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之后便是阴阳境,玄妙通天,直指大道。
诸族修士可以自号为帝,在人则为人帝,在魔则为魔帝。
阴阳境,习阴阳参造化。转换物质基础与构造,初步赋予物品生命力。
阴阳之下,动用法力亦能凭空造米,点石成金,但那都是耗费修为强行凝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个中结构,道理,成分排列都无法洞悉。
而阴阳境引阴阳二气入体,从而参悟世间万物本质,初步理解大道玄奥,领悟生死气机便可以消耗法力凝聚出已有的生物个体,创造出生命。
当然生命不等同于智慧,这些被帝境强者所创造出来的生命个体只是能被称为活着而已,没有灵性与智慧。
所以一般都是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奇花异果,天地灵根。
如天宗伏剑门的那株能截取福禄二运,炼五行,化六气为己用的青天葫芦藤。
便是大帝点出,万载法力所化。
此葫芦藤百载即可孕育一葫芦,一葫芦出一剑。此剑可于一段时间内断人气运,并能继续吸食五行六气用以伤敌或增强剑身,厉害非常。
若是让其孕育千年再将葫芦摘下,那所出之剑便能带给剑主莫大气运,增强其命格并弥补其命格不足。
更能只凭剑体本身斩破五行六气,消杀正邪。
世上本无此青天葫芦藤,这便是那天宗伏剑门里的一位大帝参透生命造化,又耗损功体才造就出这么一株。
以无生有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合上《太微说品真录》,秦归云入定出神。
早先陈中河将正阳门诸多先贤感悟打入秦归云脑海中,自从修成真人后,秦归云多次动用法力凝出神识在脑海中反复查看,可是却都没有这些感悟踪影。
若不是当初秦归云头痛欲裂间确实曾经窥探到几副画面,此刻的秦归云必定会怀疑当初其师傅是不是在骗他。
明明《太微说品真录》在手,自己的师傅却只知道法相以前的境界,但当时二人初见时,其身化流光,明明就是冯虚御风大成的表现。
而且自己翻看遍了储物戒指,也没有找到师傅曾经说过的记载有秋露朝荷的先贤笔记。
诸多疑点,处处透着怪异。
倒不是秦归云怀疑其师傅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者说谋划啥的。
只是觉得正阳门这谭水确实是太浑了,自己作为这一代正阳门门主,压力何止一般的大。
本身就不是有大智慧的人,也就是见的多一点,懂的多一点,但面对那些人心诡谲,阴谋算计,秦归云深深的感觉到力不从心。
良久。
查遍识海灵台仍旧一无所获的秦归云只得放弃,意识从脑海中退出来。
此时雾深露重,四周满是寒意,即使秦归云已经是身俱几百年法力的修士还是会感觉到侵寒冰凉,只是不冷罢了。
举杯饮下一大口热茶,秦归云提醒荀颜顾守四周后,自己开始入定参悟,修习所选择的攻伐之术。
《御极六道天火》,以法力为火练六道为薪,走至极火道。
火者,虚实之物,有形有质却又飘然若无,能以眼观,能以身感。
触之有灼痛烧伤,但却不似水一般有实体。
《太微说品真录》所记载,正阳门先贤观天感地游历宇内,发现除有数神火以外,就算以法力打破常规,逆天而行,火于太虚之间无威,不能行之至极。
遂观浩日恒星,又遍阅力极所得之书,穷毕生创出《御极六道天火》。
六道者,太虚,五行,诸气,意念(剑意,刀意。),劫气,灵魂。
以此六道为薪,越烧越猛,越焚越凶。
练至大成,直指火之极致,近乎大道。
此刻秦归云心念真法,手结宝印,引动法力于心间生火。
正阳门先贤认为既然是御使火,便不能让其伤己,若伤己,那便是连门都没入。
所以修习这《御极六道天火》,首先便是在自己体内凝聚火种,燃起一缕不灭火苗。
随后炼化五行入体,助其壮大锻烧己身而不伤,这才算入了门。
入门之后,心念一动,便能御火而出,直指目标,燃物对敌。
这《御极六道天火》第一重境界便是燃五行,修成之后,凡五行之属无物不焚。
若不是施法者停手收决,所出之火便会焚尽一切所遇五行之物,直到触碰太虚方止。
不过此阶段的《御极六道天火》,并不是无敌,就算是五行中奇特的存在也能扑灭,更不要说刀意,剑气或者比自己更强的仙法道术了。
而五行境,又分属金,木,水,火,土五个小境界。
以个人天资所属不同,进境不同。
五行参透,达到水火不能灭,金土不能掩,巨木不能盖的地步。
更甚者,火于水中而燃,却又不伤水分毫,长盛不止。
到了这个地步以后,便可进行太虚道的修习了。
太虚之境,天火一出,风不能熄,冰不能止。
经久不息,霸道非常。
不过燃尽太虚之后,无薪可助火势遂渐渐消停。
毕竟《御极六道天火》亦非无根之火,最初乃法力所化,力用尽便停止了。
诸气之境,所说之气乃邪,魔,仙,正等等之气。
道者相生相克,却又相辅相成。
先贤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才能在太虚之上更进一步。
气者,亦可称万物之源。
修真界流传着一句话,有道无气曰无,有道有气方可称有。
究竟是何时何人所说已经不清楚了,但此句能一直流传,便是因其确实曾让一些修士获益,蕴含一定的道理在其中。
虽然不能全盘证明一些事情,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气的重要性。
远的不说,做为修士一身法力的根基的灵气。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没有灵气的存在,可能近一半以上的修士会消失。
皆是因为灵气乃是法力最适配,最温和的根基之一。
其他诸精,诸气虽然也能使人成道,但远远没有灵气的包容性,利他性。
都说水利万物而不争,然而灵气仿佛更适合这句话。
修士不提,各种天材地宝,洞天福地皆因灵气而成。
而灵气有得到什么吗?
或许不曾,亦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