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贵和夏冰死里逃生,感慨万千。远处传来戚继光的呼喊声,两人急忙过去相会。原来两人坠崖后,戚继光赶到了,远远地看见绿衣人在往崖底张望,又听见他们在争论什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法交差,又什么山崖这么深,就是神仙也难活等等,才知道他俩坠崖。抱着一线希望下来寻找二人,幸亏老天可怜,得以安全。
福大贵笑嘻嘻的说:“我爹给我起名字的时候就说,我福大命大造化大,果不其然嘛!”戚继光和夏冰都被他逗乐了。
既然敌人都认为他俩坠崖身亡,那么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严世蕃那儿,各路追杀的人马都会调走。他们三人可以沿着管官道快马加鞭奔赴京师。
晌午时到达官道旁一处凉棚,里面摆着几张桌凳,有几名客人在歇脚吃饭。由于跑的太急,人乏马困,三人决定下马休息一会再赶路。
三人围着桌子坐下,要了三碗牛肉面。正吃着,福大贵突然看见从远处走来两个熟悉的身影。等走进了,才看清是邢心和邢夏。他们年纪相仿,在杭州城从小一块长大,关系是相当的好,是发小之交。
福大贵急忙站起来迎上前去,之间他们兄妹衣衫褴褛、满脸灰尘,可见吃了不少苦头。两人看见福大贵,非常惊喜。连日来,两人提心吊胆、风餐露宿,就怕锦衣卫追上来。福大贵一看就知道他们饿坏了,介绍了夏冰和戚继光后,招呼老板上来六大碗牛肉面,邢心两人也不客气,狼吞虎咽,不一会六碗面一扫而光,可见真是饿坏了。
见他俩吃饱喝足,福大贵才问其原由。两人把锦衣卫捣毁镖局、抓走邢正义之事讲了个大概。福大贵一听锦衣卫追查锦盒,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赵文华本来是想让福源镖局以普通货物名义保护银票进京,这样不致引人注意。谁知锦衣卫不知从哪得到消息,吓得赵文华急忙命人从福源镖局把银票拿了回来,为免夜长梦多,连夜派心腹押送进京。没想到半路被福大贵误打误撞给劫了。
福大贵笑道:“天下最厉害的两大公差,锦衣卫和六扇门,都让我们碰上了,这次进京我们会碰上很多麻烦,所以必须好好合计一番。”
戚继光道:“我倒有个主意,只是要委屈几位了。”
福大贵:“也都不是外人,都是自家兄弟,大哥尽管说无妨。”
戚继光接着说:“家父在京城掌管神机营,算是皇帝卫队,严嵩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不至于太难堪。我此次回京,带几个随从丫鬟应该是很正常之事,这样在京城走动也不至于太扎眼。”众人一听,连连叫好。于是福大贵和邢心男护卫打扮,夏冰和姓夏丫鬟打扮,男的威武,女的漂亮,一行人往京城出发。
有戚继光这个老北京领路,众人顺顺利利进了京城。夏冰小时候住在京城,脑海中还有一些印象,其余三人初次进京,对什么都很好奇。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街上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残暴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荡的商铺招牌旗号,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淡泊惬意的笑容,无一不反衬出大明天朝的兴盛。
戚继光领着四人来到了京城最有名的酒楼“天下第一楼”,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常聚之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笼络天下士子,特许文人可以畅谈辩论治国安邦世事,所以天下才子们经常在此谈经论事,寻找机会,出人头地。
现在日近晌午,正是饭点时光,酒楼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五人找了一间雅间坐下,小二忙送上沏好的茶水和精致的点心。很快,几碟小菜先摆了上来。小二介绍这是六必居的小菜,饭前开胃。
一听是六必居的小菜,众人来了兴趣,因为六必居在京城那是赫赫有名,有口皆碑,连宫廷都经常来此采购,听说当今太后就爱吃这儿的小菜。
说起六必居,就得说说这三个字的起源,因为这和严嵩有关。六必居最初开业时有六人入股合开,起名六心居,老板姓赵,由于会经营管理,生意很兴隆。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样子,想弄块好匾,请一位写字好的人写匾。此店始起于酿酒,而酿酒中提出:“黍稻必齐,曲种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因为严嵩爱喝六心居的酒,,店掌柜想用严嵩的社会地位以抬高六心居的身价,就托严府仆人请严嵩为六心居写块匾。于是男仆就去求女仆,女仆又去求夫人。严嵩耐不住夫人整天叨叨,于是提笔便写了“六心居“这三个字。但转念一想,六心岂能合作,便在“心“上加了一撇,便成了今日的“六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