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阴阳来到三楼之后,看着这满满的上乘武学秘籍,心中一动:
无限空间里一本武学技能书怎么也要三千积分以上才买的到,假如我在这里学会了某些武学招式,岂不是赚大了。
想着,陈阴阳拿起一本《一阳指》细细研读,无流大师看着陈阴阳求知若渴的神情哈哈一笑,继续研读秘籍。
一阳指(熟练度0/10000)
在陈阴阳看了两页秘籍之后,人物技能栏里出现了这样一行字。陈阴阳暗暗窃喜,发现事有可为。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陈阴阳聚精会神地研读《一阳指》秘籍一刻未停。
一阳指(熟练度1/10000)
陈阴阳粗略的算了下,假如要满熟练度,让一阳指变成武学技能怎么都要一直研读秘籍数年之久。
果然,无限空间不会让人平白无故捡这么大的便宜。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他放下《一阳指》秘籍,放弃了这片可望而不可及的武学海洋,并径直上到了藏经阁四楼。
藏经阁四楼比下面三层小上许多,仅仅只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放的也不是武学秘籍,而是一本本大小不一的小册子。
陈阴阳拿起一本小册子看了看,上面记载了三十年前曾经威震江湖的武道宗师霹雳掌石墨奇的武学心得和个人传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霹雳掌的威力、招式、运功特点,还详细介绍了这个名叫石墨奇的男子一天之内捣毁江北十二大盗所有据点,江北城外战胜其他武学宗师等等的丰功伟绩。
陈阴阳看了一本觉得甚是有趣,便一本接着一本的孜孜不倦地品读起来。
太阳西斜,陈阴阳不知不觉已经在藏经阁第四层待了数个时辰。
“佛圣传记!”
陈阴阳拿起手中的一本封皮格外精致的小册子,里面竟是记载了百年前的佛圣枯寂禅师的人物生平和武学招式,也是陈阴阳第一次看到入道境界的武圣的传记。
其中描写的内容与前一日无断方丈说的基本一致,唯有多提到了几点。
首先陈阴阳学到了一个高于他所处境界的武学常识,原来所有的武学招式过了入道境界之后需要换个名字。
因为所有的上乘武学的最高境界都是化劲境界,并没有入道境界的晋升方案。想要以武入道成为武圣必须在自身所学武功上推陈出新,感悟武功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
所以入道境界的武学不能称之为武功而应该称为圣功。世上任意一种的圣功如何能修炼而成都无法用言语描述,而百年内佛门唯一能以武入道的枯寂禅师所修的圣功便是由枯寂回春功悟道而成的天阳无我禅。
这天阳无我禅作为佛门第一圣功也是唯一的圣功,几乎是枯寂回春功的超级加强版。
据说枯寂禅师在世时,面容竟似十几岁的少年而且白面无须,甚至禅师总是向门下弟子调侃说自己越活越年轻。
另外佛圣传记还记载了一件怪事,那便是枯寂禅师圆寂后没多久大华寺有三天时间的持续轻微地震。这三天地震强度越来越高,虽然震度最强时也不过尔尔,但是让一寺僧人猜测纷纷,一度怀疑是地龙翻身。
最后枯寂禅师个人还有一个小爱好就是尤其喜欢夜观天象,特别是晴朗无云的夜晚总是喜欢带着一众弟子登上天山山顶,观北斗七星。他常说这江湖俊杰就像这满天繁星,如果有哪一天佛门能出一位如那北斗七星一般闪耀星空的绝世天才,他必能含笑九泉。
看到枯寂禅师对于北斗七星情有独钟,陈阴阳也是倍感亲切。作为苦练七星踏十数载的七星门门主,陈阴阳对于北斗七星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陈阴阳的脑海,假如他所记不错,在一楼四处找寻扫地僧之时,发现一楼的书架就是七座。当时还不甚在意,觉得这七座书架排列凌乱,现在想起那七座书架竟隐隐就是按北斗七星的排列布置。
陈阴阳迅速下楼,发现原本在三楼研读轻功秘籍的无流大师已经不在了,想必已经离开藏经阁。
来到一楼之后,陈阴阳施展轻功一跃上了横梁,俯视这七座书架发现有三座书架的位置稍稍有所偏移,对应的分别是天枢星、天权星和摇光星。
陈阴阳跳下横梁来到位置稍有偏差的书架旁,将书架的位置挪正。陈阴阳提气运劲将最后一个书架摆好位置,一秒,二秒,三秒无事发生。
难道真的是我想多了?这七星排列的书架就是要一个巧合,或者并没有实际意义。
想着陈阴阳又来到了当初读金刚经的那一座书架边,看着满书架的佛经陷入了沉思。
这几本佛经怎么摆的位置也有点奇怪?
陈阴阳发现这座书架有当世公认的十大经典佛经。分别是《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严华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长阿含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其中的有七本佛经竟隐隐也是按照七星排列,只是其中也有所偏差。
陈阴阳根据自己多年所学,根据七星方位片刻之间就将几套佛经位置摆正。
无声无息间地面竟出现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方洞。方洞不大,内里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陈阴阳长呼一口气,果然这藏经阁另有玄机!可是无论是书架还是佛经应该都没有相连任何机关轨道,怎么会是这样一个机关的启动方法?那个神秘的扫地僧又为何要让自己发现他从而怀疑这个机关密道的存在?这个密道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陈阴阳艺高人胆大,直接飞身跳入方洞之中,一入洞这地面迅速合拢,悄无声息。殊不知在藏经阁的一个角落正有一双目光仔细看着陈阴阳摆弄机关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双手合十,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低声诵道:
“我佛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