今天来的那些人修习更强的武功?”
“当然想!……可是,我已经有师父了……”
在华夏古代,不管是哪个行业,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间是利益同盟,同进共退,这是师徒关系的基本原则。
“天地君亲师”是妇孺皆知的信条。“君”与“师”的地位,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徒弟见到师父,须要执弟子礼,师生关系乃人伦中的一个大项,终生不变。
一个人一旦拜师之后,如果再拜他人为师,便会被视为背叛师门。
“不需要拜师。”李世民当然知道师徒关系意味着什么。
“不拜师当然行!”段师子欣喜若狂地说道。
被李昊轻松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段师子当然明白这些人的强大,能跟着他们学艺肯定是任何一个习武之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除了你而外,朕还会安排一些人去。”
“圣人,能不能安排师兄和师妹同去?”
“朕允了。”
作为“暗夜”的二当家,就是段师子不提,李世民也会安排柴绛去接受李昊的训练。
“多谢圣人。”段师子单膝跪下,给李世民行礼。
那些人的武功神鬼莫测,要是能习得他们的一半,师父的仇……
看到段师子的神情,李世民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你们还是放不下。”
“圣人……”
“你只比朕小两岁,你看朕孩儿都好几个了。朕记得,今年秋水就满二十了,你们就算不替自己考虑,也应该替秋水考虑一下吧?”
“唉,师父的事是一个方面,师妹对师兄……师妹……”
“你们这个三角关系,朕也不好说什么。朕要告诉你的是,机会都是自己争来的,它绝对不可能自己跑到你的手里来。”
“师子明白。”
“今天朕同秦王有事,给你休假一天,等下城门一开,你就回庄子去看看你师妹他们。”
“秦王?”
在段师子心里,秦王是圣人被册立为太子之前的封号,现在那份登基了,怎么又出来一个秦王?
“今天……应该是昨天晚上了,来的那个人,是朕的五弟。”
在李世民同段师子说话的当儿,长孙氏来到了书房,一进门就一脸焦急地问李世民:“二郞,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很复杂。现在我们一起去见耶耶。”李世民一边说,一边拉着长孙氏的手往外走。
虽然自己与耶耶之间有很多问题,但李世民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能信任的人还是自己的耶耶。
“现在已经快寅时了,耶耶已经歇息了,天明再说不行吗?”
“不行!必须现在就同耶耶说!天明之后还另有安排。”
李世民拉着长孙氏出了书房门,段师子和张海紧随其后。
李渊的侍卫都是李世民安排的人,一行四人无人阻拦地来到了太极殿李渊的卧室门口。
不等门口的当值太监开口,李世民就对迎上来的太监说道:“通报太上皇,就说朕有急事相商。”
太监跪伏在地上:“大家,太上皇已经歇息……”
“叫你通报,你就去通报!罗嗦个什么劲!”
李世民一脚踢在太监肩膀上。
太监翻身爬了起来,还想要说点什么,但看着李世民恶狠狠的眼光,急忙推开大门,跑了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殿内传来李渊很是不满的声音:“进来吧,这都什么时辰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李世民率先进入殿内,跪伏在地上,对李渊行着大礼,随后进来的长孙氏也跪了下来。
“发生了一件很大很大的事,孩儿不得已才来打扰耶耶。”李世民站了起来。
“很大很大的事?想不到我还能管大事!既然是很大很大的事,你不去找你那些股肱重臣商量,跑我这里来有何用处?”李渊怼了回去。
李世民看了看殿里的侍女和太监,还有两个侍寝的嫔妃,大声说道:“统统出去!”
殿内众人连忙跑出了大殿,看到大门从外面关好了,李世民才开口讲述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李世民一字不漏地讲述着,李渊和长孙氏不断地被震惊着。
李世民一边讲述,一边盯着李渊,想从李渊的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看出点什么。可是直到讲完,李渊的表情和情绪中只有震惊和不解,而没有沮丧或者开心。
李渊虽然没有正眼看过李世民,但他感觉到了李世民一直在盯着自己看,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二郞还是不放心自己啊。
玄武门之变后,自己就没法离开太极殿,二郞连自己的侍卫都全部给换掉了,得不到二郞的允许,自己就半步都离不开。
直到李世民讲述完了,起身找水喝,李渊和长孙氏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来人!”李世民大声叫道。
殿门打开了一条缝,刚才站在门口的太监跑了进来。
“上茶!”李世民吩咐道。
太监又跑了出去。
一小会儿,两个侍女端着茶盘进到了殿内,将茶盘放在了旁边的小桌上后退了出去,从外面关上了大门。
李渊看了看李世民,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这应该是件好事。”
“对国家是好事,对我李氏皇族,我虽然还有些没看明白,但感觉上应该也是好事。”
“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我李氏一族,都是件好事。”李渊这次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那我们应该如何行事?”
“其实你自己心里很明白,你唯有全力配合他。”李渊说道。
“以他的强大,特别是他延长寿命的手段,就算是撇开我们,也能轻而易举地做到他想做的一切。如果我们的表现不如他意,改朝换代也只是朝夕之间的事。”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还是有些担心的,所以与李昊在一起的时候,全程表现出来的都是毫不犹豫的配合李昊的态度。
“这个应该不会,以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来论,如果他没有看上你,他也不会一来就找上你。”李渊再次确定道。
李世民看向长孙氏,长孙氏也点点头。
“对了,他那个延长寿命的法子……”李渊问道。
“因为时间紧,所以并没有说到具体的做法,他还会再同我说这件事。”
“那就好!他虽然是我李氏的后世子孙,但中间隔了一两千年,好几十代,你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他的老祖宗。”李渊叮嘱道。
“这一点我省得,所以我同他才以兄弟相称。”
“这一点你处理得不错。特别是称他为秦王这件事情上,你做得很好。他既然与你以兄弟相称,又称我为耶耶,我们同他,就要以亲亲的父子兄弟的方式相处,让他有长安也是他的家的感觉。”
“二郞也是这么考虑的。”李世民说道。
“你要亲自去办两件事,一是他没有反对秦王这个封号,那就按照规矩走完全套的程度。二是他既然是李氏皇族的后裔,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你亲自去办。”
“耶耶说的在理,我会亲自去办这两件事。我在想,作为亲王,他还应该有至少十二个妻妾,这件事也由观音婢和紫衣来操办,李怡很支持这件事。”
长孙氏有些犹豫:“寻常女子根本不可能入得了他的眼,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他的反感,就得不偿失了。”
“我看可以,先把人准备好,行不行再说,但人得是我李氏皇族的才行,世家不要考虑。”
“好吧。关于他是恪儿这一支这件事,切不可让我们三人之外的人知道,他也是这个意思。”
“不管什么事,以他的想法为准,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他既然接受秦王封号一事,我们要不要按照礼制举行一个册封大典?”
“这个可能不行,他已经说了,接受秦王封号,一是表示他是亲王,是我的五弟,二是便于别人称呼。其它礼制方面的问题,他让我想办法解决。关于他提出的训练侍卫一事,耶耶有何建议?”
“这件事情,我认为是你想岔了,那么强大的人,有必要来拉拢你的侍卫吗?”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这点。”
“耶耶,今天参加的人比较多,他会过来接大家,东宫那边地方小了些,能不能让大家到太极宫这边来等?”
“让大家到太极宫这边来等吧。不过,为何要带这么多人去呢?”
“这样对我们有好处,在见识过他的强大之后,就不会有人再生二心了。”
“带着官员和皇室的人去好理解,但为何还要让僧道两家的人也去呢?”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最有可能是僧道两家的存在与他的想法有冲突。”
“他不会是想要灭佛吧?”长孙氏问道。
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一家人都比较信奉佛。
家族中的长辈给长孙氏起了观音婢这个小名,是希望她能够成为观世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