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惨叫声传出,终于还是将睡着的薛田资惊醒。
他这个便宜叔叔茫然的睁眼,看见沈秋,先是惊喜,然后担心,随后猛得挣扎着起身。
不过应该是趴得太久,脚麻,一头就载到了沈秋身上……
“嘶………”
沈秋现在,杀的对方的心都有;这他&也太不靠谱。不就是看个病人吗?简直就是谋杀!
“对不起…对不起汉斯,是我不好!我只是……只是……福若瑟……福若瑟……”
显然,不太靠谱的薛田资,也意识到自己闯祸,手足无措连连道谦,接着大声喊叫着福若瑟,想叫他来看看。
“别……别叫……我没事,真的…只要缓缓就好。”
沈秋虽说很想臭骂对方一顿,可并不想大动干戈。只好忍着痛阻止他的大喊大叫。
好容易将神情激动的便宜叔叔安抚下来,沈秋才小心的问道。
“这些天,都发生了什么?”
没办法,沈秋太想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印证记忆中的历史是否相同。看看有什么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如此发问,也是有技巧的。看似随意,却能引到任何话题,进退自如,这是他前世多年当老师的经验。
“抱歉孩子,是我连累了你,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只是一个意外。你要相信,中国还是很安全的,以前从没发生过类似事件。求你回国以后,千万告诉你爸爸,让他不要但心。”
我他&……问的是这些了吗!我管他们担不担心!
沈秋心态差点崩了,没想到薛田资最关心的,竟然是这个。
引以为豪的引导谈话大法~~失败!
不过,他并没有死心,压了压心火,继续引导。
“这个你别担心,我是不会对他们提起的。只要……你别给他们发电报就行,这里可是中国,地球的另一边。他们即使知道,估计也是在几个月以后,我回德国时当面说。”
沈秋循循善诱,打算用亲人的担心,打消薛田资发电报给德国政府的念头。
这也是,他事先想到的办法。
因为他清楚薛田资给德国政府的那封电报意味着什么。正是那封致命的电报,才给了德国借口,才有的《胶澳租借条约》,才有的后续的一切。
只要薛田资还没有发出那封的电报,他还有办法把事情压下,让这个外交事件变成单纯的刑事案件,尽可能的降低教案,所带来的影响。
一切…还来得及!
“来不及了!我已经给德国领事发过电报,据说我们的战舰已经在来中国的路上。我想……你爸爸他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
“对不起,我在发电报时,没有考虑那么多。”
沈秋顿觉五雷轰顶,怔怔的呆在那里。千般算计,该来的还是要来。
“出去……我不想再看见你!”
他终于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疯狂的冲着薛田资大吼。
~~
整整一天,沈秋没吃没喝,凡是想要接近他的人通通赶走,他想静静。
第二天一早,他终于冷静下来,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想改变历史没那么简单。
“当…当…当…我可以进来吗?汉斯?”
福若瑟端着早饭,站在门口询问道。
“好吧,请进……”
想清楚之后,沈秋不在那么抗拒,点头答道。
“我想你肯定是饿了,所以擅自做主,给你带了早饭。”
“谢谢,福若瑟叔叔……”
福若瑟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沈秋把早饭吃完。
“我不知道,你和你叔叔之间发生了什么,能和我说说吗?孩子……”
福若瑟很小心,担心的问。
“对不起,福若瑟叔叔,让你们担心了,昨天的事是我的错。请你代我给我叔叔道歉,请他一定原谅我。”
“好吧,孩子,我会的。不过你要明白,他不会真生你的气,他只是担心你,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发那么大火而已。”
“我……”
这个问题,沈秋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告诉对方,我是穿越者,中国人,不是你们德国人吧。
好在,福若瑟看出对方为难,没再逼问。
“好吧孩子,既然你不想说,现在就别说,只要你能冷静下来,你叔叔一定会十分开心的。”
沈秋顿时松口气,不过对于巨野教案,始终没有真正放开。
“福若瑟叔叔,对于巨野发生的教案,你是怎么看的,为什么一个单纯的刑事案件,会引发这么大的外交争端?”
福若瑟显然没有想到沈,秋会问他这个,他稍微犹豫一下才道。
“汉斯…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没想到,你会把问题想的这么深刻。”
他先夸赞一下沈秋,又斟酌一下。
“是的,单纯来看,案件本身如果发生在我们德国,又或者西方的其它国家。他只不过是一件在普通不过的刑事案件,顶多是一件入室杀人案罢了”
“但是,谁让他发生在远东中国呢?你不知道,我们国家一直渴望在远东拥有一个安全的港湾,以驻泊舰船,发展贸易。现在发生在你和你叔叔薛田资身上的案件,正好让我们德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借口…”
“对……借口,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也不是你的错。”
好吧,其实这些,沈秋十分清楚,问这些,只是心中的不甘作祟,现在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
“汉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那怕他不那么的正义。毕竟我们是德国人,要为德国服务。”
显然,福若瑟把沈秋当成了一个聪明、正直却一直生活在阳光下,没见过社会阴暗面的孩子。
沈秋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因为他知道,就算再怎么,也不可能改变结局。
吃饭、吃药、聊天、睡觉,就这样匆匆的过去半个多月。
半个多月时间里,消息陆陆续续传来,历史进程依旧。
十一月十三号,德国舰队强占胶东湾(也就是青岛)。
清政府严令,不得引起冲突。
接着,《胶澳租借条约》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