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岩画的解释首先还是要去请教相关的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当然于东也并没有抱多少希望。
第二天,于东、小王、老常以及程浩陈岩等同行,去了中科院考古所请教相关的专家。
从考古所的冯才教授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那条隐秘熔岩洞连接的另外一条已开发的熔岩洞的地质年代距今已经100多万年了,这说明那个隐秘熔岩洞应该也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拍摄到的几幅岩画冯教授鉴定为旧石器时代的岩画,距今已经几十万年。
几幅岩画里除了刻满了简单鱼图形的岩画有点特别之外,几幅描绘的都是旧石器时代岩画中常见的狩猎的生活场景,在其他地方类似的内容也曾出现过,内容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只不过这幅鱼形岩画中的图形密度与其他岩画相比要大得多。
冯教授也看不出这画除了庆祝渔猎丰收之外是否包含其它特别的信息。
也许这幅画本身并没有额外的含义,正如我们发现的很多历史遗物和事件一样,我们非要赋予其特殊的含义的话,可能性有无穷多。
但这样的可能性是否代表了其本来的意义则值得商榷。
也许这幅画不过是某天原始人部落打渔大丰收,部落首领兴奋之下让人刻下了这么一幅岩画以做记录而已。
负责作画的人恰恰吃得比较饱,于是工作格外努力……
小王建议查询一下看其它文物上是否也有类似的图案,又或者在地球上的其它地方出土过类似的岩画。
结果还真查到了一些类似的岩画,也有些岩画记录的是鱼群,但和这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幅岩画的鱼非常抽象和简陋,而且只有上下两个方向,和多数岩画的鱼水平游动非常不同。
一天时间就在这样各种琐碎细致的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过去了,进展,自然还是基本没有,只是让人更加疑惑。
程浩和陈岩对考古基本一窍不通,基本全程在吸收学习。
于东对于这样的情况倒是毫不介怀,以前在侦破各种案件时也会碰到这样的棘手的情况,甚至有些案子隔了若干年才有进一步的进展的情况也不少见。
时间过得很快,两天时间过去了,虽然数十位专家已经参与解读,但仍然毫无进展。
岩画解读真正的突破来自于程浩和米国人。
机遇总是留给努力的人,已经是凌晨三点钟,陈岩睡梦中被程浩的敲门声惊醒,陈岩揉着惺忪的睡眼看着兴奋的程浩:“什么事啊?这都几点了你还不睡?”
程浩也不管陈岩谁没睡醒,直接把他拉到了书房,他兴奋地指着屏幕上一张被放大了的图对陈岩道:“这次还是米国佬的功劳,我的僵尸网络又再次监控到了这批高密级图。”
陈岩已经清醒了,屏幕照片上有一个黑点,黑点下方是浓浓的烟尘。
程浩又切换了一些其它照片,这些照片是对第一张照片的细节放大和处理,细节不是很清楚,但肉眼还是能够辨认出是一个碟状的物体,后端似拖着一条烟尘的尾巴。
程浩道:“我查看了照片的EXIF信息,恰好就是在长白事件期间拍摄到的!”
这说明了什么?难道事UFO外星人导致的长白事件?当然照片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不过如果真的是和外星人有关,那这个事情的影响就大了。
传说了多年的UFO和51区都没有实锤的证据,这回如果照片为真,那么这件事的很多细节都值得被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天上午,于东、程浩、陈岩在马宏建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刘慈欣。
这位凭借一本《三体》将中国科幻推到世界科幻水准的硬科幻小说大师陈岩非常崇拜,被那些关于人性和人类未来的思考深深地震撼过。
马宏建点燃了一根烟,道:“项目组已经聘请大刘为特别顾问。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考虑一种可能,那就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否真的可能真的与外星文明有关。”
“当你排除掉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不管多么的不合理不可能,那也一定是真相。”
大刘仍然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我已经老了,也未必能给各位开脑洞了,其实现在的玄幻小说作家开脑洞更厉害……不过为了避免老年痴呆,除了写写程序,我对这类事件本身也非常有兴趣。”
马宏建笑了,“大刘太谦虚了,要说开脑洞,我还真就只服你一个。”
马宏建转头对于东道,“其实请大刘来的部分原因还在于这个,”他把程浩的僵尸网络发现的一叠照片在茶几上推向于东这边,“你先看看这个。”
“这应该是一架飞行器,从火山口发射出来的飞行器,已经请相关的专家鉴定过了。”
待于东看完,马宏建介绍道。
此时大刘眼睛微眯,似在沉思。
”从火山口发射出来的?不会是恰巧有其它飞行器经过?”这个结论给于东的震撼还是有点大。
地球上原来报道的UFO目击事件,要么是制造的假新闻,要么最后基本上都被证明是一些人造飞行器。
“除了这张照片我们的卫星还拍摄到了另外一张照片,已经经过专家确认了。据我们所知,还没有国家有能力以类似地底核爆的方式发射飞行器。”
“那么现在的推论就是,有一种未知的力量从火山口发射了一枚飞行器。但遗憾的是,地球观测设备完全没办法继续追踪到这枚飞行器的痕迹,它已经消失在茫茫太空中了。”
这个推论太过离奇,难道我们的地球上一直都存在一种外星文明,只不过生存在火山和地底?
还是外星文明在百万年以前就在地底埋藏了巨大的战争机器?外星战争是否会马上来临?
于东的思绪被大刘的山西口音给打断:“假设我们观测到的真的是外星文明造物,而又在地球上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之久,并没有对人类造成伤害,那么有理由相信,该外星文明对人类很可能是善意的。”
“以前我在《三体》中描述的暗黑森林理论,也只是一个假想而已,现实的宇宙图景,存在多种可能性。”
大刘补充道。
“既然是善意的,为什么不选择和人类沟通,为什么发射飞行器?”于东问道。
“我也很想知道。”大刘回答的也很干脆。
“大刘对那副岩画有点特殊的看法,也许对破译这幅岩画有所帮助。”
马宏建转变了话题,这种关于外星人的推测自然非常有意思,可是对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也没什么更多的帮助。
“是的,我原来曾经深入想过一个问题:以何种方式传递文明的信息才能保存得更久一些?”
“刻在石头上。”
一直沉默的陈岩忍不住抢答了一次,他对大刘在《三体》中的这个观点非常熟悉。
“对,就是刻在石头上。”大刘缓缓道。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假设目前我们遇到的是外星文明,他们可以在火山或地壳深处保存飞行器这么久,还真的有必要在石头上刻这些白痴的图形吗?以其它方式储存这些信息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幅岩画真的可能就是原始部落的一次渔猎记录。外星人真正要记录的信息,很可能在那个自火山口发射出去的飞行器上。”
马宏建道:“大刘的想法还真是有意思,也许我们的关注点本来就是错误的。”
“可问题是,现在不能追踪到那个飞行器,所以我们的关注点现在还是只能放到这幅岩画上,我觉得这些事情背后会不会有某关联,具体是什么关联,我想只有等我们弄明白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之后才能有更多的推测。”
于东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的意见也仅供参考。”大刘顿了一下,“那幅岩画我看了,你们要是准备继续研究的话,我说一下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印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幅图和八卦图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关于这幅岩画的讨论暂时就告一段落了。关于外星飞行器,可能需要和米国人沟通一下了,看他们是否愿意共享一些情报,毕竟在外星文明面前,人类有着共同的利益。
“还有一件事,正好大刘在,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和本次事件也许有关联,也许没有。”马宏建道,“那就是地球三体组织。”
“这个我还是知道一点点,当然可能远没有你们多。”大刘笑道,“这个组织只是一些狂热的《三体》粉丝自发成立的粉丝组织,到现在还有人在这些组织里活动么?”
马宏建面露忧色地道:“当然还有,而且也已经不是粉丝组织了,这些组织也由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底层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他们中有些是对社会不满,也有些是对当今资本导致的贫富分化扩大不满,他们借用了大刘发明的地球三体组织这个名字,其实是在对人类行为做反思,探讨一些改变人类社会使之更公平完美的方法。”
“根据我们的情报,到现在为止,当然没有叶文洁,没有伊文思,没有第二红岸基地,当然更没有三体人和智子。”
“总体来说,他们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现在基本还处在统一思想认识的阶段。”
大刘显然也有些吃惊,然后自嘲地笑道:“没想到,一本二十年前的涂鸦为组织造成了这么大麻烦。”
“不过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吧。”
马宏建笑了笑,“是的,总体可控。”
陈岩有点震惊,这信息量有点大,没想到一本《三体》居然真的催生了地球三体组织,究竟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
“这次事件,有情报表明和这个组织有联系?”于东问道。
马宏建再次微笑了一下,“现在的情报表明,没有。而且按照我们前面讨论的信息,以米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想要做到这一点都是不可能的,地球三体组织更是没有这个能力。”
讨论再次回到了原点。
陈岩坐在副驾驶位上和程浩一起驱车回办公室的路上,他在想为什么这幅图给大刘的第一印象竟然是和古老的八卦图有关联。
别说从八卦图入手也许真的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