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72900000103

第103章 低调行进的盐业改革(一)

最后一份关于盐业的资料从打印机中打印出来,李昊将它收拢到手边的文件盒里。

靠在高背沙发转椅上,闭上双眼、放松四肢和身体,是李昊在思考时最喜欢的姿势。

将头靠在沙发靠背上,一闭上眼睛,与盐业有关的各种资料就纷纷涌入到李昊的脑海里,然后按照资料种类、时间顺序自动分类排列。

李昊现在要做的事,就是从这些浩瀚无烟的史籍资料中整理出一份关于华夏盐业史的简单明了并适合大唐人使用的资料。

世界盐业莫先于华夏。

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

古代华夏人称自然盐为“卤”,卤水经人力加工后变成的固体结晶,才称之为“盐”。

华夏最早的食盐起源时间远在神农(即炎帝)时期,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的鼻祖,被后世尊为“盐宗”。

五帝时代发现池盐。

战国末期发现井盐。

宋朝以前,在河东安邑县东南十里,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

(河东,后世山西;安邑,后世山西运城夏县。)

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泰州,后世江苏泰州。)

华夏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

华夏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华夏古人通过观察动物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

文献记载的“煮海为盐”是在神农时代,华夏古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起来要煮海为盐呢?

那是因为在伏羲时代之前,人类的食物是以禽类和兽类为主。

由于动物的血和肉里面含有足够人体所需要的盐分,所以人类如果采取肉食为主、蔬果和谷食为辅的生活方式,那么人类是不需要吃盐的。

到了伏羲时代,华夏人口重心所在地已经没有足够的禽类和兽类为人类提供肉食来源了。

伏羲时代是人类从肉食为主向谷物为主的转变时代。

谷物没有像肉类那样含有盐分,人类便产生了吃盐的独特需求,也就出现了宿沙氏这样的专业煮盐部族。

也就是说谷食和吃盐是同时发生的。

华夏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最著名的即解县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

盐池是当时古代华夏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谁占据了盐池,便表示他有了担任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根本上是要控制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

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平阳,后世山西临汾;蒲坂,后世山西永济;安邑,后世山西运城北。)

商、周两代实行等级分封制,纳“贡”代税,就是以“盐”作为贡品,向上级交纳,以代赋税。

当时,食盐的产运销由百姓们自己经营,官府仅在产地设官,督促民众按时采煮。

春秋时期,当年引发原始部落征战、促成华夏民族形成的盐,在华夏文明进步和国家版图的整合中继续发挥作用。

在春秋历史中颇为传奇的猗顿,原本只是鲁国一介寒士,后来在陶朱公的启发下,把家搬到河东盐池附近,白手起家,专心搞起盐业和畜牧生意,仅十年就富可敌国。

再后来,猗顿被誉为晋商始祖,并有“猗顿之富”一词形容某人富可敌国。

春秋时期的解县盐池为晋国所有,被称为晋“国之宝也”。

晋国因为池盐而国富民强,晋文公因此晋升“春秋五霸”之列。

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燕等国也因盐利而受惠。

齐国、燕国这些重要的海盐产地,财富急聚,国力大增,很快在战国风云中占得上风,入选“七雄”。

管仲为相齐国期间,治齐的核心思想就是“官山海”。

“官山海”的具体做法是“开山成铁,煮海成盐”,国家把山、海的资源垄断起来,就可以控制盐、铁的经营买卖,进而从中获利。

这就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盐铁专卖制度”。

尽管在食盐生产方面,管仲部分放权给百姓,但官府仍然严格控制生产者的生产时间和食盐资源的管理。至于食盐运输,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从境外“进口”的食盐,均归官府统一运输。

除了为政府赚钱外,食盐官府专运还能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对于那些不生产食盐的诸侯国,不听话就不给盐吃。

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利用经济制裁达到政治目的的案例之一。

齐国自实行盐、铁“国家专卖”后,财政收入由月入“三千万钱”猛增到月入“九千万钱”。

这一举措迅速为齐国国库积累了巨额财富,从而奠定了齐国在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

正是因为“盐财政”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如此的显著。在管仲提出“食盐官营”思想之后,就为历朝历代所推崇和效仿,垄断食盐经营成为封建朝廷增加财税的通行手段。

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早在“商鞅变法”后,秦孝公十年,秦国即夺得了平阳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并置“盐官”,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秦惠文王九年,秦国吞并了井盐资源丰富的蜀国。

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守,出生于“池盐之乡”的李冰,主持开凿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六国,统一华夏,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

为了避免秦朝严刑峻法覆国的命运,汉朝成立之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开放盐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可以“自由”开采、运输和销售。盐官不再承担食盐的产、运、销,只负责征收盐税。

汉武帝时,长期的对外卫国战争致使国库日渐空虚。

于是,汉武帝把目光投入到利润丰厚的盐铁业,重新开始施行盐铁国家专营,以图创收。

官府以低价强制收购盐民们生产的食盐,转手又高价出售,食盐价格猛涨,百姓买不起,只能“淡食”。

食盐运输等劳役也要征发百姓,这些都直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当时的百姓对此是怨声载道。

汉武帝死后,西汉实际领导人霍光对汉武帝以来的政策进行反思。

著名的“盐铁会议”之后,桓宽编辑《盐铁论》一书。

此后,尽管对武帝的很多政策进行了拨乱反正,但因为事关国家财政收入和军需供应,盐铁国营并没有被废止。

三国、两晋注重专卖。

南北朝时征税制复起。

隋朝开国之初,“尚依周末之弊,盐池、盐井,皆禁百姓采用。”盐业完全由官府垄断。

开皇三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恢复民间元气,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进行了著名的盐政改革,“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废除食盐官卖,开放盐池、盐井,免除盐税。

李渊建立唐朝后,承袭了前隋盐政,施行盐政开放政策,放弃盐税,将盐利完全让给民间。

《武德令》设置了“盐池、盐井监、丞”,该职一般由地方官兼任,该机构的设置也只是为了保障京师和边军用盐的供给,甚至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房。

武德九年,也就是今年早些时候,为了促进盐业发展,朝廷将宁海县署(西溪)改为海陵盐监,监东台、金沙(海门)、竹溪(草堰)等南北八盐场。

到了到唐朝中期,唐玄宗开始败家,导致财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设法生财创收,于是食盐官营又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唐中期后的食盐官营制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叫做“榷盐法”。

“榷盐法”,是指食盐国家专卖制度。具体做法是:盐民生产食盐,政府低价买来,再高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运输到政府指定经销店贩售。

这样,政府不但控制了食盐的货源,也掌握了食盐的批发环节。

在此时期,盐政的税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中央实际总收入的五分之二左右,成为当时唐朝的主要经济来源。

唐朝以后的其他朝代大体上都遵循了榷盐专卖制度。

与盐业相关,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职业,这就是私盐贩子。

乾符五年,私盐贩子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

黄巢的老家在曹州冤句,三代都是私盐贩子。

(曹州冤句,后世山东菏泽。)

贩私盐在唐朝是死罪,但是利润奇高。

作为私盐贩子,黄巢家里并不缺钱。在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造反的时候,黄巢的造反更是一种借机获取更大利益的策略。

元末时期更是典型,朱元璋起义的经费大多是私盐贩子提供的,就连他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可以说,历史上的元末农民起义,基本上是一伙私盐贩子在争夺江山。

近代以来,食盐专卖也一直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孙中山曾称赞专卖制度,比一般税收更为积极,能为政府带来丰厚的收入。

一直到李昊来唐朝前的两百年,华夏才取消了食盐专卖,彻底开放了食盐经营。

在华夏的历史上,食盐专营制度持续了整整二千六百年!

想到这里,李昊不禁感叹道:盐根植于身体,凡能控制身体的,必能控制世界。

同类推荐
  • 上山为匪下山为王

    上山为匪下山为王

    天王盖地虎,我要做土匪!
  • 汉瓦

    汉瓦

    曾经强盛无比的汉帝国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曾经铸就辉煌的汉民族也将沦入黑暗深渊,乱世的帷幕徐徐拉开,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悲情的时代……以我之血,荐轩辕之魂,护我大汉万千黎庶!以我之躯,化秦砖汉瓦,筑我华夏万里长城!我是刘泽,我来了,这是我的故事:看屌丝如何逆袭三国!一千人心中便有一千个三国,老风的笔下,也许写不出最完美的三国,但绝对不会是让大家失望的三国。以煌煌片瓦,在汉墟之中,重塑一个汉末中国梦。PS:新书《最后的三国》已开坑,欢迎书友们来吐槽拍砖!
  • 乱世出云

    乱世出云

    一场乱世浮沉,二世情缘相牵,三生因缘流转。守柔曰强。她曾天真懦弱,拒绝接受无情的世事,试图逃避注定的使命。她最后是选择了历火重生还是飞蛾扑火?相看俨然。他和她相遇、相识、相知,在爱恨、欲望、阴谋和战火中,他们选择了命运也被命运选择。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那些纷乱复杂的纠葛,那些似真似假的幻梦,命运的绳索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一次次离合,一场场悲欢,是天数难改,还是自业自得?以“成长”和“取舍”为主题,讲述了以少女陆守柔为中心,几个主要人物在时代浪潮中命运交缠的故事。
  • 唐帆

    唐帆

    27万年后的一名1406岁人类,在人类文明毁灭的前夕,开启了逆向时光通道,意识体回到了2016年的申市,以封闭自身记忆为代价,寄生到高二学生李默的意识深处。在发现当前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工业时代之后,抢在时光隧道关闭前,带着李默的身体再次挤入,回到了贞观元年的御书房,人类文明的远航之帆在脑残少年猛烈的起床气流的推送下,缓缓起航...
  • 征途如梦之四方征战

    征途如梦之四方征战

    历史上最深的遗憾莫过于南明,时空流转许多年后的一个偶然事件,让这个遗憾有了弥补的机会。看征途如梦,让你看看不一样的南明,不一样的穿越小说。
热门推荐
  • 仙路梦红尘

    仙路梦红尘

    身负灭门血仇,追查仇人的苍羽;背负家族期望,梦想恢复家族昔日荣光的欧不凡;从小羡慕剑仙,一心红尘逍遥的令狐英杰,三个有着不同初衷的少年阴差阳错的走到了一起,共同经历了各种仙路争锋,一步步成长,最终站到了神魔战场。。。。
  • 魂控浩瀚

    魂控浩瀚

    一个立志要拯救苍生的少年,他是未来的皇者?还是他人手中的棋子!一本封印着无数强者的宝典,它是修士的坟墓?还是迈入成功的秘匙!且看乔楚如何笑傲天地,与幕后黑手斗智斗勇。一切精彩尽在魂控浩瀚。
  • 至神性

    至神性

    唐唐正正旭日升,家国天下不为官,三十六载意气发,少不得权不得财,真晓贫苦难做伪,小以见大休为君,人血馒头饱腹子。以上和剧情没关系,纯粹发牢骚,这是一本关于科学神的书,而科学神和传统意义上的神不一样,并不是对绝对意志的崇拜,不是对道,不是对佛,更不是对上帝的阐述,总的来说,是不反对传统的神,但是宣传科学的新神。1944年,他们收到了邻星的来信,以及一段影像,之后他们认为受到了威胁,虽然信中是介绍自己的文明,但是那段影像却是几千艘太空战舰用他们的歼星炮把一颗拥有防护壁垒的星球直接打穿,星球大气被直接吹走,从星球上脱离,就像是彗星长长的拖尾。然后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来信,这封信中的内容却是要求与地球结盟,因为影像中的那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他们的名称翻译过来是獠牙,他们属于“格洛特神系”,为“格洛特神”寻找更多的……于是,在下一年,世界大战结束,全球进入了秘密的备战中,为了120年后将会到来的“生存战争”做准备。
  • 恶少与不良校花

    恶少与不良校花

    文静的校花正在后台等待表演,某男不知死活的伸出双手。向校花腰部拦去,校花满脸黑线的对男生说“你给我死开好吗?我要上台了!”男生却勾起那邪魅的嘴角“既然要上台了,那就让为夫给你一点好运吧!”话毕,便吻上了校花那柔软的唇。接下来…⊙﹏⊙…文中见啦!
  • 蠢萌大坏蛋

    蠢萌大坏蛋

    倒霉的林灿终于时来运转了,他竟然被神通广大的安姐姐看上,并教他如何做一些坏坏的事~哇~做坏事竟然能增加能力!我林灿要做天字第一号大坏蛋!
  • 龙啸钦风

    龙啸钦风

    十几年前,一场旷世浩劫,险些将这世界毁灭,几大势力倾尽全力之下,方才得以力挽狂澜于即倒,不过也大伤元气。十几年后,武岳山脉突然冒起滔天黑雾,所过之处,所有动物飞禽尽皆入魔发狂,不断攻击人类,令武岳山脉脚下的一个小村镇——仙临镇,人心惶惶,终日不得安宁,而这个故事,正是从仙临镇开始的……
  • 医不死人

    医不死人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伤扶死的医生!可是我..........
  • 欢迎回来死神

    欢迎回来死神

    慕容晚月,商界第一奇才,出生商界家族,马甲众多,身价万亿.父亲商界霸主,拥有全球五分之三的资产,拥有三国混血,母亲拥有多国王室血统,医药世家身份尊贵,上任m洲雇佣兵王,哥哥军界奇才,姐姐国际影后.更是神界身份最为高贵的女神,几百年前下凡历劫,与好友创建死神,好友意外去世,动用秘法让其几百年后再聚。当死神重聚又会如何,最终女神会怎样呢
  • 这个王朝满满的穿越力

    这个王朝满满的穿越力

    何柚:“我穿越了~~~可惜是架空朝代……不过没关系!没有历史金手指咱可以创造历史……可惜穿过来的人有点多,貌似不太好排队的样子嘤嘤嘤……但是没关系!我已经紧紧挂在男主腰上了……嗯,如果这文那啥取向正常我应该……嘤嘤嘤我编不下去了FFFFFFF……”
  • Essays in Little

    Essays in 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