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会像电视剧的情节那般,所有看似的人为巧合也被称作“缘分!”。
正如张安笙当初孤注一掷报考了离家乡最近却又是全国排名前十的高中学校一样,那所多少学子追求的高中学校像一个天大的馅饼将张安笙砸的晕头转向。
虽然她的分数还是没有出差错,张安笙是以全市最高的的分数考进了一中,但这却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用她初中班主任的话来介绍一中只有简单一句“一中,就是我不太建议你们去填报的学校,就这样说吧,它的录取分数在我们班有人能考上的没有!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跳过它选二中或者六中吧!”然而,偏偏张安笙不听班主任的话,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全压在了一中。
至于她被一中录取确实有点打了他们班主任的脸,但是她的班主任也似乎一点都不意外,在取通知书时,她的班主任对她意外温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一句“你自己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吧,那个学校是好,但是有些东西你要压的住。”
当时她也觉得可能是班主任为了圆自己的场说的话,直到张安笙在一中待了一学期后,她才明白她初中班主任的好意提醒。
一中的环境好的出奇,就像哪个富二代大手一挥将学校硬生生改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一样,占地面积先不说,食堂跟好点的餐厅一样,寝室是四人一间,配有空调,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独立洗澡间,还有液晶电视,虽然后来证实了那个电视并不能放电视剧,即使拿着遥控器调了几个台也只是一中的本校报道以及一些实时新闻。但在高中学校这些都还是很不可思议。
教室还算正常,特别的就是演播厅,和校园周围的环境,一个像明星演唱会的舞台,一个就是旅游景点,除去,偌大的图书馆,被树林遮挡的林荫小道,和柳树下的操场之外其他的地方几乎被植被包围。
而针对张安笙初中班主任来说这里的压力来源于学习气氛,除去吃饭,睡觉,还有方便,其他的时间每一秒都用在了学习上,虽说张安笙是全市第一,在这里也被压到了中偏下。
最费解的还是她用来学习的时间,一中的其他学生却用来玩游戏,然而成绩却还是好的一塌糊涂。她进校被班主任叫办公室超过十次,叫家长超过了五次,每次都是话题关于学习成绩,关键无论张安笙怎么努力成绩依旧不变。她突然觉得高估了自己,不过让她下定决心转学的都还是因为英语老师的一句“有些同学,既然没有本事,就不要到学校浪费光阴了!”
这算瞧不起人吗?张安笙这样理解。
张安笙越发觉得一中或许不适合她这种学生在这,这里的全是天才,她也真的没法走完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当她提出转学后,她的父母是很赞成并且支持的,张安笙一直以来的努力也太过了,甚至有时候会因为成绩影响了心情,所以不管张安笙的前途如何,她的父母始终想让她放松些。
但是有个不想让她转学的人就是她的同桌陆晏,陆晏就是属于天才少年之一,张安笙大多数的压力确实来自她旁边的这位大神,不过陆晏却觉得确实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张安笙转学,因为陆晏这种家庭又好成绩也好的人有时候会有些自恋因素。
于是陆晏便在上语文课时悄悄问张安笙:“是不是因为你背着我喜欢我,学校发现之后就让你退学了呀?”,张安笙冲陆晏呵呵一笑:“你放心吧,我眼睛还没瞎。”,陆晏耸耸肩,又开始偷偷玩游戏。
反倒是张安笙的班主任在听见她要转学后,叹了口气。
不过,张安笙的班主任不理解的,是她的父母首先提出来要让她转学的。
按照常理来讲,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好,这正常。还没听说过把孩子往学习资源差的学校送,不过她的班主任倒是很愉快的同意了,并且还帮忙办了一系列转学手续。
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不是学习,就是学习,所以在这个学校与她关系能够说可以的朋友基本没有。
她问“要说有的话,陆晏算吗?”。
然而在这里她看见过一个人,很眼熟,是隔壁班级的一个男生,她也只是看见过一眼,但是就那么一眼让她疑惑不止,男生长的也还算可以,张安笙看见他的时候,男生没有看他,所以她也算是偷瞄。
男生长的有点高,可是奇怪的是男生长的高,身材却有种恰到好处的匀称。
因为感觉有点熟悉于是张安笙才去看的,却也只是看见了男生背影。
但是自从她提出她要转学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个男生了。
这些对于张安笙或许没那么重要,她关心的是将要转去哪所学校,陆晏告诉她:“当然是二中啦!”张安笙疑惑问:“为什么?”陆晏贱贱一笑:“当然是那里美女多呀!”。
张安笙觉得自己就不该问陆晏,陆晏凑过来继续道:“不然你去,我也去,你就可以没那么大的压力了。”张安笙抽抽嘴角:“你想去看美女吧。”
陆晏也没有继续说了,只是还有句他没有说出来的话被他埋得很深
“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当同桌了。”
他只是将这句即使说出来也不可能的话吞进了肚子。
张安笙本来是打算第一学期就走的,却奈于中途转去的几率不熟悉环境和人。
张安笙便准备高一第一学期上完才走,这样就不会有人来为她送行了,当然所谓的人大概只有陆晏这么一个。她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跟一个梦一般,有些不现实,却又那么真实。张安笙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六中。她不去二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二中的教学水平可能没有六中好,毕竟统计出来的六中考上清华北大居多,只是二中有那么几个佼佼者考上外国几个大学。
第二个就是她的同学都应该会在二中读书,她不想在与曾经的同学成为同学。
张安笙踏出一中时,对自己有些失望,但那种失望瞬间被充满好奇的心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