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二日卯刻,上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圣母皇太后前请安。驾至棋盘庄仲伙停跸;三河仲伙停跸,驻跸白涧行宫等候。末刻诣行宫院内跪接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申刻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圣母皇太后前请安。
三月二十三日卯刻,上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圣母皇太后前请安。驾至独乐寺拈香,备用仲伙停跸,至壕门村中伙停跸,上更换青长袍青长褂,至隆福寺换戴无缨冠素服,上诣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前行祗告礼,亲上食哭踊无莫哀动,左右奠酒行礼。是日申正,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圣母皇太后前请安。申正三刻,诣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前供桌奠酒毕,驻跸隆福寺行宫。
三月二十四日,请驾,净面,冠服穿青长袍褂,戴有缨冠。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诣圣母皇太后前请安毕,换无缨冠。辰初,外边奏请皇上从隆福寺乘轿至暂安处诣穆宗毅皇帝梓宫前,行奉移祗告礼。进茶上食,读祝官跪读祭文、奠酒。举哀毕,至檐下东旁跪送。首领太监请冠盒衣版,上跪送毕,至御座房少坐。外边奏请,上步行至穆宗毅皇帝梓宫前举哀,奠酒三爵,行一叩礼。诣孝哲毅皇后礼毕。恭理王公大臣率领工部官员、校尉人等,恭诣穆宗毅皇帝梓宫、孝哲毅皇后梓宫升小辇启行。上步行前引穆宗毅皇帝梓宫、孝哲毅皇后梓宫出暂安处宫门外大辇左边跪,候穆宗毅皇帝梓宫、孝哲毅皇后梓宫升大辇。礼部官奠酒行礼,上跪送毕,乘轿还隆福寺行宫。进早膳毕,仍戴无缨冠,上从隆福寺行宫乘轿至惠陵隆恩门外下轿,步行进隆恩门左门。至宝城敬祝方城、明楼、地宫毕。步行出隆恩门左门外,乘轿至东朝房南金殿少坐,等候穆宗毅皇帝梓宫、孝哲毅皇后样宫至惠陵,皇上跪迎。恭遵由中门进,安奉穆宗毅皇帝梓宫于隆恩殿正中,孝哲毅皇后梓宫于东次间毕,还幄次少坐。候撤小辇,安设几案五供等项礼仪。礼部堂官奏,皇上诣隆恩殿穆宗毅皇帝梓宫前奠酒举哀行礼;诣孝哲毅皇后梓宫前奠酒、举哀行礼毕,仍还幄次,换戴有缨冠。进晚膳毕,乘轿还隆福寺行宫等候,跪接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
三月二十五日,驾净面,冠服穿青长袍褂,戴有缨冠。诣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诣圣母皇太后前请安毕。寅正二刻,皇上从隆福寺行宫乘轿恭谒天聪后昭西陵,至更衣殿中伙,至顺治孝陵,顺治孝东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至咸丰定陵毕。东中伙更换缺襟袍马褂,敬视普祥峪,菩陀峪毕,还中伙更换青长袍褂,进早膳毕,至惠陵东朝房南金殿少坐。换戴无缨冠,未时诣穆宗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前行迁奠礼,进茶、亲上食、宣读祭文、奠酒举哀。跪送冠盒、衣板毕,还幄次少坐。恭奉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升小举毕,上诣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前奠酒举哀。恭奉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由阶下以次循东行。上于左旁亲引上平台至芦殿内,上诣东稍间少俟,奉安穆宗毅皇帝于芦殿正中,奉安孝哲毅皇后梓宫于芦殿东次间,均北向。龙车盾上陈册宝,供奉果桌毕,上诣穆宗毅皇帝梓宫南向奠酒举哀、孝哲毅皇后梓宫南向奠酒举哀毕,由左门出。仍还南金殿,换戴有缨冠,进晚膳。仍还隆福寺行宫等候,跪接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还行宫。
三月二十六日,上穿青长袍褂,有缨冠,诣皇太后宫母后皇太后前请安;圣母皇太后前请安。丑初二刻,诣惠陵东朝房南金殿少坐,换戴无缨冠,至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前奠酒毕,至东稍间少坐。套穿缟素,束孝带,穿黑缎黑牙缝凉里尖靴至梓宫前,躬引入地宫,以次安于宝床上。诣祭台前奠酒行礼毕,释缟素孝带,下来换戴有缨冠,还幄次更礼服,换戴朝冠,身穿蓝江绸袍,套穿朝袍金龙褂,戴朝珠,穿石青缎凉里皂靴,俟隆恩殿陈设如仪,恭代王恭代行恭神主礼毕,上步行进隆恩门左门,至隆恩殿谒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神牌前,恭行三跪九叩礼毕,仍还幄次。恭代王行虞祭礼毕,至神牌前虞祭礼毕,步行至隆恩门外跪送毕,还金殿。朝冠、朝袍、金龙褂、朝珠、皂靴下来,更换石青褂,仍戴朝珠,穿青缎凉里尖靴至隆福寺拈香毕,还行宫。
三月二十七日,到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前请安毕,至神牌前拈香毕,还白涧行宫。
三月二十八日,至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前请安毕,至神牌前拈香毕,还燕郊行宫。
三月二十九日,至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前请安毕,至神牌前拈香毕,驾还宫养心殿。
闰三月初一日,上戴青毡缎台冠,穿蓝江绸袍、石青绸金龙褂,戴堆花斋戒牌、戴朝珠、束黄线软带、穿青缎凉里尖靴,至天穹殿、钦安殿、斗坛、建福宫等处拜佛,还养心殿。
闰三月初二日,神牌升太庙。上戴海龙缎台朝冠,穿朝袍金龙褂,戴堆花斋戒牌,戴朝珠,束黄线软带,穿石青缎凉里皂靴,至太庙跪接神牌行礼毕,还养心殿。
皇帝谒陵路程不止一条,据东陵守陵的陵户讲,进东陵有白差道与皇差道之分。所谓白差,指皇帝皇后梓宫奉移陵寝时所走的路,兴隆口是白差必经之路。据文献所记,“陵南兴隆口东傍一峰,望之蔚然深秀,下有龙泽水通山窟,每有巨鲤群集,跳跃自如。昔土人遇旱,常往祈之,泽应时降”。兴隆口又名龙门口,每遇白差时,要在浅河水中架设木桥,陵寝不值班官员要到兴隆口之外,跪在道右迎接梓宫,待梓宫仪驾通过后,即拆除木桥。皇差道是皇帝从隆福寺行宫至西峰口进入陵区谒陵时必经之路。西峰口位于陵区南端风水墙西口子门,出门三里即可达隆福寺行宫,这段路地势陡峭,皇帝皇后谒陵时,均乘车轿由此路进入陵区。
皇帝谒陵时先举行展谒礼,是按陵寝内葬人物辈分高低顺序进行。如:东陵的展谒礼先从昭西陵开始,因为昭西陵内葬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西陵的展谒礼则先由泰陵开始,因为泰陵内葬雍正皇帝皇后。然后,再按顺序展谒其他帝后陵。
乾隆五十二年,“乾隆恭谒昭西陵,随往之王等至下马牌下马。贝勒、公、大臣、侍卫及三品以上官于未至下马牌处下马”。按清初盛京三陵均设下马木牌,乾隆四十八年九月改为石牌。东陵西陵九位帝陵前均设一对下马牌,每对下马牌都排列在神道两侧,所有下马牌均为石制。基座正方形,边长约二点五米,高零点五米。座中央竖一长方形石牌,高四点一米,宽一点零五米,厚零点三六米。牌身相对,各朝东西方向,正反两面均刻有文字。清文居中,汉文居左,蒙文居右,三种文字内容均与汉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相同。牌身四角各砌戗鼓石一块,牌上还雕刻着如意套环纹,在双钩的三体阴刻文字上填以砂,使往来经过的人,看着十分醒目。
皇帝谒陵时根本不在下马牌前下马,亲王郡王及其他官员人等多步行跟随,皇帝乘舆至隆恩门外台阶下降舆。礼部堂官恭导皇上进隆恩门左门,由隆恩殿左旁绕行,王以下三品官以上官员跟随到陵寝门外止步,按翼向上排立。皇帝进陵寝门左门,至明楼前停步,司拜褥官将拜褥铺在石五供北,皇帝就拜褥向明楼行三跪九叩礼,礼毕,诣东旁立。内务府官员进奠九酒爵后,退下。皇帝至奠几前祭酒三爵,每祭一叩头,礼毕仍诣东旁立,西向举哀。陵寝门外序列的王以下官员,于皇帝行礼时,行九叩头礼。皇帝祭酒时,随行三叩头礼,并随皇帝举哀。皇帝举哀毕,由礼部堂官恭导皇帝仍出陵寝左门,再出隆恩门左门,乘舆去其他陵展谒。恭谒孝陵、孝东陵、景陵各处,礼仪均与西陵展谒礼同。
清朝从康熙二年建成顺治孝陵时就开始有四时大祭,后来各陵均依孝陵之制四时大祭,牲用太牢、献帛爵、读祝文,致祭于隆恩殿,具朝服行礼。
四时大祭指对皇帝陵或皇后陵的大祭,每次大祭由内务府员役做好准备,然后由太常寺奏请皇帝,钦点王、公、大臣前往祭奠,亦有皇帝亲临陵寝主持大祭礼的。
大祭之日五鼓,内务府员役将隆恩门开启,在东配殿前支搭凉棚,各陵东配殿前,或相当东配殿前的砖墁地上支搭凉棚陈列祭品,至祭祀时将祭品奉献隆恩殿供桌之上。内务府差役打开启隆恩殿门,点燃十二盏满堂红悬灯。内管带领人,将饽饽桌以及香瓜、西瓜方架抬请至月台下,由内务府官员供奉。内管领人等将酒及爵盏、奠池、马杓等器抬进隆恩殿,放在西边酒桌上供设。礼部官员带领屠户将牲匣抬入殿内安设,复将神厨库内制办的“太牢”放入牲匣之中。“太牢”在清朝初年为一牛、一羊、一豕。雍正年间改为一牛、二羊。礼部在神厨库内还各有熟牛、羊肉,由披甲人抬入隆恩门内,安设在东配殿前的凉棚下。尚膳正带领膳房人,将牛、羊肉件摆于方盘内,同八旗官员抬进殿内,供于案上。八旗官员诣膳房抬请膳桌,内务府官员前引至殿内摆放,膳房人传递膳品,尚膳正供献,在膳桌、饽饽果品桌上摆放供品。
膳桌上供奉膳品十八样色:熟牛肉一方、熟羊尾一盘、烧野鸡一盘、烧羊胸一盘、鲜鱼一盘、鱼一盘、蕨菜一盘、蘑菇一盘、饭一碗、野鸡肉丝汤一碗、粉汤一碗、羊肉丝汤碗、酸奶子一碗、咸菜一碟、芥末菜一碟、青瓜子一碟、酱稍瓜一碟、清酱一碟。另供酒三爵、妈茶一碗。皇帝位前多供甜酸奶子一碗。
饽饽桌上摆放饽饽果品六十五盘碗:鹅蛋一碗、鸭蛋一碗、鸡蛋一碗、干果一碗、奶皮一碗、鱼儿饽饽一碗、江米糕一碗、黄米糕一碗、豇豆条一碗、寸麻花一碗。炸勒克一盘、烙勒克一盘、蜂蜜印子二盘、砂糖印子二盘、鸡蛋印子一盘、鸡蛋鲁酥一盘、七星饼一盘、鸡蛋糕一盘、红馅梅花酥一盘、黄馅梅花酥一盘、白薄烧饼二盘、鸡蛋薄烧饼一盘、炸高丽饽饽一盘、红馅赶皮一盘、黄馅赶皮一盘、果馅厚酥饽饽二盘、芝麻烧饼二盘、糖酥饼二盘、大麻花一盘、红白馓枝二盘、红白小麻花二盘、构奶子糕一盘、山葡萄糕一盘、奶皮花糕一盘、山梨面糕一盘、英萼面糕一盘、白奶子糕一盘、奶干糕一盘、干鲜果十七盘,随时更换供鲜蜂蜜一碟、白盐一碟。其干鲜果十七盘,按不同季节,在果品二十七样中选择。计有:苹果、黄梨、经梨、棠梨、桃儿、柿子、鲜葡萄、杏儿、黄李、红李、沙果、樱桃、红枣、槟子、栗子、冰糖、八宝糖、大占、山里红、胶枣、龙眼、荔枝、西葡萄、桃仁、榛仁、松仁、乌梨、柿饼、江米糖。这些饽饽、果品均由西朝房即饽饽房制备。
内务府其余员役递香盒点蜡烛,供奉爵垫,一切安排就绪,礼部官员至东配殿内,将供奉之祝版制帛,恭请至隆恩殿,供于桌案之上。香灯拜唐阿至月台上,将两座鼎式铜香炉内檀香点燃。礼部监礼官一员会同内务府官员进入隆恩殿中暖阁内,向神龛神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神位请出,安放在宝座上,再行一跪三叫头礼,退出。神位也称灵牌,为木制涂金漆填青字,用满汉文书写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皇后只写谥号。所谓庙号与谥号,是后代皇帝尊崇前代帝王的一种称号。
皇帝死后,由大臣们拟出一些绝妙好词,由即位之皇帝挑选,例如嘉庆皇帝死后所拟的庙号与谥号。
庙号有六字,“孝、仁、德、宣、康、肃”。其含义为孝宗,善继善述曰孝。
仁宗,体元立极曰仁。德宗,生安允迪曰德。宣宗,圣善周闻曰宣。康宗,奠安四海曰康。肃宗,法度修明曰肃。
谥号六字,“睿、成、元、神、定、熙”。其含义为睿,聪作则曰睿;成,功德隆称曰成;元,体仁长民曰元;神,安仁立政曰神;定,安中外曰定;熙,敬德光辉曰熙。
最终在这十二个字中,选定了“仁宗睿皇帝”的庙谥,不仅刻在明楼的朱砂碑上,而且有神位上也写上了这个庙谥及全部谥号。
祭礼开始,礼部官员站在宫门外月台上,用满语喊:“阿风那衣钵”(请出来)。皇帝从金殿(更衣幄次)出来,身穿礼服,由礼部赞礼官,对引官引导登宫门外左边的踏垛上月台,入隆恩门左门,升隆恩殿东阶,自左门入隆恩殿,东立面西。鸿胪寺官引王、公立于月台上,一品官员以下官员于丹陛之南,均两旁排立。
祭祀开始,先献奶茶,赞礼官用满语喊“茶不拉衣钵”(上茶了)。尚茶正手举黄绸子蒙着的半碗奶茶,毕恭毕敬地向上敬献。尚膳副、内管领等人,抬着小供桌、托着茶盘,抱着茶筒,登上月台,放在月台东侧,尚茶正将茶碗放在茶桌上,退下。内务府员外郎亲自将奶茶端进隆恩殿,在宝座前跪下请安,再揭开蒙在茶碗上的黄绸,将奶茶供奉在茶桌上,片刻即将奶茶撤出。司拜褥官跪铺明黄色拜褥于殿内。
赞引官皇帝至拜位前站立,赞礼官用满语赞:执事官各司其事,各就各位。赞礼官赞“米阿库拉”(跪下)。司香官捧香盒提前跪于香案旁,皇帝跪接香盒拱手而举,传递给捧香盒的官员,皇帝起立。赞礼官跪赞“上香”,皇帝举炷香上炉内,又上瓣香三次。捧香盒官员退于殿旁,面西站立。赞礼官奏:“旋位”皇帝旋位立。赞礼官奏“米阿库拉”(跪)、“翁齐拉”(叫首)、“依立”(站立),三赞三叩,王以下各官随皇帝行三跪九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