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在离开阿罗罗迦罗摩大师的修道中心以后,渡过了恒河,来到了摩揭陀王国的境内,因为这里有很多伟大的精神导师,所以他决定要在这里寻找一位可以教他能够了脱生死之道的大导师。
但是那些修行者大部分都居住在深山之中,悉达多只能一位位的不厌其烦的去寻找,不管是****或又是日晒雨淋,悉达多依旧坚持着心中那份对寻求解脱之道的执著。
三年的时间里,悉达多翻过了不知多少山岭,走过了不知多少的路程,一位位的拜访了无数位的精神导师,他的禅定功夫日益增强,可他还是未能找到心中的那条道路,悉达多的脑海里有时也会偶尔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妻子、孩子的映像,这又让他多少会感到有些气馁。
一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悉达多在森林中结束禅定后,来到摩揭陀王国的都城王舍城中乞食,他持钵的样子坚定而且祥和,走路的样子缓慢而又庄严,都城内的子民见到他时,全都充满了敬意。
“车夫,停下来吧!这个僧人的仪表是如此的不凡,请让我好好的看看他。”频婆娑罗王坐在御驾上,在路过悉达多旁边的时候,吩咐到驾车的侍从。
频婆娑罗王是摩揭陀王国的国王,他刚刚从王舍城外面出游归来,当看到正在城中乞食的悉达多时,立刻被他的仪表和举止所吸引,频婆娑罗王马上吩咐侍从去供养一些食物给悉达多,又让侍从去查清悉达多的住处。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频婆娑罗王在一位侍从的陪同下,一起步行来到悉达多修行的森林,当他看到悉达多时,悉达多刚刚从禅定中醒来。
“这位修行人。我是摩揭陀王国的国王,我想邀请您和我一同回到王舍城去,我希望您能在我左右教导我,使我能够从您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您在一起的话,摩揭陀一定可以安享太平盛世的。”频婆娑罗王上前主动说到。
“陛下。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已经习惯住在森林里。”悉达多邀请频婆娑罗王来到森林中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然后自己又坐到了另一块大石头上。
“森林里的的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您即无床铺可以休息又没有侍从照顾,如果您愿意跟我回去的话,我会为您建一所自己的宫殿,请您跟我回去做我的导师吧!”频婆娑罗王继续请求到。
“陛下。宫中的生活是不适合我的,我现在正在寻找一条可以获得解脱的道路,以及消除自己和众生痛苦的方法,王宫中的生活对于我这个出家人来说实在很不合适。”悉达多说到。
“尊者。你现在和我一样,还是这样的年轻!我很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可以真正和我交心的朋友。当我第一眼看到您的时候,就知道和您有着非俗的缘份。如果您答应我的请求,我可以把摩揭陀一半的国土都分给您管理。等到您年纪大了的时候,您在恢复出家人的生活,也还为时不晚啊!”频婆娑罗王再次请求到。
“陛下。我很感谢您对我的邀请,也很感谢您如此的豪情大方。只是我现在真正唯一的愿望并不是享受世俗间的荣华富贵,而是要为众生找到一条可以获得解脱的道路。陛下,时光就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如果我现在不把握年轻力壮的体魄,到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莫及。生命总是无常的,疾病和死亡随时都会发生,我们总是被困于贪婪、愤怒、憎恨、情欲、嫉妒的痛苦之中,我若找不到能够解脱的道路,众生就会永远被困在这些痛苦之中。如果您真的关心我,就应该让我在现在所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悉达多说到。
“尊敬的沙门,您的这番话实在是让我感到欣慰。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请可以告诉我您来自何处和您家族的姓氏吗?”频婆娑罗王听完悉达多的话后十分感动,他对于悉达多更加的钦佩了。
“陛下。我来自迦毗逻卫国的释迦族,我的父亲是现在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已故的摩诃摩耶王后,我曾经是那里的王太子。但是为了寻找解脱之路,在三年前选择离开父母和妻子,开始出家修行。”悉达多点头说到,对于自己的身世一点也没有隐瞒。
“尊敬的沙门,真没想到您自己就是高贵的王族血统,我很高兴能和您相遇。释迦族和摩揭陀一向以来都是良好的邦交,我刚才试图用权势和领土来说服您和我回国,真是太愚蠢的行为了,请您能够原谅我的无理。我现在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就是等到您找到解脱的大道以后,一定要先来到摩揭陀,让摩揭陀的子民都能聆听您的法门。”频婆娑罗王在听完悉达多的身世以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感到十分的惭愧,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主动邀请悉达多成道以后回到摩揭陀传道。
“陛下,我答应您,当我证道后,一定回来与您共同分享解脱之道的方法。”悉达多起身,双手合十的说到。
频婆娑罗王起身同样对着悉达多回礼后,然后便告别了悉达多,在侍从的陪同下向着山下走去了。
悉达多看着频婆娑罗王离去的背影,考虑到频婆娑罗王有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经常过来供养自己,打扰到自己的修行,他决定先离开这个地方向南而行,再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修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