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本源的意义
龙为文化本源。《易》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易》之源,则可追溯至龙书。
《易》中,主卦为乾、坤二卦。
乾卦之中,《易·乾·爻辞》则按六爻之顺序揭示了事物包括人生成长的普遍规律,以龙成长于水中为喻,提炼、总结出成长为遨游天地之成功者的六个人生阶段。
如初九:潜龙,勿用。指人生初期,象征人生的学习阶段。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指龙之羽翼初丰,象征人生的实习阶段。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指阅历经验均已具备,象征人生的创业阶段。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指人生已达到德才兼备,象征人生的成功阶段。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指龙腾出江河,飞离陆地,象征人生追求与成就已到极致。
上九:亢龙有悔,揭示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铁律。《易·坤·爻辞》,则是对处于从属地位者成长阶段之归纳、提炼与诠释。
其最后阶段之上六,则有“战龙于野,其血玄黄”之句,意为阴盛之极,从属者转变为主导者,难度很大,代价亦大,要有充分的心理与应变准备。
民间层面,龙的影响更大,以龙为姓分布甚广;龙王庙遍布神州,地名中多有以龙为名;动物中有地龙、变色龙等;植物中之龙眼、龙胆等。乡间庙会舞龙灯,江南水乡赛龙舟,皆源远流长。
龙是正义化身,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传说小白龙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为怀念小白龙的恩德,民间将二月二定为春龙节,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传统的春节,也于此日正式结束。龙可代表英雄。龙之形象几乎活跃于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2.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多姿多彩的龙文化中,从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创新精神。龙文化历久不衰,与古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
龙文化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内部创新完成的。
观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龙艺术形态,从无角到有角,从无翼到有翼,从无足到有足,可看出龙形象是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综合形象。
龙的形象是古代中国人综合了走兽、飞禽、水中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优长而形成的。
龙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龙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元素,从而使其形象更为完美。
比如,唐宋时期龙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增加了龙的权威感。
包容精神。古代龙文化丰富多彩,与古代中国人的包容精神分不开。
中国龙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来自印度的龙王信仰的冲击,但中国人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包容与改造,形成了中国化的龙王,丰富了中国龙文化的内涵。
进取精神。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龙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能上九天,能潜深渊。
各种艺术中的龙形象,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这些都是古代龙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
独立精神。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不附属于任何一种宗教。[21]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其中确实既有糟粕,也有精华。
历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龙崇拜,如祭龙求雨、祭龙求子、祭龙求平安和“真龙天子”等观念,应予以抛弃。
但艺术性和民间性的龙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舞龙灯、赛龙舟等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在当代,还应当发挥龙文化的凝聚作用。
龙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融合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在历史上,无论朝代怎样更迭,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
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在宣传和弘扬龙文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下面我们来谈谈,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五色龙崇拜,及龙神信仰。在春秋时期,有五行神,分别与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龙、虎、凤、龟和麒麟,龙只是其中之一,与木神勾芒相搭配,而五龙观念尚未形成。到战国时期,五龙观念开始形成。[22]
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
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色龙及四海神,龙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称龙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龙为王,龙王信仰才开始流行。
可以说,现在的四海龙王,五帝龙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龙神来的,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道教龙王,是后来神魔小说中四海龙王的直系宗主,四海龙王及五帝龙王都是中国本土血统的五龙神演变来的。
下面谈谈,中国龙崇拜的考古发现。
一:上古时期
1.1971 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 7000 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 2 个并排的鼻孔。
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2.1987 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近六千年。
3.1994 年,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焦墩遗址,清理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距今约六千年。
4.1995 年,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 19.7 米的红石堆塑龙。
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
查海遗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 8000 年的历史。
这是迄今为止得到考古界公认的,最早关于龙的遗存。
5.1996 年,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
二:新石器时代晚期
1.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里愈发至关重要,与天地宗祖鬼神沟通的琮、璧、戚等礼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
在辽西、内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发达地区,人们也用玉琢出龙形,足见龙在当时非同一般的地位。
2.辽宁建平白玉龙,红山文化。有说像猪,有说像熊。
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
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3.安徽凌家滩白玉龙,距今五千年左右。
呈现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4.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良渚文化。
此白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
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
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5.湖南澧县孙家岗的玉龙,龙山文化。
玉龙呈扁簿状,镂刻透雕而成。头顶有高耸华丽的角状装饰,腹下有雕镂逼真的龙脚(这恐怕是已知玉龙中最早发现龙脚的例子)。
但蜷曲的主体,仍隐约能见“C”字形状。长吻、圆眼等独特的造型,同样具有鳄鱼的体态特征。
6.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玉龙石家河文化。外形极似红山文化“C”字形玉龙,只是头形不似红山猪、熊、马首形,而略与鳄接近。
以上诸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龙。从动物学角度分析,主要是马、熊、牛、鳄几种,特征清晰,种类明确。
三.先秦
1.《竹书纪年》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2.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
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
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
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
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3.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
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
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
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4.秦汉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
《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
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
5.唐代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 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该事,《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引牛肃《纪闻》谈的比较详细。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
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
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
及雨,悉是泔也。
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
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
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
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6.宋代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