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冬季的一个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散落下来,霎时间,山川,河流,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就好似“柳絮飞时花满城“。大地仿佛像是睡着了一样,寂静地可怕。只有那突然出现的炊烟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它还没有完全沉寂。在这位于大山深处的彝家村庄里到处坐落着用泥巴堆砌成墙,用瓦片盖着房顶的房子。在大路边矗立着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瓦板房;没有厨房,没有茅厕,仅仅是一个只能够容纳几个人的小房子带着一块巴掌大的菜地,然后用一根根竹子拴起来搭成一个栅栏将房子和菜地一齐围住。在这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一个胖嘟嘟的娃娃诞生在这座并不起眼的房子中,孩子嘹亮的哭声给这空旷的大地增添了丝丝生机。孩子父亲尔火十分欢喜,抱着孩子,像是得到什么奇珍异宝似的.
尔火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中,成绩非常好,因为彝族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因此很多彝族孩子数学特别好,而语文成绩却十分差,但是尔火是一个例外,语文成绩非常优秀,虽然数学也不差,但是比起语文来说却是稍微逊色了点。他特别喜欢文学,他当时的初中教学设施太简陋了,连图书馆都没有,就只能一遍遍的阅读语文书上的文章。他对书上描写的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他甚至于梦想着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像“鲁迅,朱自清”那样的文豪。只是后来事与愿违,尔火的母亲在上山找蘑菇的过程中,因为下雨路滑,从山上滚落下来,伤的特别重,命在旦夕,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还欠了不少外债,都是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凑凑出来的,沉重的债务,母亲的重伤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尔火的父亲木加一直在医院照顾妻子,家里三个孩子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大哥尔哈每天早上喂了猪就带着小弟弟尔布去地里干活,尔火放了学就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就为能够回家跟哥哥弟弟多干点儿活。过了俩个月,父亲总算带着闯了一趟鬼门关的母亲回家来了,一看到脸色苍白的母亲,三兄弟就不可抑制的哭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母亲终于平安无事的回来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好,一方面是因为想到母亲的受伤的过程感到后怕。母亲看着三个孩子心中也是十分动容。对着孩子们说:“阿莫没事【阿莫是彝族人对母亲的称呼,现在绝大多数是的彝族小孩就直接称呼为爸爸妈妈,我们父辈,以及一些比较传统的孩子对父母的称呼还是阿达,阿莫(音译_)】,不要难过,我这不是好好的嘛”说着就帮三个孩子擦了擦眼泪。母亲出院以后因为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所以只能在家养着。家里欠了很多钱,木加从医院回来之后就把家里养的猪鸭鹅鸡全部卖掉了,还有一头尔火爷爷给的黄牛也卖了。就只能将就还一部分的债。
尔火看着每天早出晚归的父亲和兄弟,心里面充满了愧疚,他知道自己学校的学杂费只会额外增加家里的负担,他觉得这么困难的时候只让哥哥和弟弟还有父亲撑起这个家是一件特别不公平的事情。休学回家跟着他们一起承担起家里的担子这个念头已经萦绕在他的脑海好几天了,尔火至今都记得他做出决定的那个晚上,父亲和其他两个兄弟因为白天的劳累,晚上睡得特别熟,母亲因为身体还很虚弱,也是早早就睡下了,尔火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天空中的月亮特别亮,亮的特别的不真实,望着月亮,他觉得今晚的月亮这么那么晃眼啊,晃的眼睛发酸,他就将脑袋埋在双腿间,不一会儿从大腿间就掉落下来雨滴般大的泪水,泪珠在月亮的映衬下闪闪发亮,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尔火就这么在院子里坐了一夜。当星空渐渐稀疏,银河慢慢褪去,东边的山顶上染上微微霞光,霞光从微白,到橙红,再到金黄的时候。他拿起母亲给缝的书包,跑着去了学校,在学校上的最后一天课,他听的比哪个时候都认真,生怕落掉一点儿什么,中午下课的时候他去找了校长,说明他的情况,他表示不愿意再拿着家里的血汗钱来读书了。校长听后对尔火的遭遇表示同情,却又无可奈何地给办理的退学手续。办好了手续之后尔火又回去将下半天的课上完那天因为那天轮到他做值日,他想要给自己的读书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上完课之后他把教室整理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然后轻轻的关上了门,也关上了他年少时候的梦。
他选择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宣布了这件事,本来欢快的气氛突然就变的沉默了,沉默的好像掉根针下去都能听到声音,过了很久,父亲才问道:“尔火惹【惹是彝族人叫男子彝族名字时加的后缀,并无任何实际意思,莫是女孩名字的后缀,也并无实义】,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将要承担的后果是什么,阿达知道你肯定是想好了,才做这个决定的,我就问你一句,你想清楚了吗,以后会不会后悔?”“我想的很清楚,我也不会后悔,我会自己承担后果”听到儿子的这番话,木加心中好像被什么刺痛了一番。这顿饭吃的淡然无味就结束了,大家都草草地上床睡觉了,但这注定就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木加拿了一个小板凳在院子坐了一晚,也不知道抽掉了多少根草烟,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尔火的两个兄弟也因为知道尔火有多喜欢学校,多喜欢读书,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做什么而感到难过。母亲认为是自己的这次意外耽误了儿子的前途感到万分愧疚,偷偷地在被窝里掉眼泪。尔火他一直在床上想象着自己以后的生活。即使前一天彻夜无眠,第二天大家还是很早就起来了,每一个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起昨天晚上的事情。尔火拿起锄头跟着父亲他们下地干活了,这种日子一直过着就过到了他当父亲的那一天。
尔火虽然是老二,却是三兄弟当中最晚结婚的,其他两个兄弟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才结婚,不过结婚一年多之后的今天他的女儿出生了,初为人父,他十分的激动,将读书时期用的字典都翻烂了,就只为给孩子一个充满意义的名字。他给孩子取名叫做李木子【彝族人有自己彝族姓对应的汉族姓,上户口的时候有些会上成彝族的姓,有些会上成汉族的姓,尔火他们属于后者,他们彝族姓对应的汉族姓是李】,尔火为孩子的名字苦恼了很久,想出了很多富有文采的名字,但是最后还是取了一个最简单的。因为他内心最希望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她的名字一样成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孩子的彝族名字叫做阿依。女儿的出生唤醒了尔火年少时的梦想,他将自己此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而女儿阿依后来也并没有辜负父亲的寄托。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阿依就5岁多了,她长得很清秀,总给人一种干净纯洁的感觉。一顶乌黑发亮的头发如丝绸般柔顺清爽,妈妈不论给扎成俏皮的两个小辫子还是干净利落的马尾也总能放出漂亮的光泽。她浓密的刘海下有着一双如黑宝石般璀璨明亮的瞳孔,炯炯有神的目光总能让她置身于人群中也能马上被认出。微微翘起的小鼻梁下是一张莹润小嘴,和人说话时总是一张开就难以闭合……她就是这样一个开朗清秀活泼的女孩。彝族这个民族的话大多散居在山里,一直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习惯,由于常年风吹日晒,加上高强度的劳作以及紫外线很强,所以大部分彝族人的皮肤呈黝黑色。在阿依的村庄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无一例外肤色一致黢黑。而阿依是个例外,因为阿依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肤色白的人。
小阿依最喜欢跟在堂哥堂姐后面玩了。尤其是喜欢跟着她最喜欢的堂姐伍呷在草地上,山上放牛放羊了,因为那儿的草地上有着酸酸甜甜的野生白草莓,酸爽可口的覆盆子【又称树莓】,晶莹剔透的桑葚,味甜多汁的峨眉蔷薇灌木结的小果子以及其他各种野生水果,在山上有着小巧玲珑的野生猕猴桃,酸掉牙齿的野苹果,梨子和李子。阿依每次跟着堂哥堂姐一起去不论是去山上还是草地里放羊,哥哥姐姐们总会将她的衣服的帽子和口袋装满水果,也会将好看的花儿别在阿依的辫子上,衣服上,也会给她摘一小束漂亮的鲜花带回家。
天正下着蒙松雨儿,堂姐伍呷带着阿依到离家很远的草地上去放羊,雨丝很细,看不见雨道。它像雾飘落在人的发梢、衣服上,只是湿漉漉的。落在花草树木或者庄稼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像细小的露珠。因为下雨的缘故羊群也是十分的慵懒,慢悠悠的在这个地方啃一口草,再漫不经心的踱步到那个地方喝口露水。偌大的天地之间远远地眺望,就只能看见草地上有团团白云在蠕动,一只只白生生的,肥壮可爱,使草地更加生机勃勃。就好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雨落在阿依的脸上,像有无数个麻雀的嘴在啄,麻酥酥的。夏末的庄稼地,在雨中依旧苍翠欲滴。阿依手上挎着一个竹子编的小篮子,篮子里面装满了伍呷给阿依摘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野果子。还有一颗在形形色色的野果子当中特别显眼的水果糖,糖纸是一张印着‘喜’字像家里熬的猪油那般颜色的,而打开糖纸后里面是一颗晶莹剔透且胖胖的糖果。这是前几天伍呷的舅舅来家里的时候给带的,家里的孩子一人一个。伍呷自己舍不得吃掉自己的,硬是忍着想要吃掉糖的冲动给了阿依。
因为她很喜欢自己二叔家的这个小妹妹。她还记得当时二婶生的时候她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在三叔家的门前站着,听着从房间里面传来的声音,以及进进出出的大人们,不时从外面端进去一盆热水,又端出来一盆血水,伍呷她们就站在门外,特别好奇里面发生了什么,就偶尔探着脑袋往里面望,但是被大人们看到便被呵斥几声,就又很老实的站着,不知道这样子持续了多久,天上开始下起了雪,不一会儿,天快黑了,地上也堆满了雪,伍呷她们被冻的满脸通红,连手脚都僵了,也不能阻挡她们的热情,伍呷的母亲看着孩子们被冻的可怜,但是叫他们回家去他们也不愿意,二叔家只有一间房间,里面又在生孩子,这几个小孩又不能进去,没办法就只能搬来一些柴火在二叔家的菜地从雪中扫出一块空地生火让孩子们烤火取暖,孩子们一边烤着火一边在讨论二叔家的孩子会是一个弟弟还是一个妹妹,大家讨论好没多久,就听到从房子里面传来了婴儿的哭声,然后就听见二叔叔跑出来激动的说道:“是个女孩子,二婶生了一个妹妹”。看到这么高兴的二叔,伍呷心想,二叔平时就很喜欢女孩子,对她超级好的,这回二婶生了一个妹妹,可算是圆了二叔的梦了。那天晚上二叔将养了很久的猪杀了,以此来庆祝孩子的出生。几个叔伯在外面杀猪,伍呷他们几个孩子就由伍呷的母亲带着去看妹妹,伍呷第一眼看到妹妹就觉得妹妹皱皱巴巴的,长得特别丑,但是这样也阻挡不了她对妹妹的喜欢,因为到现在为止,她父亲三兄弟的孩子当中就只有她和妹妹是女孩子,其他都是男孩子。看完了孩子,母亲带着他们出来吃饭。二叔尔火热情地招待着大家伙在菜园里吃肉,因为房子里坐不了这么多人。然后将剩下的肉腌制起来挂在房前屋檐下风干,给二婶补身子。所以阿依从小就是跟着伍呷长大的。伍呷特别会照顾人,有她在,阿依就不会粘着妈妈,她特别喜欢阿依,所以愿意将自己觉得最好吃的东西留给妹妹。
伍呷也跟阿依一样带了东西,但是不同的是她背着一个跟她瘦小的身材不符的大背篼。因为她已经不是需要人时时照料着的小孩子了,她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起家庭的担子,因此每次她出来放牧都会拿着镰刀割草回家喂猪喂牛。阿依头戴苇签,身披蓑衣,蓑衣太长了,拖到了地上。堂姐一身红裤红小褂,什么也没戴、什么也没披,挽着裤腿,打着赤脚。阿依看着堂姐赤着脚,便将自己的鞋也脱了下来放在一边。阿依发现赤着脚丫踩着泥巴。泥巴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从她的脚趾缝里顽皮地冒出来,“咕滋”“咕滋”叫着。伍呷看着草地上的茂密草,心想:“把这里的草都割完背回家的话就够家里的牛吃好几顿啦”;然后便转过头来笑着跟阿依说:“阿依,姐姐要开始割草了,你乖乖的在边上坐着吃果子,看小羊,好不好”,“好的”,阿依稚声稚嫩地回道;得到了妹妹的回应后,伍呷将阿依抱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上面,然后用阿依长出来的蓑衣角角盖住被雨打湿了的石头上,就把她放上面坐着。然后伍呷就开始割草。伍呷一手攥住草,一手动镰刀,两只手配合得很协调,“刷刷”的动作也很有节奏感。眨眼间,几墩草就割完了,一堆一堆的整齐的码在地上。阿依在旁边看着堂姐割草割的起劲便吵着要割。不知怎的,镰刀在伍呷手里,刀起草落,轻快锋利,一到阿依的手,沉乎乎地不听使唤,钝钝的,好不容易像拉锯样锯下一撮草.左手又忘了攥住,撒了一地。笨手笨脚地割了一一会儿,她就嚷着手疼,伍呷拉过她的手一看红红的,手心里起了一一个水泡。“怎么磨得这么厉害?这小手真嫩,记住要握紧刀把,才不会磨手。回家姐姐给你抹点锅底灰就不疼了。”她心疼地说。
不一会儿就到晌午了,伍呷像是会变戏法似的,从大背篼里面掏出来一大块玉米馍馍,黄澄澄的玉米馍馍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没有添加任何的辅料,就是单纯的将磨好的玉米面里面加点开水然后捏成一个帽子形状的窝窝头,在木蒸笼里面蒸出来,即使没有加任何的糖分,但是玉米本身就含有的淀粉以及独特的玉米香,让人越吃越香甜。
阿依看到了姐姐拿出来的玉米窝窝头,高兴的从地上跳起来,伍呷将窝窝头分成一块比较大一点的,一块比较小一点的,她将大一点的窝窝头拿给了阿依,自己则是拿着小的馍馍啃。吃完之后伍呷就将剩下的草割完就将堆在地上的草一堆一堆的抱到背篼里,背篼满就拿脚将其踩实,最后草的高度远远超过了背篼的所能容纳的体积,伍呷就拿出一根绳子穿过背篼将草堆的特别高,然后那绳子将最上面栓着,打个结。这个样子的背篼背起来都有她两个人那么大了。弄好背篼之后天差不多就开始黑了,伍呷拿着两个人的鞋带着阿依来到小水沟边将阿依踩了泥巴的脚洗干净然后帮她把鞋穿上,整顿好了妹妹之后,将自己的脚也洗干净,穿上鞋之后就费力地背起背篼,好几次差点都起不来,因为草实在太多了,而且又沾满了露水。背篼被装的太满了。而伍呷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愿意将割好的草放一点在地上,坚持全部背回家。起了几次终于在一声怒吼中成功将背篼背起来了,然后牵着阿依的手,将羊赶着回去了,到家的时候,把背篼放下,就把背篼里面的草全部拿出来放到伍呷的父亲也就是阿依的大伯专门修的用来放柴,放草的地方。明明是下着雨的天气伍呷却汗如雨下。弄好之后伍呷抱来柴火将火生起,顺便扔了几个妈妈昨天挖来的洋芋进去考。然后就让阿依在旁边烤着火,自己则去换衣服。因为她将蓑衣给了阿依,所以阿依没有被雨水打湿,不用给她换衣服。换好衣服之后,放牛的哥哥也背着一大背篼猪草赶着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